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 创新发展 努力提升中职美术设计类教学质量

2009-07-06 03:54
科教导刊 2009年15期
关键词:课程教育教师

罗 娱

摘要本文从生本教育理念探讨分析入手,简明概要地阐述了生本教育和师本教育的根本区别。接着,分别从创新、学生、教师、课程和评价五个方面,穿插生本管理理念,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以生为本时期下创新教育思路,提升中职教育质量的全新课题。

关键词教育创新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

以往对教育的界定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但这个定义没有指明谁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究竟怎样影响学生?所以还是没有说到本质。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学生发展,是“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生命。”过去的许多改革总是很难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原因是我们的习惯,我们原有的关于教育、教学、教师、学生等的种种观念,都不能摆脱师本教育的框架。我们总是认为教育的本体在师生授受之间,而不能接受它在学生身上,基本上是生命在外力的帮助下提升自身,这就是问题的症结。

在学校教育中,由于学生相对弱小,教师往往感到自己在起重要作用,就误认为自己这个“条件”是学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其实教师再重要,在学生发展中,只能是第二位的原因,真正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学生的内部根据。

走向生本教育体系,实质上是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当学生的生命潜能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激发的时候,收获的将不仅仅是出色的考试成绩,更多的是教育改革将迈出新的步伐,人的素质将得到全面提升。

1 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步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一个国家人民的创新意识显得尤其重要。怎样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愿望。美术教育尤其责无旁贷,因为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强调在艺术活动中的主观意向及内心精神世界的表现,给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学生是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创造潜能,淡化像与不像的评价标准,强调主观感受的表达,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创造出一幅幅活泼健康、意想不到的好作品。

首先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选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要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触动学生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

美术课应突出学科本位,适当加强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提高课堂的知识含量。利用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技术条件,强化学习内容的启发性与趣味性,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应用多媒体教学,拓展学生的视觉空间,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参考,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

其次要因势利导、及时启发、促进创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其自由发挥的环境和空间。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立足于自身实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独特的方式大胆地表现出来,同时能对他人的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发展创造想象思维和培养观察能力。创造想象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也是学生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美术课教学中的室内、外写生、社会实践等,正是以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为主要教学目的的。教师应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优势,在课堂教学及其他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和自然现象。要引导学生培养一双画家的眼睛,善于观察,准确观察和敏锐观察,提高创造想象能力。

2 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

陈旧的教育观念总是认为学生是处在幼稚的、被动的、愚笨的发展阶段,从生本教育看却恰恰相反。生本教育和师本教育之所以不同,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于怎样看待学生。深入到生命之后,这个问题就比较清楚了。和人们习惯地把学生看作是“一张白纸”不同,学生不是“零起点”,每个生命都具有高级本能。生命是通过亿万年的基因留传,从出生之时就像新的计算机携带了本机程序一样,拥有了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和人们习惯地把学生看作是“消极、被动”不同,学生有学习动力。动力机制不是来源于对学习效果的体悟,而是来源于人类需要对周围世界有所了解,以躲避危难,发展自我的本质需求。和人们习惯地把学生看作是“简单、幼稚”不同,学生天生就有创造的积极性。学生的所谓“天真”,时常给我们惊喜和启迪,就是因为学生的悟感大而经验少。如何看待学生悟感的作用,是教育能否走向生本的关键。

3 转变教师角色

教师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教师的作用就像是在点燃火把,而不是像过去的观念那样是灌满一壶水。当把学生看作教育的真正主体后,如何看待教师成为了问题的关键。其实生本教育不是不要教师,而是要转变教师角色,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协助者”,主要工作必须靠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完成。以往我们对学生一点一点地教,要他们亦步亦趋,把学生看成需要拉动的逆水之舟,而我们则成了“纤夫”。我们主张把作为教育者的所有的活动,都变成学生得以自学的辅导力量,从教转变到促进学生的学,教师的工作应该是成为规划学生学习生活的组织者,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自主学习,组织学生的学习生活,教师应该是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

美术设计不仅要具有自身的教学方法和系统的教学步骤安排,还要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实施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性教学方法。对于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会欣赏、学会观察、学会模仿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美术设计教育必须把实际操作同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学生只有通过手眼并用,劳作训练和智力训练并进,专业技能才能获得迅速的提高。在美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接到真正的设计业务和项目,将实际的策划、设计及制作业务引进课堂,将是最佳的教学方法。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从调查分析、策划、创意到设计、制作、发布,可以使学生们从中领悟到很多实际的经验和知识,并且具有课堂模拟所达不到的

教学效果。

4 课堂设计理念

课程、教材总是承载着、实现着某种教育思想。和那些盲目建立课程的人不同,当前基础教育教学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传授性或接受性课程占据了太多的分量,而学生缺少时间、空间,也没有精力去进行自己能体会意义的活动,导致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成为一句空话,为此必须“小立课程,大作功夫”。这种“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的课程观,正是源于对教育本质的正确理解,对学生生命的真正尊重。事实证明,师本教育理念下学生和教师不但负担不可能减轻,情绪也不可能愉快。表面看师生都很卖力气,实际上学生的学习缺少自主性,力量根本没有使在刀刃上。

职业中专在专业教学计划设计方面,其灵活性大大超过普通高校,这是一大优点。他们可以应对市场需求和形势变化迅速作出反应,调整课程设置。首先,应提高专业课程的比例,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证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美术设计专业亦不例外。其次,确立模块化课程教学,也是展示职业教育优势的一大做法。在美术设计专业,可以设置诸如基础理论、平面处理、制图、办公自动化、行业规范等等教学模块。其中基础理论模块侧重点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透视原理、设计技法等理论教学,把形式美法则作为重点知识传授;平面处理模块着重讲授Photoshop、CorelDRAW等行业内具有代表性的工具软件在图像处理、户内外广告、印刷件广告等各类广告设计制作中的应用;制图模块重点是传授AutoCAD、3DS MAX两大软件在平面图、效果图绘制方面的应用;办公自动化模块重点是汉字录入、Word及Excel应用能力的培养;行业规范模块包括让学生掌握业内常用硬件设备的使用、熟识广告材料、掌握广告制作、发布及印刷流程等等。不难看出,制图模块与办公自动化模块即是专业技能的拓展,是实现人才“兼容性”的主要做法,更可以为学生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也许有人会认为,素描、色彩等美术基础类课程不可或缺,笔者却认为,职业中专学制短,学生基础薄弱,要想通过一至两年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在美术方面达到较高的水准是不现实的。实践证明,明暗关系、色彩关系的掌握不一定要通过素描训练和色彩写生来实现。对于在短时间内培养一名普通广告制作人员来讲,掌握形式美法则、规律和表现技法才是最经济有效的。当然,不否认,扎实的美术功底对从事广告设计工作来讲是有益无弊的,所以,此类课程的教学可以作为辅修课程来安排。

5 教学评价体制

评价的科学合理,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评价应使不同先天素质、不同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通过美术活动都得到发展,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教师千万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能用“干净整齐”“像不像”来作为衡量的标准,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评价要鼓励探索与创新,杜绝平淡与重复,重视个性的培养。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取消只用一个标准、一个答案,只求共性、忽视个性的评价方法。以避免学生只追求作业表面效果,无创新意识和见解的平庸之作,克服应试教育中为求高分应付甚至抄袭他人的恶习。在作业评价上,要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自评,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具有个性的评价方式;注意保护和发展每个人的独特性和兴趣爱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不怕困难的工作精神。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都应该围绕着服务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一重要目标,因此每一个美术教师都要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个问题上下一番功夫,花一番脑筋,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

猜你喜欢
课程教育教师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