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手道武术比赛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09-06-22 02:36刘险峰
文学界·人文 2009年3期
关键词:开展现状

刘险峰

摘要:散手道运动做为一种新兴的武学项目。自1997年在中国成立中国武术散手道协会筹委会以来,得到了很多武术界人士的认可。近几年来散手道联盟在竞赛规则、技术体系等方面做了一系列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于2007年在山西永济和2008年在安徽阜阳举行国际散手道武术比赛。通过对整个赛程的了解,不难发现散手道武术比赛的开展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为了使散手道武术比赛这一先进的技击武学体系能够在国内顺利推广、发展,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国内散手道武术比赛开展现状特点及推广模式作出综合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散手道武术比赛推广对策,其目的是促进散手道武术比赛更好的发展,以此来提高武术散手道的知名度。

关键词:中国散手道武术比赛;开展现状;开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3-121-07

发展问题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自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发展研究在武术领域的深入。竞技武术的形成与兴盛引起一些研究者的关注。他们从不同学科和角度对其进行探讨和研究。武术散手道做为一种新兴的武学体育项目,它综合世界各种武技之优点创立而成的一种先进的武学化体系,是目前世界各种武技中比较全面的技击术。自1997年在中国成立中国武术散手道协会筹委会以来,在中国已有11省40多个市县开展这项运动,然而正式举行的比赛则仅仅只有2007年和2008年分别在山西永济和安徽阜阳举行的两界散手道武术比赛。可以看出,武术散手道比赛的发展并不乐观。通过对武术散手道运动研究的综述,我们更能看出,学术界对武术散手道运动的研究涉及很少,只是从对散手道运动的推广、竞赛规则和它在美学方面的特征做一些简单的研究,对散手道武术比赛的研究几乎没有。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虽然武术散手道有很多优于其他武术项目的特点,是目前世界各种武技中比较全面的技击术,但从开展的几次武术散手道比赛我们可以看到,武术散手道无论是在社会地位还是在竞赛机制、规模、技术体系等方面并不成熟。从理论体系来讲,对武术散手道比赛的学术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做为一种集很多优点于一身的新兴武学体育项目,无疑对世界武术的发展带来影响。然而,它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使得我们不得不更加关心它的前程。通过对以开展的两次武术散手道比赛进行探究和一些相关文献的综述,希望能找出一些有用的结论和建议,为武术散手道的推广和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一、研究对象

(一)2007山西永济国际散手道武术比赛

(二)2008安徽阜阳国际散手道武术比赛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近有关武术散手道的论文、专著、学刊等文献资料,查阅在山西永济和安徽阜阳举行的国际散手道武术比赛相关信息资料。对其作出总体评价和总结,并对其未来的走向提出建议。

(二)问卷调查法

编制《2008安徽阜阳国际散手道武术比赛的调查问卷》,对20名一线教练员、和40名一线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教练员回收问卷19份,有效问卷18份,运动员回收问卷37份,有效问卷34份,共回收问卷56份,有效问卷52份,问卷有效率87%。从而取得了中国武术散手道竞赛开展的执行情况与建议和意见的第一手资料。

(三)观察法

通过现场观看散手道武术比赛和看散手道比赛视频,了解散手道武术比赛现场的整个过程。

(四)专家访谈法

与国内资深的散手道专家、裁判员和一些相关人事进行口头交谈与笔录,共同探讨中国散手道武术比赛的特点及其目前的现状,对其今后的发展在专家中作广泛的咨询。

(五)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统计软件包对所获得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和处理。

(六)逻辑方法

对观察和咨询得来得结果加以综合概括。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和被访谈者的意见。就中国散手道武术比赛开展的现状作客观科学的评价,并提出其今后发展的建议。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中国散手道武术比赛发展现状调查及分析

