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老师

2009-08-11 09:01董久艳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3期
关键词:人文老师教育

董久艳

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就会促使他刻苦钻研,并且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所学学科感兴趣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让学生对所教学科的老师感兴趣,课堂上老师就会成为兴趣的代名词。

然而,要想成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老师,必须要有渊博的学识、开阔的眼界、完备的人文素养。

一、做一个传播科学思想的杂家

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理应广学博识。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就首先应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以及和未来发展趋势有一个明确而透彻的理解和掌握;要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进而能够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我们就不能死教书本知识,而应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教学和研讨,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广博的知识很重要,这是引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材料。在讲《鸿门宴》介绍《史记》的时候,我把《史记》中展开的这幅宏阔的历史画卷部分的展现在同学面前:刘邦的惟才是用、韩信的能征惯战、项羽的万夫不当之勇、张良的运筹帷幄、吕后的弄权等等,引起学生们阅读《史记》的浓厚兴趣。有的同学对项羽情有独钟,专门收集整理项羽的故事,并成为写作的材料。其他的如《周易》中否极泰来,《晏子春秋》中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合的君子、小人之道。《战国策》中策士们朝为布衣,暮为卿相的智慧等等,无不是调动学生兴趣的生动素材。在这些故事的讲解中,既能培养学生的兴趣,也能窥见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当然现代的作家作品一样散发着迷人的魅力,鲁迅、老舍、沈从文、张爱玲、林语堂、钱钟书、穆旦、卡夫卡、艾略特。这些文学、历史、哲学等各方面的知识,打开同学们广阔的人文视野。讲这些人和事的时候就连平时最不喜欢学习的学生都能瞪大了眼睛听你讲,兴趣就这样产生了。

当然这只是引起学生兴趣的初始阶段,接下来需要巩固他们的兴趣,进而促使他刻苦钻研,并且进行创造性的思维。

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通过灵活而科学的教学实践技巧贯彻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课堂不是我们的舞台,真正演出的人永远是学生,我们是导演,是策划,培养出优秀的演员才是我们的成功。教师从一个知识的传递者变成一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学生思考的引导者和激励者,一个交换意见的参与者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这是《学会生存》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我认为这正体现了新课的教育理念。为此在语文课的组织上我改变了以往老师提问、学生回答,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而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比如组织辩论会、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创办班刊、过戏剧节等形式进行教学,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也锻炼了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素质。以每天的课前五分钟演讲看看学生的变化,首先针对演讲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出评比规则,由同学代表进行打分评比。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很多同学由最开始的脸红、声音颤抖、忘词、声音小、抓耳挠腮举止失当到后来沉着镇定,表达流畅,举止得体大方,可以说学生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些活动中,他们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了解了它的特质,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能力,巩固了兴趣。

二、博学兼通,开阔眼界

多方涉猎,博览全书,开阔视野,提高境界。在多学科知识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的现代社会中,要想成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老师,不仅要通晓本学科的知识,还要了解很多其它方面的知识。特别是语文老师,由于学科的特点,涉及到的知识面更广。老师是思想的启蒙者,历史上的启蒙运动最终导致了美国独立运动及法国大革命,使人类的社会体制开始由君主专制变为共和政体,令人民能享有真正的人权。对一个学生而言,老师的启蒙教育也许会导致他内心世界的一次革命,对他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教师的眼界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眼界,所谓站得高,看得远。如果我们只囿于本学科的知识,对于其它领域所知甚少,视野狭窄,思想落后、甚至肤浅,这样如何给学生以正确指导,思想启蒙也就无从谈起。

记得在看学生的课堂杂记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片断,一日外语老师在翻译一段英文的时候把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本书,翻译成《老人》与《海》这两本书,当时引得同学们暴笑。而我的同事曾经跟我说印度人信仰伊斯兰教,这种对本学科外常识的缺乏是令人吃惊的,甚至有些和生活脱离严重的老师不知道什么是mp3、mp4,不知道怎么上网,不知道月光族。

出现以上现象,有社会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学会生存》指出学校的最大问题在于它的封闭性。管理权是封闭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垄断;教材的编写长期以来是垄断和封闭的;教师也是封闭的,从事其他工作的人很难有机会进入教育系统;学校与外界之间是相对封闭的,学校很少请各界人士,比如科学家、学者、企业家、新闻记者和作家等到学校来作讲座或者上课;教育的场所是封闭的,老师和学生很少走出学校去打开眼界,去学习实践,去了解社会的需要;评判标准是封闭的,无论是对教师的评判还是对学生的评判。因而在现有教育体制内部被认为是优秀的教师、优秀的学生、有价值的知识放在更大的社会背景下就未必是有意义的和合理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要解决教师选择的制度问题,比如选有其他职业背景的人从事教育或者让在校的老师走出去。

