企业培训中基于手机的移动答疑系统的研究

2009-06-10 05:30付娜娜张骏温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2期
关键词:移动学习培训

付娜娜 张骏温

摘要 通过分析企业培训中学习者的特点,提出基于手机的移动答疑系统,并对其物质技术及系统自身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概括企业培训中基于手机的移动答疑系统的基本模式。

关键词 培训;移动学习;移动答疑系统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9X(2009)12-0094-03

Study of Mobile Question Answering System Based on Mobile Phone//Fu Nana, Zhang Junwen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 of the learners in the training, and proposes the mobile question answering system based on mobile phone. And through researching the current stage of the systems and its technology, it summarizes the basic mode of the system in the training.

Key words training;mobile learning;mobile question answering system

Authors address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1 问题的提出

1.1 移动答疑系统的提出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存、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在职人员面临着生存和升职的压力,终身学习因此成为人们的必然之选。同样,我国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留住骨干人才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能否在企业当中得到足够的培训,从而保持自身的不断成长,成为知识员工选择企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企业来说,培训不但是实现组织发展、保持竞争优势的需要,也是吸引员工、保证员工个人生涯得到发展的重要手段。

然而由于工学矛盾、上网条件的限制、远程交互不够及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在企业培训中,员工的学习兴趣下降,中途放弃者颇多。对部分企业培训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有大多数员工认为“交互是否准确及时”是影响学习效果的最重要因素,“遇到问题无法解决”以及“学生提问与教师回答问题之间的时间间隔”直接影响到企业培训中员工的学习质量,间隔时间越长,员工的学习兴趣就越低[1]。

而移动答疑系统的出现,弥补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为员工学习中问题的解决提供极大的方便。它使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并且处于开放性状态中。移动答疑系统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学习者不仅可以依靠电脑上网,还可以用手机、PDA等便于携带的移动终端上网,来取得问题的答案。它非常适合成人教育,将在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方面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随着3G技术的广泛应用,手机将提供越来越多的功能,未来的答疑系统需要与课程网站相结合,提供基于手机的移动快速答疑、智能答疑、教师协同答疑、学生自助式、师生互动式等多项先进功能[2]。这将大大地改变学习者的课后学习方式,大大提升学习效率。

移动答疑系统的研究,可以直接应用于企业培训领域。

1.2 企业培训中成人学习者的特点企业培训中,很多人来学习并没有带着学习者的态度来,是老板、上级让他来,无奈地来学习,往往是抱着你说我听的态度。然而,他们都是非常有主见的人,对于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认识,很难建立空杯心态。学习者大都经历丰富,承受着各种压力。每个人的经历是不同的,在到来之前可能都在承受一些压力,进入培训的同时还带着各种压力,这些是不能改变的。

研究表明,成人学习者具有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性:一是具有独立的、不断强化、自我指导的个性;二是具有丰富多样、个性化的经验;三是成人的学习能力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下降;四是学习目的明确,学习以及时、有用为取向,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他们希望在这里学知识回去就能用,学习才有动力。可见,移动答疑系统正好满足企业培训中成人学习者对答疑的需求,即时间、空间灵活性。

2 基于手机的移动答疑系统在企业培训中的现状研究

2.1 基于手机的移动答疑系统的物质技术发展现状随着手机用户的数量不断加大、覆盖面不断推广,手机成为移动答疑系统使用最为广泛的终端物质基础。2009年3月,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在“两会”中接受采访时提到:“手机当作电脑用。”他在会议上多次提出要推动手机信息化建设,推动新型媒体发展。

手机作为移动答疑系统的物质技术,这里主要讨论其发展现状条件。

1)大尺寸彩屏技术成熟并迅速普及。手机一直没有成为重要的学习工具,一个重要原因是屏幕尺寸不够大。早期的黑白和彩屏手机,无论在显示尺寸和显示效果上,都难以满足学习的需要。但是随着LCD价格的下降,主流手机屏幕已经广泛采用彩色液晶,与几年前相比,现在的手机硬件平台对学习来说,已经足够。屏幕分辨率也已经达到实用程度。

2)大容量闪存的应用且价格低廉。学习型手机要运行辞典、动画、视频、音频等运算,需要消耗较大的存储空间,所以学习型手机一定要具备大容量的闪存。现在1 GB的闪存的价格100元左右,价钱便宜很多,而性能却大幅提升[3]。

因此,大容量存储已经不是制约手机学习发展的瓶颈。但是很显然,内置的存储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因此需要手机具有扩展卡插槽,使用户可以自由扩展存储空间。

