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DI挤出效应的我国企业品牌自主创新能力研究

2009-08-20 08:32杨雪滢傅利平
现代管理科学 2009年7期
关键词:自主品牌创新能力

杨雪滢 傅利平

摘要:文章从FDI对我国民族企业产生挤出效应影响机理分析下,结合我国民族企业自身特点,建立了我国企业自主品牌创新能力体系,并相应提出了我国民族企业发展提升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FDI;自主品牌;创新能力。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实施,中国吸引了大量外商直接投资(FDI)。从2002年起中国已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随着外商投资在我国不断深入,外资增资并购外资企业独资化的现象日趋严峻。国内众多知名民族企业被跨国公司收购、并购的事件频度俱增,我国的民族企业品牌被大量的吞噬。拥有企业自主品牌,是企业能够长远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和市场竞争致胜的关键。因此,在当前外商对华企业挤出效应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培育提升我国民族企业自主品牌创新能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维护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迫切的任务之一。

二、相关研究背景

诚然,FDI在华投资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从人力资本、示范效应、竞争效应、技术应用、到市场开拓效应等多种方式对我国产生技术溢出效应,推动了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但就FDI是否存在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仍是学者关注的焦点。冷民(2005)认为不论FDI对我国技术进步究竟产生了何种影响,由FDI的进入而导致的发展中东道国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并不等于本土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并不等于发展中东道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沈桂龙,于蕾(2005)认为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是影响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关键。但FDI究竟是挤出、激励还是补充了东道国的技术研发活动?相对于FDI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研究而言,FDI对东道国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显得不足。谢富纪、沈荣芳(2002)认为,中国虽然利用FDI引进了国外相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使整体技术水平得以提高。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起到了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的作用。但作用效果并不明显。李兆友(2004)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具有独创性、商品化(实用化)和系统性的特征。技术创新能力不是一种单功能能力,而是需要多种功能的配合,最主要的是研究与发展能力、营销能力、工程化能力(包括设计、工艺、工装试制、生产能力等)能力等的支撑。邓立治(2007)从企业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的角度进行研究,他认为自主品牌创新能力是进行自主品牌创新和获取自主品牌竞争力的基石,是一种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自主品牌创新的综合能力。将企业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的概念界定为企业自主品牌创新主体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创建知名品牌和持续提升自主品牌价值的能力。

那么,FDI到底对我国民族企业品牌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如何建立我国民族企业自主品牌创新能力体系,是本文研究的切入和结合点,以求探索提升我国民族企业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的对策及建议。

三、FDI对民族企业品牌挤出效应分析

跨国公司为了扩大公司品牌及产品品牌在中国的影响,增强产品的竞争力,通常采取以下手段和方式对我国民族品牌进行挤压或消灭。

1通过合资直接买断中方自主品牌,禁止中方再使用自己的品牌,直接将本土品牌雪藏。使自主品牌直接从市场上消失。例如香雪海品牌三年的禁用期:“扬子”品牌在与西门子合资后其买断六十年的品牌使用权等等。外资实施这样的一种策略通过合资既占有了本土企业自主品牌的优势资源,又减少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从而为其开拓中国市场铺平了道路。

2通过不断增资要求。使用各种手段对合资企业利润进行价格转移,从而拖垮中方企业。一般而言,外资多为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中方的资金实力和市场理念都相对落后于外方。在这种情况下,外资通过增资中方在合资企业中的地位不断下降,最后被排挤出合资企业,企业由合资转变为独资。由于中方企业自主品牌的丧失。并且面临自己培养起来的强大的外资方企业的竞争。很难在市场上找回自己的市场份额,只能沦为外资品牌的代工工厂。

3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直接成立独资公司,或至少达到绝对控股。在我国投资的跨国公司独资化过程中,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外资在华并购的出现。如汉高、西门子、惠尔普等早期进入我国的跨国公司近年来纷纷采取以独资为目的的收购。

4外方利用技术控制对我国自主品牌的挤压。目前许多的合资企业中,外资利用技术工艺优势对中方品牌进行挤压。如微笑曲线所示。在高附加值的两端为研发和品牌。跨国公司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由于中方技术开发能力差、工艺技术水平低造成合资企业中对外方技术的依赖。同时国内企业轻视技术的吸收,不能掌握核心技术,致使我国自主品牌产品无法与国外相抗衡。我国的民族彩电行业虽然在国内销量已成熟,但由于其无法掌握显像管等核心元件技术,主要部件仍需从国外引进,在激烈的竞争中。利润被压得很低,利润空间都被外资截取。