1987年加籍华人梁守渝。创立了“国际武术散手道”,简称“武术散手道”,并成立了国际性武术组织——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1997年在中国成立中国武术散手道协会筹委会。并于1998年5月1日至2日在油城大庆隆重举行“首届黑龙江省散手道擂台邀请赛,这标志着中国散手道竞赛也已步入正轨。此后,中国散手道运动也在国内逐步的普及和推广,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在山西永济和安徽阜阳正式举行国际散手道武术比赛,其队员分别来自俄罗斯、新加坡、美国、加拿大、香港、安徽、湖北、四川、广州、浙江、辽宁、黑龙江、福建、山东、河南等38支代表队。可以看出,中国散手道武术比赛虽然有一定的历史,但举行的比赛并不多,在2007年之前中国散手道武术比赛基本上属于一片空白,虽然中国散手道武术比赛在这两年得到了很大的推广,参赛的队伍由2007年的27只增加到2008年的38只代表队,参赛人数也由2007年的122人增加到2008年的198人,无论是参加比赛的代表队还是参加比赛的人数都有一定的增长,但从比赛的规模、规程以及社会联系等方面来看,并没有很大的发展,其影响力并不大,远远不如中国武术、跆拳道、散手道、拳击等在国内发展的影响力。所以说,中国散手道武术比赛的发展仍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1、散手道教练员和运动员自身专业素质的调查及分析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运动员练习散手道年数的比例分别为:1年以下占52.9%,1-2年占35.3%,2-3年占8.8%,3年以上占2.9%;教练员的比例分别为:1年以占33.3%,1-2年占39.9%,2-3年占22.2%,3年以上占11.1%。从运动员来看1年以下占了52.9%,这也就意味着有52.9%是的参赛队员是散手道初学者,在看看教练员,1年以下占了33.3%,1-2年占了39.9%,2-3年和3年以上很少,这也能看出教练员的资身并不高,这不免让人担忧他们的水平能否带出一批高水平的运动队。为此我们对运动员对教练的讲解示范水平和理论水平做了进一步的调查。见表3。

从表3可以得出,运动员对教练的讲解示范水平和理论水平评价,好分别占32.4%和23.5%,效好占41.2%和47.1%,一般占20.6%和24.5%,差占5.9%和5.9%。说明目前散手道武术教练大部分具有良好的教学水平,但仍然有一部分学生表示不满意,学生与教练之间的关系得不到理想的协调。教练的执教能力向来都受到关注。这是一个敏感但又不能回避的问题。对部分运动员进行访谈也得出,一些教练员只是进行过几个月的散手道教练员培训,真正对散手道的理解并不

深。从调查和访谈中我们能看出虽然有大部分教练员有一定的示范讲解和理论水平,但仍有一部分教练员缺乏这样的水平,他们只能说是练习过散手道,对散手道的理解并不深,他们无法传授标准的动作和规范的讲解,以至学员的水平无法快速的提高。我们不能抱定老式的教学模式,捧着老套路走老路子,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积极创新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与学生也有良好的沟通,改变态度不积极,巩固专业教学能力能力,这才能教出一批过硬的散手道运动员。下面我们再以运动员对散手道专业理论课学习进行调查。见表4。

根据对运动员对散手道专业理论课学习程度的调查研究,有70.5%根本没有参加过散手道理论课学习,有20.5%很少参加,而经常参加的只有8.8%。所以说他们的训练基本上没有相关理论的支撑,理论与实际的不结合,使得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训练成绩得不到提高。以至我们在现场所看到的运动员的竞赛水平。要想让散手道运动快速的普及和推广,我们必须从根本做起,提高教练员的教学能力,提高运动员的参赛水平。向人们阐释一个高水平的散手道运动。

