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分析及对策建议

2009-08-20 08:32
现代管理科学 2009年7期
关键词:生态学信息技术

李 超 曾 坚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环渤海区域在资源、经济、文化、科技四方面的显著特色与比较优势,结合该区域旅游发展的梯度格局,阐释了建立环渤海区域旅游竟一合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坚持循序渐进的发展方式、建立生态学视角、形成信息技术支撑的三大建议,以更好地促进环渤海区域旅游的规划和发展。

关键词;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竟一合模式;生态学;信息技术

一、引言

我国“十一五”规划确立了以北京一天津一滨海新区为发展轴。京津冀为核心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大格局,环渤海区域旅游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进行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研究,探讨科学的区域旅游发展模式已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和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繁荣,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传承。满足人类信息时代高层次需求的有效手段。

环渤海区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辽宁、河北、山东三省;狭义上是指由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的部分(包括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6市)、河北省的部分(包括秦皇岛、唐山、沧州3市)、山东省的部分(包括滨州、东营、潍坊、烟台、威海、青岛6市)共计17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带。为了对比研究方便,本文所指的是狭义上的环渤海区域。

二、环渤海区域旅游特色

环渤海区域旅游与其他区域旅游有许多本质不同。具体而言,在资源、经济、文化、科技诸方面均具有显著的特色与比较优势。

1区位及资源特色。环渤海区域拥有58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地理位置优越、可进入性高、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区内除北京外其他的城市均为滨海城市,有国家4A级景区5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个,历史文化名城3座,优秀旅游城市8个。区位优势及资源特色为环渤海区域旅游的综合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经济特色。环渤海区域作为我国沿海地带三大经济区域之一具有显著的外向型经济特色。近些年,在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的驱动下,区域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并逐步从数量型扩张向效益型转变,呈现出一体化与规模化的发展趋势,这也决定了区域旅游整合与协作的发展方向。

3文化特色。环渤海区域因为地缘优势包含了诸多传统开埠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外开放文化。这种城市文化现象相比传统的内陆城市。往往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和适应性的特点。多元文化的拼贴、叠合、折衷、共生形成了环渤海区域的文化底色,并成为环渤海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吸引点。

4科技特色。环渤海区域拥有276所高等院校。是我国重要的研发基地之一。其中,北京是全国最大的教育中心和科研基地:天津拥有三十多所大专院校。科技、人才、教育、文化、信息等诸多方面的综合优势,为环渤海区域旅游信息的共享、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带来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三、环渤海区域旅游发展模式探讨

环渤海区域旅游协作起步的很早,但一直停留在较浅的层面,近些年更由于城市间旅游特色的缺失和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重复建设问题引发了区域内激烈的竞争。弱化了整体吸引力。随着环渤海区域成为国家开发开放的热点区域,急需改变这种局面。这就需要充分认清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同时在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差异分层的基础上,将旅游城市划分为不同的梯度层级。然后筛选现有的旅游规划理论模式。确定适合的发展模式,最后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旅游发展规划设计。

1环渤海区域旅游发展的梯度格局。在生产力布局学中,梯度理论被广泛用来表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以及由低水平地区向高水平地区过渡的空间变化历程。旅游发展中也存在着地域差异。形成空间上的梯度现象,中心城市或重点旅游地设施完善。旅游业发展成熟,处于高梯度。发展中的旅游地旅游业处于中梯度,旅游业发展缓慢的处于低梯度。在对环渤海区域旅游进行规划布局时,要充分考虑旅游发展的梯度效应,进行相关产品、设施的合理布局,从而促进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环渤海区域内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差异分层显著。其中,2006年环渤海区域内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前五位的是:北京(390.3万人次)、天津(88万人次)、青岛(85,4万人次)、大连(70万人次)、烟台(23.9万人次)。区域旅游外汇收入前五位中:北京(402639万美元)、天津(62590万美元)、青岛(54262万美元)、太连(46500万美元)、烟台(16590万美元)。总体上,环渤海区域内城市数量多、分布散,旅游资源分布和开发不平衡,区域内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差距大,这极大的阻碍了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为了制定更加科学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可以将该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划分为四梯度层级区域。即:北京为高梯度层级;天津为次高梯度层级;大连、青岛、烟台、秦皇岛、丹东、潍坊、威海、唐山为中梯度层级;锦州、葫芦岛、营口、盘锦、沧州、滨州、东营为低梯度层级。

2环渤海区域旅游竞一合模式的建立。竞一合模式是针对主导旅游资源相似的临近地域而提出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竞一合是指基于竞争前提下的有机合作,其实质是推动和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建立合理的竞一合发展模式,可以有效的转化和引导环渤海区域旅游单纯的竞争模式,更好的促进环渤海区域旅游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的发挥。具体而言,就是要发挥北京作为高梯度层级城市的主导作用,天津作为次高梯度层级城市的带动效应,加强大连、青岛、烟台、秦皇岛等中梯度层级城市的特色吸引力,开发锦州、葫芦岛、营口等低梯度层级城市的旅游潜能。通过理顺各城市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明确各城市在环渤海旅游圈的职能定位。形成协调的环渤海都市旅游群体组合。以统一理念为指导,以互利共赢为目标,以历史文化为线索,以交通体系为纽带,通过统一市场建设,整体形象营销,系统配置资源等手段,最终形成既突出个性魅力又注重全局发展,竞争与合作相整合的科学发展模式。

