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涉讲坛之“三解决”

2009-08-11 09:01尹红梅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3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知识点老师

尹红梅

三年前我走出大学校园,对教学充满了热情和希望,但由于缺乏教学阅历和经验,常出现事倍功半的情况,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就自己三年来在工作中的得与失,我简单谈谈新教师在刚刚走向工作岗位上时,在认知和实践中可能会面临几个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解决一:对知识的处理

1. 知识的深与浅

对于刚刚从大学校园走出来的自负满满的大学生来说,我们身上还有太多大学生的影子。系统的知识点已经在我们脑海中形成思维定式。,所以在我们走向讲台面向学生时,我们急于把知识更可能多和广地传授给我们的学生,在他们面前我们可能滔滔不绝,我们所讲的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生完全是陌生而又好奇的,这就更加增加了我们的自信心。

容易忽视学生对新问题、新内容的陌生感。新教师常常用逻辑性很强的理论推导证明给学生,或者干脆把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把较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引导学生解决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问题上。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忽视了学生对新问题、新内容的接受规律,把老师自己的理解水平与学生当前的水平等同起来,教学效果自然要打折扣。我们所讲授的知识点的深度已经跨越了一个宽大的鸿沟,这就是一个断层。学生对于我们的知识点,他们根本没有办法跨越这道鸿沟来接受。

2. 知识的多与少

容易忽视学生接受能力的有限性,总想多讲些内容、多解决些问题。新教师到了课堂上容易“旁征博引”,凡与本课有联系的知识,恨不得一下子全部讲完,希望面面俱到,力求完美。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做好笔记,认真记下每个知识点,生怕学生漏了任何一个知识点。这样,在45分钟里,我们的教学任务就显的紧凑而又丰富,留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少之又少。生物教学不能只是机械地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而应引导学生掌握生物知识的学习技巧和技能,掌握探索生命奥秘的实验方法。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教给了学生多少,而在于让学生学会了多少,消化了多少;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能运用知识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去创造。

解决二:教学管理

1. 学生的整体与个体

新教师走上讲台,思路和节奏容易随着几个表现活跃的学生而变化和发展,把这些表现活泼的学生当成了全体学生。这样就容易导致对全体学生的要求和作业布置起点高、一刀切。结果是大多数学生达不到要求、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最后实现不了教学目的、完不成教学任务。

2. 管理的强与弱

许多新老师在初为人师时,年轻、充满活力,喜欢自己的课堂能够生动有趣,希望学生能够愉快地接受自己传授的知识。所以,青年老师在管理学生时更趋向于做为学生的朋友,希望自己具有亲和力,希望学生喜欢自己。在相处的过程中,由于关系密切,往往会把爱变成纵容,对学生产生包庇和护短的心理,这样就不能正确地教育和指导学生,就不能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对待学生,用爱去感化,这是我们所倡导的教育方式,但是我们不是失去原则,该严格要求的地方必须不能松懈,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开始时,我们可能会失去亲和力,学生也可能不喜欢我们,但是慢慢地他们也会发现你身上许多的闪光点。

解决三:模仿与反思

新教师成长之路就是要积累经验和不断向别人学习。听课是向别人取经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的途径之一。一般学校每学期都会推出许多优秀的课让大家观摩,新教师更是受益匪浅。其中不乏许多老师直接把老教师好的教学方法、高水平的教学语言原滋原味地搬之来用。但是效果为什么不如别人呢?原因就在于是模仿还是反思。我们要学习,但绝对不是模仿;我们要学习,更应该反思。我们应该针对自己的班级、自己的学生和自己的特色,进行有效的反思和总结,方能学习,否则只能是东施效颦。

新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新生力量,充满着朝气,只要乐于去学、善于去学,积极参加各种培训,虚心向老教师请教,不断总结和反思,就有可能在新课改的浪潮中,走出歧路,逐渐成熟,并成为一位弄潮的好手。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知识点老师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