2、散手道武术比赛竞赛规则的调查及分析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教练员有27.7%认为规则只有一般,44.4%认为好,而认为规则差的也占了11.1%;运动员有67.6%认为规则只有一般,11.8%认为好,有14.7%认为差。这也说明了散手道武术比赛现有的规则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它的不足直接影响着武术散手道竞赛的竞技性、公平性、客观性、可操作性等重要因素;同时规则的不稳定,不仅会对运动员技战术的训练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会制约着散手道运动的技术发展,更会不利于散手道运动向纵深方向发展。作为新兴的武学项目,它的不足是必然的,面对那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如何积极改进才是它的长久之策。散手道要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对他进行更好的完善,让散手道武术比赛成为一项极具公平性和观赏性的武术比赛。下面我们对散手道武术比赛做了更深入的调查,对散手道武术比赛规则的制定做了相应的调查。见表6。

从表6以上数据可以得出,运动员认为遵循安全第一原则占比例的52.9%,国际化原则占比例的14.7%,中国特色原则占比例20.6%,有利于技、战术的全面发展原则占比例的11.8%;教练员认为遵循安全第一原则占比例44.4%,国际化原则占比例22.2%,中国特色原则占比例20.6%,有利于技、战术的全面发展原则占比例的11.1%。可以看出安全问题仍是散手道武术比赛规则制定应遵循的首要原则。那么散手道现有的规则是否真正符合安全第一这一原则呢?下面我们对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散手道武术比赛中是否用肘和膝在一些研究和讨论中都有提起,虽然在击打部位有所限制,但通过对一些相关文献综述,得出多数人为在散手道武术比赛用肘和膝是不合理的,认为这不是武学技击,也不符合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武术搏击,属于一种暴力行为。通过调查如表7。

经过对散手道运动员和教练员对散手道比赛中运用肘和膝是否合理进行了调查得知:教练员中有5.5%认为都合理,有11.1%认为用肘合理用膝不合理,有27.8%认为膝合理用肘不合理,有55.6%认为都不合理:运动员中有8.8%认为都合理,有5.9%认为用肘合理用膝不合理,有35.3%认为膝合理用肘不合理,有50%认为都不合理。从以上数据看出,散手道比赛中运用肘和膝以被多数人不认同,虽然这一点有区别于其他技击武术项目,但也要考虑这一规则是否为他人所接受。所以,中国散手道联盟是否应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散手道规则遵循安全第一这一原则势必将影响着散手道未来是否能被更多人所接受。通过对散手道规则多方面调查研究,比赛中将对方推下几次擂台即可获胜本局也得到了很大的反响。散手道规则中,在比赛中将对方推下1次擂台即可获胜本局。以下对在比赛中将对方推下几次擂台即可获胜本局进行调查.见表8。

通过调查统计得知,教练员中有5.5%认为1次,有27.8%认为2次,有55.5%认为3次,有11.1%认为3次及以上;运动员中有5.9%认为1次,有26.5%认为2次,有5%认为3次,有17.6%认为3次及以上。可以看出,1次推下擂台决定本局胜负是不合理的。据了解得知,很多选手在比赛中一心想着要将对方推下擂台,而失去了原有的技术动作,还有些选手本来在一局中赢了很多点,但在一局快在结束时被对方推下擂台而输掉了这局,这不免让选手感到很是气愤,而且在后面的比赛中留下的阴影。1次推下擂台来决定胜负,这不紧让选手不能很好的发挥水平,从而失去了比赛的精彩,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让选手在比赛中背负着很大的心理压力。

3、散手道武术比赛技术体系的调查及分析

据调查得知目前散手道武术比赛的技术体系并不乐观,教练员中虽然有55.6%认为目前的散手道技术是比较完善,但也有22.2%认为是不完善的;运动员中有55.9%认为是比较完善的,其中有20.6%认为是不完善的。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的散手道技术体系趋向于合理化,但是有待提高的。它要发展还必须提高自己的技术体系,提高运动员教练员的技术水平。为此,我们通过对散手道教练员和运动员对影响当前散手道技术发展存在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做出调查。见表10。

