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职校促进学生就业的几点思考

2009-08-04 09:21邹明莉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7期
关键词:顶岗实习金融危机

邹明莉

[摘要]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良好的顶岗实习能为职校学生打下坚实的就业基础,对学生的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桥梁作用。文章通过对当前就业形势、职校生的自身问题及顶岗实习的特点分析,提出了加强顶岗实习对促进就业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金融危机 顶岗实习 促进就业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严峻的经济形势也对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如何使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庞大的正规高校大学毕业生择业群体中,充分发挥技能优势,顺利就业,成为职业院校当前相对棘手的问题。笔者认为,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良好的顶岗实习能为职校学生打下坚实的就业基础,对学生的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桥梁作用。

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实践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成为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顶岗实习将为当前职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充分的准备,有效的缓解当前金融危机下职校生的就业压力和自身所处的劣势。

一、职校毕业生当前的就业形势

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国内大小企业,尤其是沿海城市有对外贸易业务往来的企业更是备受影响,不断的裁员现象使得近几年本就趋紧的学生就业状况更是雪上加霜。

首先,就业空间紧张。据有关部门调查,2009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为610万,明显高于2008年的559万,就业岗位的紧缩,正规高等院校的学生就业压力的加大,使得博士、硕士生做本科生的工作,本、专科生做一线的普通工作,职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就更是少的可怜。

其次,相关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国家有关部门相对加大了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措施,但对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措施不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讲,职校毕业生的就业是处在被社会冷落或忽视的角落,其只能在职校本身促进就业能力的有限范围内自生自灭。

第三,就业教育与市场脱节。部分职业学校在毕业生毕业前没有开职业指导课,即使开职业指导课的学校,也大多流于形式,不能真正的起到指导就业的作用。

二、职校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目前,部分职校生就业困难,除经济不景气、就业岗位饱和等原因外,学生自身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首先,基础知识较薄弱。现在,职业学校对生源的要求很低,到中职学校上学的学生有的连初中都没毕业。这样的学生,在职校里接收短短的两三年的训练,其基础知识水平很难有较大的提高。

其次,期望值过高。由于对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用人单位的要求没有正确的认识,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好高骛远,而往往现实与理想是有相当差距的,容易受挫。

第三,年龄偏小,社会经验不足。职校毕业生尤其是中职毕业生走出校门时心理还不够成熟,社会阅历有限,为人处事的能力有待提高。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人单位对职校生的基本评价和他们的就业现状。

三、顶岗实习对解决就业困难的促进作用

1.顶岗实习强化了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

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实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推行职业学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接触”的有效途径。职校学生由于自身基础知识的薄弱,相对来讲,有效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而真正提高“一技之长”的“长”度时,顶岗实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顶岗实习期间,企业将实习学生与正式职工一起纳入统一的管理,实习学生虽有具体的师傅指导,但实习生的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工作强度等都严格按照企业的用人制度执行,与正式职工相差无几。在这种情况下,实习学生必须尽快的适应企业的工作机制,在具体岗位上熟练业务,发挥专业特长,及时有效地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跟上企业的工作要求。实践证明,顶岗实习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技能由生疏到熟悉再到熟练,这段时间明显要比在校期间快的多、好得多。这种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触”过程中,学生的技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升,为即将到来的真正就业打下了良好的职业工作能力基础。

2.顶岗实习为学生做好了充分现实的就业心理准备

受传统择业观的影响,部分职校毕业生,择业时要么想当公务员,要么想到企业当技术管理人员,不愿到生产一线和基层工作,对薪水等待遇的期望值也较高,完全不考虑自身能力和用人单位需求。顶岗实习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顶岗实习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对企业工作的心理认识过程,也是由一名学生逐渐向一名劳动者的转变过程。企业的管理制度潜移默化的向学生们渗透出一个道理——学识和能力是决定个人在工作中所处位置的决定因素。

实践证明,顶岗实习使学生们在就业意识上从不切实际的好高骛远转变到求真务实、能正确评估自身的层面上;使其能逐渐接收社会不仅需要专家、学者、工程师等高级人才,也需要有能力的技术工人等普通劳动者这一现实;理性地认识到,作为一名优秀的劳动者,只有做到“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只有准确为自身定位,才能保证顺利的就业和就业后的平稳长久。

3.顶岗实习为学生培养了良好的就业品质

走进企业即走进社会。随着阅历的加深,学生的心理年龄也在不断的成熟,在学校期间的生活习惯、做事方法也再不断的改变,为人处事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实践证明,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工作的紧张、严格有序培养了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上进心,勇于大胆尝试的创新精神,也培养了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知识体系得到了很好的检验,使学生明白了自身的不足等,学生边工作边学习,“工学相长”,学生的进步日渐明显。

顶岗实习过程中的优良品质的形成,正是学生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所必须具备的,有了这些品质,就意味着学生就业已经成功了一半。

综上所述,良好的顶岗实习将最终使学生在身心等各方面完成了由学生到劳动者的心理准备、品质保证和角色转变,有助于学生在当前紧张的就业形势下发挥自身的优势,顺利就业。

同时,笔者也认识到实际的顶岗实习工作中存在种种问题,如实习岗位分散、联系不便、上岗过程复杂、学校与企业的管理和考核制度欠缺等因素都直接影响顶岗实习的效果。因此,进一步加强顶岗实习的管理、完善顶岗实习的各项制度,在实习过程中加深对学生就业意识的指导等是保质保量完成顶岗实习的关键所在,也将成为职校克服当前社会就业形势困难、“扬长避短”、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启松.关于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21).

[2]钟忻.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9).

[3]熊军.辩证看待“一招鲜,吃遍天”.半月谈,2009,(2).

[4]曹霁阳,刘景洋.大学生就业观:在[寒冬]中挣扎.半月谈,2008.

猜你喜欢
顶岗实习金融危机
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教学实效性探究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成因比较和发展趋势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政策回顾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