四、对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的几点建议

为了更好地促进环渤海区域的旅游规划和发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1坚持循序渐进。进行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研究就是要引导区域旅游分步骤、分层次地实现科学发展,科学的环渤海区域旅游结构的形成深受区域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必须坚持循序渐进。具体地,首先,切实可行的区域旅游整合规划应该从促进次区域旅游合作,形成层次分明的次区域旅游合作体系开始,即加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唐地区、以大连为中心的辽东南地区、以青岛、烟台为中心的山东半岛地区的次区域旅游合作。其次,在次区域合作的基础上,以自身优越条件为基础,以滨海新区及环渤海区域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为条件,通过次区域间旅游客流、旅游信息、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等诸方面的一体化发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

环渤海旅游圈。第三,促进环渤海区域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与联合,实现环渤海区域与有地缘优势的东北三省、内蒙以及河南、山西为腹地的大区域的合作。第四,发挥环渤海区域外向型经济的比较优势,加入包括中国的华北、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蒙古、朝鲜、韩国和日本在内的东北亚旅游圈,形成优势互补的国际性旅游协作区域。第五,在环太平洋经济崛起的背景下,使环渤海区域旅游逐步成为整个环太平洋超大区域旅游协作圈的重要一环,为环渤海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2建立生态学视角。由于工业时代强调人对自然的挑战和控制,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兴的生态科学与环境科学试图解决生态与环境危机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因此,建立生态学视角,通过一系列生态化规划原则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的科学性,以促进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整合性。建立生态学视角,可以促使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成为一个对区域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旅游基础设施等各方面进行科学整合的过程。

第二,动态性。建立生态学视角。有助于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认同循环运动这一区域旅游体系的基本特征,并通过促进区域旅游资源的转化和再生,使整个旅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得以维持和发展。

第三,多样性。生态学强调多样统一,建立生态学视角,可以促使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以满足人们多元化、多层次的旅游需求。

第四,系统性。建立生态学视角,有助于将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旅游开发与旅游管理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来研究,并通过系统间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实现规划、开发与管理功能的有序性。

第五,地域性。如同植物的分布具有地域性一样,生态学的观点认为历史文化也具有地域性。建立生态学视角,可以促使历史文化保护。民俗民风传承成为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的重要原则。

第六,安全性。建立生态学视角,可以使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更加注重对区域旅游资源承载力的安全容量、旅游活动的生态适宜度、区域环境健康水平等一系列生态安全性指标的研究。

3形成信息技术支撑。事实上。旅游系统的低技术状态是目前制约环渤海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形成信息技术支撑,才能切实提高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的技术内涵,进而使环渤海区域旅游更快、更好的发展。

第一,促进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信息技术的使用,有利于提高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决策过程以及生态环境监测过程的科学化水平,并为新的旅游资源拓展提供依据。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可以通过推动区域联动机制的建立,将整个环渤海区域的数据收集、空间分析和决策过程综合为一个共同的信息系统。并通过计算和分析区域整体的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廊道密度等指标调控环渤海区域的旅游空间格局。

第二,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可以引导饭店、旅行社更为广泛的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化技术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并促进旅游电子商务的开展,使环渤海区域旅游的相关服务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并通过信息化的旅游宣传、销售及消费方式的推广,促进环渤海区域旅游结构的信息化演变,以取得最佳的旅游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第三,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可以促进旅游教育、旅游咨询等的数字化发展,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旅游中来,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休闲、娱乐、游憩、运动等活动,体现社会平等。

第四,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便利条件,引导人们摒弃“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地域性与国际性”等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实现跨文化交流。以传承环渤海区域历史文化的精髓。形成独特的环渤海区域旅游文化品牌。

五、结语

总之,环渤海区域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各旅游地发展不平衡。呈高、次高、中、低梯度分布,故宜选择竞——合发展模式。并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对环渤海区域旅游系统进行创意性的开发、生态化的规划、信息化的建设、历史性的保护。探索一条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历史文化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殷柏慧,吴必虎,长三角与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条件对比研究——兼论环渤海次区域旅游合作道路选择,旅游学刊,2004,19(6):33-37。

2陶伟,戴光全,区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模式”探索:以苏南三镇为例,人文地理,2002,17(4):29-33。

3侯鑫,曾坚,王绚,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建筑设计观念演进与发展,新建筑,2006,(6):4-7。

4王如松,城市规划与管理的生态整合方法,王如松,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3-16。

5杨新军,马晓龙,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及其研究进展,人文地理,2004,19(1):76-81。

6张亚明,陈亮。网络经济下旅游企业间“竞——合”模式研究——博弈论视角,现代管理科学,2008,(6):59-61。

7刘丽梅,旅游业发展的区位理论探讨,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3,(1):15-18。

猜你喜欢
生态学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唯物辩证思维在《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
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探析
生态学视野下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