从表10可以得出,目前散手道技术发展存的问题很多,它们制约着散手道技术的发展。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教练员中有27.7%认为散手道技术的发展是竞赛规则的不合理,有16.6%认为是训练不科学,有44.4%认为参与人员业余化,只有11.1%认为是其他方面;运动员中有32.4%认为散手道技术的发展是竞赛规则的不合理,有14.7%认为是训练不科学,有41.2%认为参与人员业余化,只有11.8%认为是其他方面。可以看出目前的散手道技术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发展,而最主要的还是集中在竞赛规则的不合理、训练的不科学和参与人员业余化。以下通过对参赛人员的段位调查得知如下表11。

从表11数据可以看出参赛者的水平太业余化,他们所持的黑带段位很低。教练员所持黑带段位主要是一段和二段,其中一段占了61.1%。而运动员则有73.5%是没有黑带段位的,这极度说明了散手道联盟在将来发展运动员段位上还要做出很大的努力。现在的散手道技术体系处于弱势,提高运动员的段位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意味着提高散手道运动的技术体系。在与几位资深的散手道裁判员的交谈中发现,他们也在慢慢的想办法提高散手道的技术体系,他们也在很大程度上认为散手道的技术种类太多,而运动员的水平不高,一些高水平的技击动作他们练不好也用不上。如散手道运动独有的地面控制技术,在比赛中很少使用。多数运动员还是停留在散打技术上。所以说散手道技术发展不仅要对规则进行完善,还需要考虑散手道的技术体系和运动员自身素质的结合,以创新一套实用且大众化的技术体系。只有这样,散手道的技术才会更

好、更快的发展。

4、散手道运动市场推广模式的调查及分析

以上数据说明人们了解散手道的途径太单一了。据了解,现在知道散手道这项运动的人很少,从事散手道运动的人更少,只有在少数城市的部分地区和及少数的高校在开展这项运动。从2007年在山西永济和2008在安徽阜阳举行的国际散手道武术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出比赛的前几名就产生在在这些地区和高校,他们的水平代表了整个中国的水平。通过对散手道中文网的搜查,找到了他们的推广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组织或申请俱乐部、以中国散手道协会名义在各地开展交流会、注册成立新闻发布会,举行国际武道联盟旅游文化节。看上去这些推广模式都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与散打运动、跆拳道运动等其项目的推广模式都大相径庭。然而,据以上的调查和了解,不难发现他们的推广模式并没有很好的实施,人们所了解它的途径仍然单一。

(二)影响中国散手道武术比赛发展的因素

1、教练员和运动员自身专业素质的因素

自古以来,教练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一名好的教练不但能授业解惑,而且能教会学生如何自我学习。散手道要在中国大力普及和发展就必须有专业的教练员和高素质的运动员,它决定着散手道运动在武术界所处的地位和未来的发展前景。然而,通过对2007年在山西永济举行散手道武术比赛的相关资料查阅和2008年在安徽阜阳举行的国际武术散手道比赛的调查研究和现场观看,发现很多参赛队员和教练员的散手道练习年数大部分都在1-2年或1年以下,同时运动员的理论课程学习很少,运动员对教练员的讲解示范水平和理论水平的评价也不高。这些诸多问题也说明散手道的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自身专业素质并不高,以致在比赛场上看到得运动员的实战水平一般,这无论对比赛的技击水平还是比赛的观赏性来看都有着直接的制约作用。

2、竞赛规则的因素

竞技体育发展史表明,各种体育运动先于竞赛规则出现,只有当体育运动发展到一定的成熟阶段才会有竞赛规则的产生,竞赛规则的产生也是由“运动阶段”发展到“体育阶段”的重要标志。但是,竞赛规则不仅仅是为了适应体育运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而是强有力的积极作用于体育运动的变化发展,制约着比赛过程中的不良因素,推动其不断完善。任何一项运动它都需要规则的约束,规则的制定决定着比赛的进行。然而,参加比赛的散手道运动员和教练员对散手道现有的规则仍有不满意,在调查中教练员和运动员分别有44.4%和52.9%认为散手道武术比赛的规则仍需遵守安全第一的规则。如在用肘和膝的合理性方面绝大多数认为是都不合理的。同时在散手道比赛规则中一次下擂获胜本局也得到了很大一部分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不赞同。他们认为很多选手在比赛中一心想着要将对方推下擂台,而失去了原有的技术动作,还有些选手本来在一局中赢了很多点,但在一局快在结束时被对方推下擂台而输掉了这局,这不免让选手感到很是气愤,而且在后面的比赛中留下的阴影。从而失去了比赛的精彩,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让选手在比赛中背负着很大的心理压力。

