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启示

2009-07-24 01:47韩建涛葛明贵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启示心理健康

韩建涛 葛明贵

摘要: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强调通过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来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开创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新视角。文章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着眼点,深入挖掘了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可以遵循的理论基础。分别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基本理论、方法论和不足之处论述了其对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启示。以期能更加有效地开展具体实践工作。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健康;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3-0064-03

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具有基础、衍生和发展功能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性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个体的心理素质与其他素质密切相关,是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个体素质发展的主要场所,当前我国要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学校心理素质教育自然应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出不断走低的趋势下,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开启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强调通过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来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能达到“治本”的目的。因此,研究者们也开始尝试从理论上探讨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实施的目标、过程和模式,从实践上考查其能够开展的具体形式。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也为教育工作者开展具体工作提供了指导。

但回溯之前的研究不难发现,研究多集中在心理素质教育体系和过程上,而在对其理论基础的挖掘上还不够深入和细致,这也导致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效果受到了质疑。本文试从这一问题出发,系统分析并总结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启示,为进一步的实践工作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对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启示

人本主义心理学源于一些哲学思想。它的主要理论和观点也都渗透着这些哲学思想,例如,多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人性观是浪漫主义的;受现象学影响。他们认为意识经验能向心理学家提供重要的信息。这些思想即构成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主要有以下三个哲学流派。

(一)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者坚称人不只是经验主义者和感觉主义者所说的机器,也不只是理性主义者所说的逻辑的、理性的存在。在他们看来,唯一有效地指引人的行为的是他的真实情感。浪漫主义者相信人天生善良合群,如果给予他们自由,他们将变得快乐、完美、具有社会意识。

(二)现象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都是现象学的,所谓现象学的最一般形式是只关注产生的认知经验,但并不试图把这些经验还原为它的构成要素。创立者胡塞尔认为,现象学能够在外部物理世界和内部主观世界间架起一座客观的桥梁。对他来说。现象学最重要的就是没有先人之见。也就是说。胡塞尔相信对出现在意识中的东西的准确报告,而不相信依据某些信念、理论或模式应该存在东西的报告。

(三)存在主义

该哲学流派反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主张以孤独的、非理性的个人存在取代客观物质和理性意识的存在。他们认为主观性就是真理,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信念指引他的生活并决定他存在的性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用解释学的现象学方法探讨了本体论的存在,把人类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存在。是能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存在,因此应该通过主客体关系的分析来理解人的存在及其实质田。

这些哲学思想对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又有怎样的启示呢?结合两者之间的关系,可具体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需要通过学生的主动性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每个人都是有丰富情感、社会意识和追求快乐的个体,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在自我潜能实现和德性修养中的自主性,做到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学生;第二,具体工作中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因为每个人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都是独特的(现象场),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不能以先入为主的观念去推测,需要首先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这样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第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特性,因为人类是一种特殊的存在,而每个个体又是唯一的存在,意识到自己的自由意志和特殊性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体现自己独特的价值。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启示

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代表人物如马斯洛、罗杰斯等人都提出了有代表性的理论,这些基本理论构成了“第三势力”心理学的基石,其中最富特色和典型性的也就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和自我实现理论。

(一)需要层次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马斯洛认为基本需要的满足能够消除紧张、降低兴奋、避免疾病、感到安慰,从而有助于个体健康人格的塑造。另一类是成长需要,成长需要包括认知的需要、美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成长需要的满足会提高抱负水平,增加动机强度,导致身心健康,获得高级愉悦。

(二)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

经过研究。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者对所有的人都有强烈而深刻的认同感和慈爱心,对他人具有更强烈的爱、深厚的友谊和更良好的人际关系,因而自我实现者易于接受民主的价值观,不仅对人宽容,而且能平等待人;他们具有与众不同的善恶观。常取笑自己或取笑人类,而不愿开玩笑去伤害或贬低他人,这种幽默感既引人发笑又富于哲理;马斯洛指出,自我实现型的人具有创造力,不墨守成规。马斯洛把创造力视为自我实现者人格的“绝对必要的方面”或是“规定性的特征”,其特点是:它首先是人格。而不是成就。

