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

2009-08-04 09:21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7期
关键词:语言积累语文教学学生

王 娜

[摘要]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而语言的学习主要是靠长期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有积累,就谈不上打下扎实的基础,也不能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语文教学担负着积累语言的任务。

[关键词]学生 语言积累 语文教学

重视语言积累是《语文课程标准》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在各学段的“阶段目标”中也多次提及“语言积累”这个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为什么如此反复强调语言的积累呢?因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而语言的学习主要是靠长期的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有积累,就谈不上打下扎实的基础,也不能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担负着积累语言的任务,应包括语言材料、语言范例、语言知识三方面的积累。语言材料主要是指汉字和词语;语言范例是指好词佳句、名段名篇名作;语言知识是指同语言材料、语言范例的掌握密切相关的字词句篇、语法逻辑等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有精妙的思想,如果没有丰富的语言,也是茶壶里著饺子——倒不出来。语言不仅是是交际工具,也是思维工具。难以想象,一个语言贫乏的人,他的思维会得到高度发展。因此,丰富学生的语言,无疑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手段。小学生的记性好,模仿力强,悟性却相对较弱,因此,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语言积累,特别强调通过阅读积累,通过生活积累,一再强调语文教学要放弃烦琐的内容分析,要让学生在大量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这一课程目标给每个语文教师提出了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新课题。我们都知道,一种学习习惯的养成,一种学习能力的获得,都离不开教师长期的训练和培养,积累也是如此。笔者把学生掌握词语的过程,分解成课外初“相识”,课内再“熟悉”,作文里“交朋友”这三个阶段。

一、课外初“相识”,拓展词汇空间

扩大词汇量,最佳的方法就是阅读课外书籍,这已被众多教师认同。许多积累作业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他们边阅读,边摘录好词好句。教师很少参与其中,只是进行简单地检查批阅。笔者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小学生的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都较差?,词汇积累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只是记在纸上。所以教师要做恰当的引导。首先,知道学生进行词汇的分类整理。例写人类可分外貌、动作、心理、语言,写季节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物候,写物类分色、形、味。其次,教师在学生课外抄摘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选择出一些词汇,或成讲义,或成小黑板,加深学生对这些词汇的印象,以备课堂上提取。

二、课内再“熟悉”,强化词汇学习

课外的积累,如果没有经过长期的提取、运用,其巩固率是相当低的,我们不能忽视这种现象:有些学生很喜欢看书,也很听话地做了摘记,但是他作文里的词汇还是那么贫乏。究其原因,就是一些好词没有经过及时消化、强化,被遗忘了。这是很可惜的。如果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语境,让学生回忆课外获得的词汇,在加以运用,那么日复一日,所掌握的词汇量就相当可观了。

1.比较用词。《燕子》一课,用了一个拟人句:“微风吹拂着才睁开带黄眉眼的柳丝”与“风吹拂着柳”比较,通过比较,学生一下子说出两者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这样,既巩固了学生词汇,加深了学生对比喻句的认识,又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2.体会用词。课文《小音乐家》第四小节描写,他为了看小提琴被抓住,非常害怕,用了一个动补结构式:他吓得脸色发白。我先让学生体会他此时的心情如何,从哪个词上可以看出很害怕。然后请学生思考一下描写一个人害怕,除了脸部表情外,能否用其他一些与身体部位相关词语来表达,接着引导学生说出“象管进笼子的小动物,睁大惊恐的眼睛”等。经过这一系列的调整,大大激发了学生课外积累词汇的兴趣。

3.复习再现。在期末复习的时候让学生把学习过的词语进行归类,加强对词语的理解。另外,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源源流长,还有很多的成语来源与一个有趣的故事.我在复习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查找资料,搜集成语故事,在课堂上讲解,不仅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也积累了词汇,懂得成语的来源,明白了成语的含义,还分组合作绘制了成语连环画,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作文里交朋友,内化词汇学习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高级阶段,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体现。用词是否精确、丰富、生动,可以检验出学生对词汇的内化程度。同时,作文里的词汇运用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给学生呈现他们学过的词汇,帮助他们从无意识状态上升到有意识运用状态。所以,每次作文教学,我都向学生呈现大量与主题相关的词语,请他们自由选用。学生自己选用的词语超过了我所呈现的范围,则给予表扬和鼓励。经过课外—课内—课外几次反复,学生很自然地就会运用词语了。经过一阶段的训练,学生不仅在习作时不会觉得无话可说,而且对积累词语运用词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祖国的语文,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博大精深的中华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汉字因其音、形、义融为一体,十分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但由于小学阶段识字量大,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并且汉字中有大量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等,更增加了难度,这也是导致学生爱写错别字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文字积累方面应多进行方法指导。

汉字中形近字较多,很容易混淆,但其中也有规律可循。如“骏”、“俊”、“峻”这几个字,读音完全相同,且右半部分完全相同,学生容易写错。于是我便引导学生思考:这几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很容易想出:“骏”指好马;“峻”指山高而陡;“俊”指人相貌好看。然后我告诉他们: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像这三个字,虽然读音相同,字形相近,但只要弄明白了意思,也就记住了偏旁,不会再写错了。又如,“瑕”与“暇”,学生也容易写错,我便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引导:王字旁又叫“斜玉旁”,瑕指玉上的斑点,因此用斜玉旁;“暇”指空闲的时候,所以用“日”字旁。对于另一类不同音的形近字,则主要从音旁方面加以区别。如“沧”和“沦”,字形十分相近,我就让学生去寻找规律:“沧”读“cānɡ”,读音从“仓”;“沦”读“lún”,从“仑”,很容易将两个字区别出来。通过指导,学生掌握了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积累,效率更高,记忆更牢,错别字明显减少了。

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而积累和理解是运用的前提。以上笔者谈的只是词汇积累,除此之外,还有句式积累、片段积累等。只有天天积累,我们的学生才会形成深厚的语文素养,才会厚积而薄发,他们的语言才不会苍白,他们的思维才会被点燃点亮,提高对作文的兴趣。

猜你喜欢
语言积累语文教学学生
学生写话
让学生真正采到“语言的花蜜”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小学生语言积累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