2.2 企业培训中基于手机的移动答疑系统的特点基于手机的移动答疑系统相对于一般的答疑系统有很多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者能够很容易地实现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交互;二是便于携带的特点,使得这些设备能够很轻松地在任何地方应用;三是分享和协作变得很容易实现;四是由于使用较新的技术,年轻人能够对学习更加感兴趣[4]。

因此,移动答疑系统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要实现适时答疑,当学习者处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有学习的需要时,移动答疑系统所要实现的就是提供学习条件,满足这样的答疑需求。

3 基于手机的移动答疑系统的应用

3.1 基于手机的移动答疑系统的一般模式在对企业培训中的移动答疑系统进行设计时,要注意移动答疑模块实现3项功能:1)员工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移动平台或者网络从答疑系统中获得答案;2)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答疑平台为广大员工提供答疑服务;3)当员工提出相同的问题时,答疑系统可以利用问题库的自适应能力,在不需要教师帮助的情况下,回答员工提出的问题。

满足上述3项要求的答疑系统才可以更加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为企业培训中的广大员工服务,也使得培训的形式多样化。由此,设计移动答疑系统的详细功能如下:员工通过手机向教师提问题;问题答案在库中时自动回答;员工浏览问题库;员工查询问题库;提出问题时自动提供给教师;教师直接回答员工;教师答案保存于库中。

在此介绍移动答疑系统中的几个重要模块,并分别加以介绍。

1)问题接受、发送模块。员工的问题通过手机发送的短信息传送给答疑系统,答疑系统接受短信息,然后将答案回传给员工,事实上这2个模块的功能实现的就是一个SMS(短消息业务)。在提问方面,员工用手机编辑问题发送给系统,系统接收到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检索,相关应用程序就可以对问题进行后续的处理。系统处理检索好问题答案后又通过SMS的回传机制,将答案发送回员工的手机。应用SMS答疑也可以实现当学习者不在服务区内,答案的短消息被存储在系统短消息中心,等用户出现之后再转发给他。整个流程可以用图1表示。

2)问题搜索模块。由于答疑系统是针对某一特定知识块即培训内容的,即使员工提出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对于某一门具体的课程,不会频繁变更,不同的用户对课程的理解一般又都有相似之处。因此,大量的员工所提出的问题可以进行大致的功能性分类。根据这一实际的特点,可以对问题进行系统查找。具体的思路就是,首先建立对应的知识点数据库,建立的方式采取一对一的形式,即一个知识点对应一个解释,一个知识块对应一个表,并取相应的表名;然后就要求提问的方式与数据库只是表象对应,具体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

在数据库里完成对问题答案的查询,可以根据查询的需要编写相应的SQL语句,完成在数据库内对问题答案的搜索。其问题与语句对应关系可以用图3表示。

3)数据库管理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主要是对系统内的数据库进行相关的管理功能。首先是将每次员工提出的问题存入一个信息数据库,并在一定的时间段,数据管理模块将对员工所提问题涉及的知识章节进行统计。如果在某一特定章节的问题特别多,则证明学习者对此章节内容掌握不好,就可以及时给员工提出学习建议。同时,系统管理者根据一定时间段数据管理模块对整个知识体系内各章节学习者提问次数的统计,可以了解哪个章节内容还欠缺或者知识点表述不够充分,便于管理者及时充实知识数据库内容,完善系统。具体过程可以用图4表示。

知识数据库(图5)的管理重在根据各种反馈情况来进行数据库内部内容和结构的调整,包括系统自动存储专家答疑传回的知识点和管理者或专家人工调整增删数据库内容。对于某个具体问题,专家可以决定与之相关联的关键字、知识点、章节点以及具体问题。而对于一些没有意义或重复的问题,管理者也可以将其删除。值得注意的是答案材料的增、删、改都必须考虑到整个系统结构的完整性。

3.2 基于手机的移动答疑系统的一般流程根据移动答疑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以及一般的功能模块,设计总结基于手机的移动答疑系统的一般流程(图6)。

4 结束语

移动学习在企业培训中对成人教育教学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3G技术的实现和应用,移动学习一定会得到飞速发展,将新技术应用到成人教育中,为学习终身化和社会化努力。

参考文献

[1]叶成林,徐福荫.移动学习及其理论基础[J].开放教育研究,2004(3):23-26

[2]李彦敏.移动答疑系统设计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09(5):42-45

[3]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EB/OL].http://www.ahedu.cn

[4]Balasundaram S R&Ramadoss B.SMS for Question-Answering in the m-Learning Scenario[J].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2007(2):119-121

猜你喜欢
移动学习培训
欢迎订阅《中小学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基于SOA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
移动学习方式下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