3、技术体系的因素

任何一项运动都有它的技术体系,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决定着这项运动的不断成熟,提高运动技术就意味着提高运动水平。据调查得知,教练员中虽然有55.6%认为目前的散手道技术是比较完善,但也有22.2%认为是不完善的;运动员中有55.9%认为是比较完善的,其中有20.6%认为是不完善的。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的散手道技术体系趋向于合理化,但是有待提高的。再从参赛人员所持段的调查得知,教练员所持黑带段位主要是一段和二段,其中一段占了6.1%。而运动员则有73.5%是没有黑带段位的,这说明了现在的散手道技术体系处于弱势,提高运动员的段位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意味着提高散手道运动的技术体系。在与几位资深的散手道裁判员的交谈中发现,他们也在慢慢的想办法提高散手道的技术体系,他们也在很大程度上认为散手道的技术种类太多,而运动员的水平不高,一些高水平的技击动作他们练不好也用不上。

4、推广模式的因素

散手道运动做为一种新兴的武术项目,它更象一种新商品。不管你有多好,你不去推广,不去向别人介绍。它就永远藏在别人的视线之外,更得不到别人的认可。散手道武术比赛要发展就必须让大家了解它认识它。通过对比赛教练员和和运动员的调查研究,教练员中有83.3%是通过他人介绍,运动员中有94.1%是通过教练员和他人介绍。据了解,现在知道散手道这项运动的人很少,从事散手道运动的人更少,只有在少数城市的部分地区和及少数的高校在开展这项运动。通过对以上散手道运动的推广模式的分析,这些推广模式都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然而,不难发现他们的推广模式并没有很好的实施,人们所了解它的途径仍然单一。

5、相关理论研究的因素

任何事物的快速发展都必须有相关理论支撑。本文通过对散手道运动的相关研究综述发现,武术散手道运动虽然在国内开展有好几年,但其相关理论研究很少,只是对散手道运动的推广和它在美学方面的特征做一些简单的研究,对散手道武术比赛的研究几乎没有。武术学科的发展与运动实践紧密相联。武术科学研究要为其运动实践服务,武术运动的实践性是其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离开了武术运动实践或离开了武术科学研究也就意味着武术运动失去了的价值和生命力。武术科学研究为其运动实践服务突出表现在应用性研究需求增多,让我们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实践中有理论可依。所以,作为一种新兴的武术体育项目,它的发展不是偶然,我们很有必要对它进行研究。

(三)中国散手道武术比赛发展对策

1、提高运动员水平,在高校创办高水平的散手道运动队

(1)提高运动员水平

根据运动员的年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技术水平和大型比赛的安排,挑选合适的运动员;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划分训练时期和确定各阶段的任务;训练中注意预防运动损伤;多安排运动员在公开场合进行训练或表演,在竞赛期多进行模拟比赛训练。

(2)在高校创办高水平的散手道运动队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业余体校、地方队和国家队的“三级体制”。这种体制相对封闭独立,具有专业化程度高、力量集中的优势,曾经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近年来其弊端也日渐凸显,如资金来源受制约、选拔运动员路子越来越窄、训练与文化学习脱节、运动员再就业难等等。目前国内专家一致认为在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队,将高校运动队与职业队联系起来才是体育运动发展的长久之策。虽着这些理论的提出,现在的高校运动队以在慢慢的走职业化道路,这也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散手道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武学项目,在高校的发展还属于起步阶段,我们应该抓住现在的发展趋势在高校大规模的发展。增加在高校举行散手道比赛的次数,设立“年度赛”、“邀请赛”等多种形式的散手道比赛,为更多的院校提供学习交流