四、民族企业自主品牌创新能力体系的建立

我国企业自主品牌创新自身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市场方面表现为市场小、潜力低、竞争激烈;技术方面表现为技术共享、技术获取、技术创新困难,未能形成有效的研究开发体系;管理方面表现为管理不善、上层管理部门不支持等方面。面临外商独资化对我国企业品牌的挤出效应的威胁,营造自主品牌培育与发展的良好环境,增强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形成企业自主品牌的持续创新能力是十分迫切必要的。

1民族企业自主品牌创新能力体系基本框架。我国企业自主品牌创新能力体系应针对FDI对我国企业品牌挤出效应的特点,并结合民族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进行构建,符合科学性、系统性、相关性、独立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本文结合自主品牌创新过程的分析并参考《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专家进行访谈,从企业自主品牌研发、生产、营销、管理协调五个子系统出发,确立企业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的基本框架。

研发创新能力子系统。研发过程是形成自主创新品牌能力的源泉。企业自主研发的过程是形成企业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包含以下指标。A1企业自主品牌研发资金投入比例;A2企业自主品牌研发人员投入比例,以此来体现自主品牌研发的技术水平和能力;A3企业自主专利项目申请数,包含外观申请专利及实用型申请专利:A4员工教育培训经费投入比例指标,根据员工的自主学习、自主进修的教育培训经费来体现员工自主品牌创新的主动性;A5企业家自主品牌创新的意识,该指标相对复杂,可从通过企业家对企业的资金投入、员工投入数目及员工整体文化水平来体现。

产品创新能力子系统。自主品牌产品的生产是自主品牌创新成果转化的外在表现,是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的重要影响要素。其体现指标如下。B1重要生产设备技术水平。指在整个自主品牌产品生产过程中,关键作用的生产设备

的技术水平决定了品牌产品生产的质量。B2品质控制力。主要指对制造自主品牌产品所需的制造资源的控制能力,如基础设备、原材料、质量、工艺的驾驭,即对品牌品质保证的能力。B3技术扩散能力与效率。既指企业对原有品牌技术和引进品牌技术的吸收消化能力,又指品牌技术在企业创新组织中共享和扩散的能力和速度;B4现代制造技术采用率。现代制造技术采用率是指采用现代先进技术数量占所有制造技术数量的比例。表达了生产过程中对于先进制造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能力。B5自主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可以体现出企业品牌在所属行业的位置,B6自主品牌的产品产值增长率。

营销创新能力子系统。其构成企业品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其构成要素如下。C1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C2自主品牌营销经费投入强度,指企业自主品牌营销投入经费占企业自主品牌销售总额的比例,可以增强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C3自主品牌营销人员投入强度。指自主品牌销售人员占企业人员总数的比例。企业自主品牌销售人员的投入可以增加自主品牌的销售额度,扩展销售渠道,增强自主品牌产品使用的信息反馈。C4自主品牌营销体系的适应度。指企业所构建和运行的营销体系是否与自主品牌发展相适应。自主品牌发展包括品牌培育、品牌成长、品牌成熟和品牌持续创新等多个阶段。C5品牌产品知名度与客户满意度,是体现企业品牌创新能力有效性及结果的重要指标。

管理协调创新能力。企业自主品牌创新需要研发、营销和制造等各部门之间的全面配合,这其中包括了品牌创新知识的交流、品牌创新资源的调配、品牌创新部门间的协调等。这是衡量企业各部门之间相互合作促进品牌创新的重要影响要素。其构成要素如下包含:D1研发、营销和管理部分协调创新能力;D2产学研合作水平程度;D3企业组织学习能力;D4企业与用户交流程度;D5企业网络信息化水平。

