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评语的艺术

2009-08-11 09:01薛喜辉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3期
关键词:评语文章语言

薛喜辉

作文评语,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练习指出得失、提示批改、作出评价的意见和建议。学生翻阅老师的评语,会从中受到启迪,发现不足,不断完善;教师为学生写评语,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教给方法,鼓励上进。但有些作文评语却步入了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大话套话,流于形式。对作文多半是“中心较明确”,“层次较清楚”或“语言可在简明些”,“分析可在透彻些”这些套话做评语,学生很难得到明确的指导。

其次,隔靴搔痒,可有可无。如“文章有几节写得不错,有几节还不行”,“个别地方改一下就好了”这一类的评语是在打擦边球,多半是因为文章看得不够深透所致。

第三,只注意对成功者的的褒扬,忽视了对失败者的鼓励。

第四,只注意作文的规范性,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张扬。

怎样才能写好作文评语呢?

1. 要有针对性。即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例如有的作文且不说结构布局,但就语言表达就很难过关,对此我的评语是:“你平常是很会说话的学生,为何写成文字就表达不清了呢?看来你得多练笔,学会用笔好好说话。”而对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则针对立意、构思、选材等加以指导,评语是:“作文的结构好比屋子的架子,要起到支撑全文的作用,必须紧凑有序。”如此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学生看后才会有所收获。

2. 要有启发性。启发式教学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它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因而评语也是一种教学方式。启发式的评语能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这个地方写得好,那个地方写得不好,特别是对作文长时期进步不大的学生,既会让他们明白作文存在的不足,又会保护他们的写作积极性,进而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思考,发扬优点,改进不足,调动学生写作兴趣。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寓爱心于语言中,注意语言的弹性和张力。通过委婉幽默、发问式的语言,启迪学生思维,循循诱导。如一学生对自己母亲进行肖像描写失真时,我便旁批道:“用描写少女的语言写中年人,是否会影响母亲的形象,请认真斟酌,用更得体的语句来表现母亲的美好。”这样的评语可能比简单的否定批评要好得多,因为这样既指出了问题,又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要有鼓励性。心理学家·塔尔的研究表明,受到高期望的学生会不断地提高成绩。对上中下各种程度的作文都要持一分为二的态度,不能离开学生的实际将标准定得太高,更不能以自己的好恶自立尺度。对作文要多加肯定,尊重学生的劳动和自尊心,以满腔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评语要多用鼓励、商量口气,亲切中肯。对程度较差的作文更不能歧视,即使有点滴进步,也要倍加赞扬,当然也要策略地指出缺点,以使他们接受并改正。如给上等作文下评语,在力求艺术巧妙地指出其成功后,不妨写上诸如“衷心希望你能继续努力,在写些这样文情并茂的文章”或者“请再接再厉,更进一步”之类的话。这会产生不可估量的鼓励作用。而在给水平较低的作文下评语时,则应先“努力”去发现并渲染其闪光点,送上赠言,鼓励鞭策,促其提高;然后用“如果改正不足”的语气慎重地指出其“主要”的失误所在,以鼓励学生前进。同时建立学生作文档案,把不同阶段的作文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利用批语肯定其进步,留下期待。评语既要有针对性、鼓励性,还要注意可行性。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批语逐步解决作文中的问题,在完善中不断提高。

4. 要有教育性。为了提高写作能力,我要求学生写“随意文”,因为这类文章倾述对生活中人和事的看法,表现成长的困惑、迷惘等,最容易流露学生的真实想法,所以利用随意文评语的心理辅导功能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诱导启发、安慰激励,让学生走出思想误区。

综上所述,教师在评点作文时,应采用不同的钥匙去开不同的锁,不拘一格评作文,评语应该有利于学生主动作文、自由思维,写出个性化的属于自己的作文。

猜你喜欢
评语文章语言
正中要害的评语
教师评语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十二星座老师写评语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