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古诗“三要”

2009-08-27 07:05赵远兵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09年7期
关键词:黄蝶杨万里菜花

赵远兵

改写是一种根据原文的内容,改变表达方式的习作练习。改写,可以改体裁,如把诗歌改成记叙文;可以改人称,如把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可以改结构,如把倒叙改成顺序等等。

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读古诗、学古诗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对古诗的赏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养成爱观察、勤动笔的良好习惯。

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的常见的方式。改写古诗,要做到“三要”。

一、要理解古诗的意境

《宿新市徐公店》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古诗二首》中的一首。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诗的原文是:“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生活景象。前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的背景。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描绘的是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内容浅显易懂,孩子们理解起来不难。

二、要把握古诗的原意

改写古诗不能改变古诗的原意,在主要情节不变的情况下,把古诗所包含的内容呈现出来,把古诗写得丰满起来。《宿新市徐公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儿童扑蝶的天真与快乐。改写的时候就应该把握两个内容:景色描写和儿童捕蝶。景色描写是儿童扑蝶的背景,因此,改写的重点内容应该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情景。

三、要展开合理的想象

《宿新市徐公店》前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的背景。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

村;“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因此,在改写的时候要把握住特定的时间和地点。

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人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这是这首诗的传神之处。“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我们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因此,此处要展开合理的想象,抓住孩子的动作、神态,想象孩子的语言,让古诗丰满起来,这样,才能让古诗所表达的内涵凸显出来。

改写《宿新市徐公店》

汪思琦

太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一天的奔波已经使大诗人杨万里感到精疲力竭,心想:唉,都走一天了,就在新市找个店住下来吧!走着走着,“徐公店”三个清秀的大字映入他的眼帘。站在外面打量着里面,环境还真不错。于是,他便迈进店里。店小二急忙迎了上来,笑问:“客官,里边请?客官有什么吩咐?怎么称呼您?”杨万里答道:“在下姓杨名万里,天色已晚,要在此借宿一晚,不知道可否?”“呀!久仰久仰!欢迎欢迎!”小二连声答道,“杨大人,随我来!”

到了房间,小二连忙送上热水热饭。饭后,也许是路途奔波太累了,大诗人杨万里就上床歇息,头刚碰到枕头,便进入了梦乡。

清晨,几声鸟鸣把杨万里从梦中唤醒。杨万里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走到了门外。好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呀!稀稀拉拉的篱笆围成的菜园子里,油菜花开得一片金黄,篱笆旁边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路边树枝上花儿已经落了,还没长出浓密的叶子。这树、这叶、这路、这篱笆、这油菜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是那么的恬静、美好。杨万里的心情格外舒畅,沉浸在这迷人的春色中。

忽然,一阵银铃般的笑声打破了乡村的宁静,循着声音望去,只见几个头上扎着小辫子,穿着麻布衣衫的孩童边喊边赶着一只漂亮的蝴蝶。那蝴蝶全身都是金黄色的,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的,漂亮极了!蝴蝶忽而飞舞,忽而停歇,孩子们一会儿猛追,一会儿悄悄“偷袭”,真是忙得不亦乐乎呀!安静点,快捉到了!孩子们奔跑着,追逐着,眼看就要捉到了,突然,蝴蝶却倏地钻进了金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傻眼了,这么大的一块油菜地,去哪里找蝴蝶呀!

【简评】小作者能够把握诗的原意,做到重点突出,想象合理。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把文章写得血肉丰满,有情有趣。在描写儿童追赶蝴蝶的时候,能够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来刻画活泼、可爱的人物形象。其次,小作者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对古人的生活语言比较了解,客官、大人、小二、久仰久仰等词语的运用比较得体,仿佛把我们带进了宋代的新市,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猜你喜欢
黄蝶杨万里菜花
菜花谣
墙角的花
菜花宝典
像菜花一样幸福燃烧
一个人穿梭在乡村(外一首)
墙角的花
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