的机会。同时,轮换比赛地点,到各城市和院校举办散手道武术比赛,充分调动各地方院校参加散手道的积极性,确保散手道在高校的不断发展。

2、改革比赛制度,增加比赛次数

比赛是一种重要的训练手段,改革现有的散手道比赛赛制,增加国内的高水平的散手道比赛次数,至少每年2—4次。首先,将竞赛的形式分为职业赛和业余赛两种。所谓职业赛,即高水平运动队之间的比赛,可根据上一年度全国锦标赛的成绩将位于团体前10名的队伍定为甲级队,后面队伍定为乙级队加比赛;业余赛。即普通水平的基层青少年业余散手道比赛。其次,各管理部门或地市之间可以组织交流比赛,以赛促练,提高运动员的临场作战能力。比赛对于检验阶段训练效果、提高运动员适应比赛、应付比赛的能力,增加比赛经验提高运动水平帮助很大。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训练积极性,也有利于选拔新的优秀运动员,为建立一支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国家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而且也为广大的散手道裁判员提供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同时积极参加世界和洲际大赛,使我国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积累大赛的经验,提高其应变和实战能力,保持同国际高水平的全面的动态接触。而教练员通过比赛的反馈,也可获得大量信息,对于进一步改进训练方法、手段,提高训练的科学化同样有很大帮助。

3、发挥规则对技术的导向作用

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的,作为散手道竞赛的指导性文件——《武术散手道竞赛规则》亦不例外。从散手道、跆拳道、拳击、柔道走向世界的成功经验中可以看出,竞赛规则应该向着安全第一、简单易行、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等几个方面发展。众所周知。规则对技术的发展起着导向的作用,而每次新规则的实践,又对规则的完善及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规则是竞赛的准则和杠杆,是技术发展方向的指南,反过来,技术的发展又促使规则不断完善,两者既统一,又矛盾,始终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武术散手道运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易到难的发展规律,总是与之相适应的竞赛规则密不可分的,竞赛规则的变化也是有一个适应——不适应——修改——再适应的演变过程。比如。针对现在散手道比赛中出现的僵持、顶牛等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可否规定只允许使用接招摔,而对其它的摔法予以限制;可否考虑取消对肘、膝的限制和改变一次下台定输赢的的制度等。这样一来,无论是对搂抱现象的有效遏制,还是对比赛的安全性和增强散手道比赛的可观赏性等方面都可取得十分积极的作用

4、加强对散手道武术比赛的市场运作和散手道的宣传工作

为了使更多的人对这一新兴项目加深了解和认识,使更多不同层次的人群加入到此项运动中来,必须加大对散手道项目的宣传力度。主管部门和专业教师应多与新闻媒体协作、配合,充分利用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介的影响力加强散手道运动的宣传工作,大力宣传散手道运动的文化、经济、健身、防卫等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散手道、参与散手道运动,增加我国散手道运动人口的数量。其次,笔者认为,宣传工作与项目的普及与交流有着直接的关系,只有宣传工作上去了。人们才能更好地去认识它,接受它,才能有条件有机会同它交流与合作。近年来新闻媒介对武术的关注太少了,对武术散手道的关注则几乎没有,希望在以后的散手道武术比赛中能与新闻报道和媒体联系起来,2000年的“散打王”争霸赛可以说在这方面开了一个好头,不仅现场直播,而且还在灯光、舞美等包装上下了大功夫,另外还开设了热线竞猜、现场抽奖等一系列的商业性活动。这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必须沿着这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为进一步扩大武术散手道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不遗余力地作好宣传工作。