上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价值是被大家所公认的,进一步深入分析其对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启示,可总结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要满足学生基本层次的需要、重视学生成长需要的培养。依据需要层次理论,满足学生情感上的需要极为重要。如果学校与家庭不能给予青少年一种安全、信任、关心、尊重的社会,他们心理上的危机可能会在生活中突然以抑郁或焦虑的形式表现出来。重视学生成长需要的培养就要保护并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不断地去学习探索,从中获得快乐与满足,进而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这对学生自我实现是非常关键的。

二是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还应是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创造力的激发。培养创造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健全人格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以学生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为核心、凡能实现和保障学生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就是适宜创新能力发展和表现的环境。为此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营造愉快、和谐、宽松的情绪气氛;(2)支持独创性与多样化;(3)允许异类的思维与观点。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论对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启示

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心理学流派中的“第三势力”,与大多数其他派别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它不采用决定论解释人的行为。它认为人可以自由地选择自身的存在方式。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行为主义的实验方法在研究人类存在的主观性方面是有局限性的。他们反对把人物化和动物化。认为研究非人类的动物对研究人没有什么价值,现代形式的科学不适于用来研究、解释和理解人性。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科学不会像物理科学研究客观物体那样来研究人。相反,它把人当作有意识的、能选择的、有价值、有感情的以及独特的宇宙存在来研究。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张用动态的整体观点研究社会活动中的人。他们把人看作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的经验和人的主观世界是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的。任何试图把人还原为习惯、认知结构、或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做法都会导致对人性的曲解。人的自我实现的倾向也是趋向于更加完整,因此,必须对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进行整体的分析研究。这种分析的步骤是先对有机体进行初步的整体了解,然后逐一研究各部分在整体活动中的作用,分出层次和等级。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这种对人性的研究方法也为我们的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带来很多启发,因为在学校心理素质教育中,同样需要注重整体性的原则。

首先,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各素质之间有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是一个由认知品质(特性)、个性品质和适应能力构成的心理品质系统。也是一个整体。因此,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心理的和谐发展,必定要树立整体的观念,注重素质之间与心理素质各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其次,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模式应该是整体性的。即整合的。整合是指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结合,任何一个系统只有通过整合。形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整合模式是从心理素质教育的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出发,构建出适合各级各类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基本要求的基本模式。整合是指多方面的整合。如“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的整合;“生理-心理-社会-教育”的整合;“专题训练-学科渗透-咨询辅导”的整合。总之,心理素质教育需要整合各种教育策略,发挥各种策略的优势,充分运用各种策略的综合教育效应为培养学生的健全心理素质服务。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不足之处对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启示

人本主义心理学拓展了心理学的领域和我们的科学观。使科学探究能用来研究较高级的人的属性。现在,心理学界越来越倾向于研究整体。我们不仅关心人们怎样学习、思考、心理和生理怎样成熟,我们还关心人们怎样制定计划以达到目标,以及为什么人们会哭、会笑、会创造意义。这些都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心理科学发展的积极影响。但人本主义心理学也受到了很多批评。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批评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科学心理学的背景下提出,但这三种心理学已为改善人的状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的对人的描述就像数个世纪以来诗歌、文学或宗教中更令人称赞的人,但这并不被较客观的心理学所积累的事实所支持。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把传统的科学方法论作为评价人性的假设的手段,那应该以什么方法取而代之呢?如果仅仅用直觉或推理,那应该确切地称之为哲学甚至是宗教。另外,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所用的许多术语和概念是如此的模糊,以至于他们公然反对清晰的定义及证实。

人本主义心理学受到的这些批评对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同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充分地肯定我们潜能和自由选择的能力,认为每个人都是积极乐观并善良的。尽管这些观点如此地被大众所喜爱和接受,但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也有着自身的规律,如果我们实践工作者只是片面地“以人为本”。相信学生会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那学校心理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必会脱离实际。因此,我们需要在发挥学生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同时,注重外在环境的优化和适时的行为干预,全方位多手段地实现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猜你喜欢
启示心理健康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