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应加强对青少年社会角色意识的培养

2009-07-24 01:47肖东戈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中小学

肖东戈

摘要:笔者从青少年社会角色意识这一角度对经常见诸于报端的青少年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不良行为的发生是角色不清所引起的。针对这一分析提出,中小学校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社会角色意识的培养,防止角色失败培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损失。同时,笔者就中小学对青少年角色意识的培养提出若干值得注意的问题,以期青少年尽早树立正确的社会角色意识。

关键词:角色意识;中小学;角色引导;角色流转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3-0010-03

一直以来,青少年问题都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大至青少年犯罪、自杀、自虐,小至性格孤僻自闭、骄横任性。笔者认为。青少年问题应该从青少年社会角色意识这一角度进行深层次原因的探讨和对策的探寻。

一、青少年社会角色定位及潜在问题

(一)青少年社会角色定位

角色理论是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最早系统运用这个概念的是芝加哥学派。此概念旨在说明在人们的交往中可以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以及说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今天我们可以把社会角色认为是人们对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就是说,人们为某一种身份的人都设置了一整套的有关权利和义务的规范及行为的模式。笔者认为,对青少年进行社会角色定位和角色意识的培养是很必要的。在青少年社会角色定位上,应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来区分定义。

1从纵向来看,青少年的角色定位应该充分考虑其作为“社会人”的属性,而不应该从年龄或成长阶段上单一的定位。每个人的成长不是由人生各阶段的重点、目标机械构成。而应是由各种角色的交错和交替组成。青少年的角色大致上可分为:

(1)家庭角色。就是青少年作为父母的孩子、祖父母的孙子、孙女等角色。这一角色是由亲情一线贯之,相对其他角色而言更单纯;(2)校园角色。这一角色大致包括师生、同学等关系,是由学校教育这个中介产生的各种关系;(3)社会角色。相对于前面所说的青少年的社会角色这一提法而言属于狭义定义。这种角色产生的关系是与“陌生人”的关系。没有固定的关系群体和关系对象,最为复杂也最难把握。

2从横向来看,纵向中不同的社会角色还包含着不同的角色。与上述界定一一对应:(1)家庭角色一家庭角色。譬如由作为父母的孩子到作为祖父母的孙子、孙女;(2)校园角色—校园角色。譬如由老师的学生到同学的同学;(3)社会角色—社会角色。譬如由出租车的乘客到超市里的顾客这样—个简单的角色转化。

简单地看,以上角色是根据活动场所的变化而变化。不同场合适应的是不同角色。同时,这三种角色内部并不单单包含以上所述的各种关系。而且每种角色里面也包含着各种具体的角色。这些角色是相互交叠的。青少年就是生活在这样—个角色众多、网络交错的“角色丛”里。

(二)角色意识缺失的潜在问题分析

青少年应该根据以上社会角色定位来树立角色意识。角色意识是指青少年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知,以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对该角色的要求。青少年社会角色意识缺乏导致了以下几个类型的问题:

1角色不清。角色不清是—个社会心理学术语,指个体对其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还未能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都会造成角色不清。青少年在角色不清时往往会产生应激反应,出现焦虑和不满足感,以及引发“家庭社会化”行为。将不当的家庭角色泛化到校园和社会,凡事“唯我独尊”,骄横任性。

2角色冲突。它是指个人面对多种角色期盼时。可能扮演好某一种角色,但却无法同时扮演好另一角色,因而造成角色冲突。因为现实生活中的青少年处在角色网络包围之中,不容易满足各方对自己的角色期望,往往由此产生内心矛盾冲突。当青少年面临多种角色期待,而无法清楚认识各种角色的行为模式时,就可能会产生角色冲突。

3角色中断。它是指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譬如一个农村的孩子本来对考上大学抱了很大的希望,但最后还是落榜回到了农村,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初始的角色期望的中断。青少年如果缺乏社会角色意识,在面对角色中断时就会出现不知所措、无所适从,进而导致错误的角色选择。

4角色失败。又称“角色崩溃”,是在社会角色扮演中发生的一种极为严重的角色失调现象。它是指由于多种原因角色转换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角色转换,以致于不得不半途终止转换,或者虽未退出角色,但是角色转换困难重重,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的矛盾。由此可见,角色失败的后果应有以下两种情形:(1)角色的承担者不得不中途退出角色。(2)虽然还处在某种角色的位置上,但其表现被证明是失败的。青少年角色失败会引发严重的后果,会有自杀、自虐等不良倾向,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

二、中小学对青少年社会角色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对应上述三种角色。笔者认为对青少年的角色意识的培养应该有三个教育范畴共同进行,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依青少年年龄和个人状况的不同,各种教育的引导各有侧重。家庭教育是萌芽期的教育,这种教育对家庭以外的社会而言,可控性较弱。学校教育是中间教育,也是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教育。而社会教育,针对角色意识的培养而言,在此仅指笔者认为和建议的特殊机构,介于学校和法律机构之间,类似于义工组织,对已经由于角色不清而引发不良行为的青少年进行专门和特殊的引导。