对于教师个人而言,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是解决知识陈旧、视野狭窄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作为一个教师持续不断地从各个角度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进行反思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接受新事物,树立新观念,开阔新视野也是非常重要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者必须要在他自身和自己的使命中找到真正的教育的最强烈的刺激。这最强烈的刺激就是自我教育。教师应该把自我教育作为终身的任务,特别是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不学习就会很快的落后,并且和学生产生距离。也是在学生课堂杂记中,记载了生物老师的一段话“生物的遗传密码是简约而不简单”,“简约而不简单”是一个服装的广告语,用来阐述生物的遗传密码相当准确。这种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表述给学生亲切和新奇之感,显然老师的这种表述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时代在发展,我们必须拥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和迎接挑战的精神。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你在学生的心目中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有思想,有眼界,那么学生怎么不会对你产生崇敬之情,如何会不喜欢你,如何会不想成为一个你这样的人呢,这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深层次的动因。

三、关注生命,注重自身人文素养之提高

新课程倡导的是民主理念,老师应平等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要求我们具有完备的人文素养。一个拥有渊博学识、开阔的眼界的老师,如果不知道关心和尊重学生,那么你最终将失去学生们的尊重,学生们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的努力就会前功尽弃。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它以人的价值、人的感受、人的尊严为万物的尺度。对学生公平、充满爱心和友善的老师是学生们梦寐以求的好老师。学生们渴望老师维护他们的自尊,关心他们的情感需求,给他们自我表达的自由。在那个专制的时代,军官说:不许争辩,只许操练!税吏说:不许争辩,只许纳税!神甫说:不许争辩,只许信仰!在现代的课堂中,我们是否有这样的老师,他们说:不许争辩,只许学习!事实上有多少老师以为孩子好为理由把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尊严放在孩子的价值观、孩子的感受、孩子的尊严之上,许多时候我们没有真正做到理解、尊重和信任他们。当我们真正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的时候,老师和学生就有了平等交流的基础,老师和学生之间才可能有真正的交流。这样无论是对知识还是对老师都会由最初的兴趣转化成强烈的热爱,这会成为他们学业成功的起点,也是我们成功教育的起点。

老师的人文素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课堂上,体现在对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早已被新课程的理念屏弃。在教学中我们给学生创造了进行质疑和讨论的环境和气氛了吗?自觉引导学生质疑和思考了吗?学习的过程是不是民主的、开放的、自由的?如果学生仅仅记住了一些呆板的结论而没经过自己的思考,没有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如果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没有获得思维的训练和拓展;如果学生对书本和老师都产生了迷信;如果学生接受的是单一的结论,而不是在开放的争论和对话当中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和思想,那么这样的教育,其成果如何不是值得怀疑的呢。

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学之外的与学生相处的生活中、思想上。学生不仅需要老师给他们以知识,还需要给他们以人文关怀,需要平等、尊重、信任、理解,特别需要情感上的包容、关怀,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对于犯错误的同学的教育更能体现我们的人文情怀,我们总以为出发点是好的,就可以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注意方法,不顾及学生的感受,方法简单、粗暴、教条、生硬。那些受到家长和老师严格约束的学生,要么胆小怕事,要么双重人格,在离开家长和老师的视线的时候,丧失自我约束的能力,我认为这是极其失败的教育,真正成功的教育是当他们离开老师和家长的时候能够独自担当人生的风雨,能够开创美丽的人生。语文老师在面对学生的问题的时候,有着自身独有的优势,丰富的生活、厚重的历史是最好的老师,面对如此丰富的而生动的教材,我们不能无动于衷,我们要学会用学识、智慧和爱心化解学生生活上和思想上的矛盾,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完善人格。

一个小学生的家长说:“宝贝们喜欢他们的老师,宝贝们晚上经常给老师打电话,我儿子有时候跟老师告别时会抱着老师撒娇,有时会跟老师顽皮,我觉得孩子一整天在学校能够快乐、没有压力这比什么都重要。”我想当那个孩子抱着老师撒娇的时候,那个老师是何等的幸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既然选择了作一名老师,就必须德才兼备,以渊博的学识、开阔的眼界、完备的人文素养,影响学生的人格,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产生对生活和学习的强烈热爱,指引他们走上一条幸福的人生之路。

猜你喜欢
人文老师教育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人文社科
老师,节日快乐!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