5、加强散手道理论研究,科研与训练相结合

实践证明,任何体育运动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武术散手道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当然也不例外,而且由于其自身形成的历史原因,以及当前弘扬发展的客观需要,它更加热切地呼唤着科学理论。虽然近年来关于散手道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在陆续出现,但是这些屈指可数的理论研究根本不能支撑现在的运动训练。事实上。现阶段不仅关于武术散手道方面的科研论文较少,而且客观收效并不显著。由此可以看出,理论研究尚缺乏深度和科学性。已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该项运动的发展。鉴于这种现状,笔者提出几点建议:1)从战略的角度出发,尽快培养出一批散手道理论家。就目前来说,这方面的人材奇缺,可从高等体育院校的研究生中重点培养;2)结合其它基础学科的科研人员。对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及竞赛进行科学监控。并适时进行科学评估,以科学的实验数据、指标体系指导运动训练实践,逐渐形成运动训练的科学化体系;3)努力将散手道运动列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为“龙头”,组织高等院校及省(市)体育科研所从事本专业教学、科研的工作人员进行目的明确的重点研究,拟订详细的科研计划,公布研究课题,每年定期举办科研专题研讨会,营造良好的学术气氛。

6、加强政府扶持。形成产业化发展

通过对散手道运动的了解,散手道运动并不属于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的范畴之内。为什么散手道运动自引进到现在发展并不乐观,也许这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散手道联盟是否该考虑一下如何将散手道运动加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只有这样散手道才能像其他武术项目一样依附于国家的政策,在国家政策的管理下良性的发展。在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国家和政府的支援和扶持度过难关。同时散手道运动也可以在国家的制度下如散打运动或其他武术项目一样形成产业化发展。将散手道武术比赛规范化、市场化,从很大程度上也可以通过市场开发引导社会闲散资金进入散手道领域,以弥补散手道联盟和协会投资不足的缺憾。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自1997年在中国成立中国武术散手道协会筹委会以来,在中国已有11省40多个市县开展这项运动,然而正式举行的比赛则仅仅只有2007年和2008年分别在山西永济和安徽阜阳举行的两界武术散手道比赛。可以看出,武术散手道比赛的发展并不乐观,无论是在规则上、技术上还是在推广模式上都存在很多的不足。尽管前两界武术散手道比赛开得还算成功,但和其他武术项目比仍有一定差距。因此我们更应该找到我国散手道运动发展的对策方案,为我国散手道运动发展未来的发展作好准备,力争取得更加好的进展,为今后能更好的推动散手道运动在我国得到更好的普及和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建议

1、加大对散手道运动的重视程度,完善机制,加大管理力度,在经费上加大投入。

2、熏视后备人才的培养,加强大中小结合与队伍梯队建设,加强散手道运动员的选拔和输送-

3、改革现有的散手道比赛赛制,增加国内的高水平的散手道比赛次数。建立中国散手道职业联赛。各管理部门或地市之间可以组织交流比赛,以赛促练,提高运动员的临场作战能力。

4、加强科研理论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散手道训练和比赛的理论体系,促进科学研究与训练实践的有机结合。

5、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基层教练员队伍的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教练员技术、训练理论水平。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与国际接轨,加强与高水平队伍的交流与合作,大力提高我国散手道教练员的执教能力。

6、加强散手道裁判员队伍建设,培养高水平的裁判员队伍。各省市建立裁判员交流使用机制。

7、加强体教结合,在基础较好的地市建立散手道培训基地,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普及培训工作,将散手道运动推广至各高校,定期举办高校散手道武术比赛,为散手道运动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在高校创办高水平的散手道运动队。

8、规范散手道市场,规范业余散手道训练机构管理和运营机制。制定散手道场馆的各项指标标准,器材设备的指标标准,教练员的资质评定标准。

9、加快我国散手道运动的产业化进程,通过市场开发引导社会闲散资金进入散手道领域,以弥补散手道联盟和协会投资不足的缺憾。

猜你喜欢
开展现状
山西省侯马市群众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开展研究
郑州市校园足球试点小学足球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六安市城区广场舞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巨野县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情况及发展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济南市城区广场舞运动开展现状研究
南充市中学足球运动开展状况调查研究
校园足球开展现状分析
保山市高中篮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