这三种培养方式中,中小学对青少年社会角色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中小学应该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社会角色意识的引导,使其在脑海中建立很好的角色转化机制,使角色转换顺畅,避免角色意识缺失带来的各种问题和悲剧的发生。

(一)中小学对青少年社会角色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其对社会角色认识提前

培养阶段的提前能使角色意识的培养成本最小化。培养时期越晚,培养成本就越大,效益越小,而后果的可控性也越小。青少年社会角色意识的培养成本分可为个人、家庭、社会三种成本。

对个人而言,越早接受角色意识的培养,就越容易建立角色的流转机制。孩子是一张白纸,涂写容易修改难,早期传授的东西更容易为他们所接受。一旦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想纠正就需要多倍的付出,收效却甚微。同时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刚性”的,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对角色意识缺失带来的问题的心理承受能力越小,纠正各种问题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时,个人因为角色意识缺失所付出的代价很可能是一生的大好前程。

对于家庭而言,其显性成本包括对孩子所花费的教育、生活等费用,而最大的成本则是隐性的,包括感情的付出及其他。青少年因角色意识缺失带来的严重后果是很难为家庭所接受的,譬如自杀事件的发生,这对一个家庭是致命性的打击,很可能毁掉—个家庭。

对于社会而言。培养成本依然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的

两部分。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一个人才的损失对社会而言显性成本越来越高,譬如教育投入等,隐性成本更是难以衡量。而在中小学时期建立对青少年社会角色的培养。可以使个人、家庭和社会所支付的成本最小化,而且能及时将不良后果扼杀在摇篮里。

(二)中小学对青少年社会角色意识的培养能很好地预防多米诺骨牌效应的产生

正如上所说,三种教育在青少年角色意识中所起的作用和侧重点是不同的,在消除角色不清、角色中断等问题中是相辅相成的,也是不可替代的。家庭是社会可控性较低的领域,也是角色不清的发源地。中小学对青少年社会角色意识的培养可以将其不良后果的蔓延扼杀在这一层次,而社会教育的作用也如此。一旦家庭教育对角色意识的培养失败,青少年的角色不清会蔓延至学校。这时如果中小学引导有力,相当于抽调了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发生的中间骨牌,效应得到抑制。如果引导不利。将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发生。因为社会培养是前两环节的补充性培养机制,而且并不具有群体培养的能力。一旦前一骨牌向后倾倒。它将顺势向后倾倒。将不良后果直接引向社会(广义的社会)。这时再有所举措已是“亡羊补牢”,收效甚微。由此可见,中小学对青少年的角色培养是中流砥柱,必不可少的。

三、中小学在对青少年社会角色意识培养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应重视角色系统的建构

各种角色内部,角色的区别培养是关键,尤其是错综复杂的社会角色要分清轻重缓急,防止引导过当引起社会角色“超前意识”,从而引发角色冲突。各种角色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发展过程。伴随着人的成长,角色也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引导应该注重社会角色生命周期的发展。

(二)中小学的引导应和家庭引导、社会引导紧密联系

中小学应避免杜绝“孤军奋战”,应和家庭引导、社会引导紧密的联系。三级培养并无严格的界限,应优势互补,发挥更大的引导作用。毕竟三级培养所整合使用的社会资源是不同的,所以,适当的交流和沟通会使各级培养更加到位,分工更为明确和具体。

(三)培养方式应该灵活多样,寓教于乐

中小学应选择符合孩子天性的培养方式,避免使用成人化的严肃方式。同时,社会培养机构(如义工组织等)也应该避免法律化手段,要选择适合孩子的方式,建立适当的惩戒制度。但杜绝将青少年因角色不清犯下的错误法律化。这样青少年才能毫无心理负担和心里阴影地去改正不当的角色行为,也不会使其他青少年对其产生鄙弃态度。

(四)要关注学习角色的态度与情感

学习角色的态度与情感主要是指要处理好面对理想角色与现实角色的差距时的心理落差。以及角色中断时角色思路的调整。理想角色包括社会对某一角色的理想要求,它的权利和义务是社会认可的或正式条文规定的,是一种完美的行为模式。青少年担任某一角色时,有其实际表现,这种实际表现就构成了现实角色。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由于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诸多原因,现实角色和理想角色总是有差距的,这种差距被称为角色差距。严重的角色差距可导致心理失衡,出现心理障碍。而角色中断如前所述是期望角色的落空,面对未来新角色的茫然失措。所以。对青少年角色意识的培养要注重学习角色的态度和情感。使其在角色流转中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积极应对角色流转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猜你喜欢
中小学
加强出入管理 建设平安校园
当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基于中小学书法教育实施背景下的师资建设研究
浅谈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
试论当前中小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