2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模型的确定。采用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2)构造判断矩阵:判断矩阵元素的值反映了人们对各因素相对重要性(或优劣、偏好、强度)的认识,一般采用l~9及其倒数的标度方法。(3)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A的特征根为AW=kmaxW的解W,经归一化后即为同一层次相应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为进行层次单排序(或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需要计算一致性指标CI=(λmax-n)/(n一1),当随机一致性比率CR=CI/RI<0.1时,认为层次单排序的结果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4)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计算同一层次所有因素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称为层次总排序。这一过程是最高层次到最低层次逐层进行的。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也是从高到低逐层进行。

最后,经由AHP法,通过总体一致性检验,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见表1)。

五、结论分析殛对策建议

可以看出,研发创新能力子系统和产品创新能力子系统相对较为重要,且研发创新能力最为重要。这两个子系统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企业品牌提升的基石。其中以自主品牌研发资金投入比例和企业自主专利项目申请数指标最为重要,这两个指标是实现企业品牌持续创新的动力源泉。自主品牌的产品产值增长率、自主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自主品牌研发人员投入比例和员工教育培训经费投入比例几个指标是次级重要的指标值,自主品牌的产品产值增长率、自主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能够体现出企业品牌在所属行业的位置,反映企业自主品牌在同类市场上的增长率,较明显地反映企业品牌自主创新的水平;自主品牌研发人员投入比例和员工教育培训经费投入比例可以反映出企业进行自主品牌创新的决心及投入状况,是提升企业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的资源保证。

在营销创新能力子系统中,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和品牌产品知名度与客户满意度是相对重要的指标,市场调查与分析通过对市场中竞争对手、潜在加入者、替代品及市场需求分析过程中,可以发现外商独资化带来的潜在威胁,具备对品牌市场的分析能力,可以使企业进行自主品牌创新有的放矢,加速企业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的形成:品牌产品知名度与客户满意度,是体现企业品牌创新能力有效性及结果的重要指标。在管理协调创新能力中,产学研合作水平程度,是企业提高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同时企业组织学习能力是企业管理协调创新的重要所在。根据企业自主品牌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分析并结合FDI对我国民族企业挤出效应分析的特点。从以下两个方面探索提升我国企业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系统建设的新途径。

1微观层面。(1)增加企业自主品牌研发资金人员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品牌创新意识。形成企业内在的、长期积累的核心技术。提升自主品牌的核心价值。如文化价值、个性价值、产品品质等。(2)培育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提高民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企业自主专利申请,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形成产学研相关合作。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品牌。(3)建立自主品牌创新的网络体系,提高品牌营销创新能力,发挥各自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提高品牌的增长率,市场占有率,扩大品牌产品知名度,增强客户满意度,使品牌处于分销渠道的优势地位。(4)正确认识与评估我们的品牌资产价值,保护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在FDI对华并购趋势严峻的环境下,警惕风险,健全完善企业品牌创新风险监控机制。为品牌创新构建良好的风险监控环境,对品牌创新风险进行监控识别和诊断,促进品牌创新能力系统的健康发展。(5)增强民族品牌意识,走自创品牌之路。树立品牌的生命线意识,不能在引用外资时,因急于与外资合作或贪图短期利益而放弃了自己的品牌。长期发展必然会把自己的品牌丧失,所以要在合作中时刻谨记品牌是企业的生命,果断不能丢失自己的品牌,注重品牌定位,提升品牌形象。努力将品牌打造成所在行业龙头。

2宏观层面。(1)完善政策法律法规,建立规范化、符合国际惯例的并购法律体系,防范外资并购风险。对于相关决策部门,除了加紧制定和完善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防止和遏制各种形式的市场垄断行为外,控制外资企业的垄断风险,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并购行为评价体系和标准。(2)健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我国民族企业创新者利益和积极性。促进技术合理、有偿地扩散,是促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制度安排。(3)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为民族品牌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规范企业竞争行为、建立完善的市场竞争秩序,形成一个利于名牌企业成长的优良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天毅,马野青,张二震,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世界经济研究,2006,(7):4-8。

2张小蒂,徐曼,我国基于FDI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国际贸易问题,2005,(12):104-109。

3邓立治,我国企业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系统研究,博士论文,2007,(6):31。

4傅家骥,技术创新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5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3),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自主品牌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辽宁对外贸易结构调整对策分析
小微企业依托集群效应创建品牌的路径分析
九江市自主品牌SUV汽车营销现状与展望
高校服装设计工作室服装自主品牌发展趋势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