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两点做法

2009-09-16 04:44石丽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6期
关键词:全体学生差生作文

石丽伟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一直关注并学习当今各位语文教育改革大家的经验,同时也总结清理自己的教学实践。下面是笔者在语文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2点做法。

转变思想观念,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条件。教师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成才的对象。

语文教学无差生面向全体学生必然涉及“差生”问题,相当一部分教师总是按照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把学生分成若干层次,那些考试成绩不好的,理所当然地被划为“差生”之列。而实际上,学生本身素质、成长环境的差异,造成学生能力的差异。但一个学生从咿呀学语即开始接触语言,又经过十几年系统的语言文字训练才升入高中,每一个学生都已具备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都有自己的闪光之处。有人善于遣词造句,有人善于布局谋篇,有人长于书面表达,有人善于口语传情。在笔者眼中语文学习无差生可言,有的只是语文能力处于不同层次上的一个群体。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理论,只要给学生以正确的方法指导和足够的时间,他们都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思想观念的转变会带来全新的教学方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得学生共同发展很难设想一个对语文不感兴趣的教师会教好语文,一个对语文毫无兴趣的学生能学好语文,激发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是求得学生主动发展的前提。首先是面向全体学生,紧扣教材内容,设计出灵活多样的教法吸引学生,生动、新颖、恰当的教法,让学生始终在新异刺激下投入学习。其次是贯彻成功教育的原则,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甚至一开始可以普遍降低要求,让优秀生走向渊博,让大多数学生坚定学好的信心,让从没受过教师表扬的学生也体验到教师肯定性评价带来的愉快。

授之以“渔”,求得学生主动地发展善学者事半而功倍,不善学者事倍而功半。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以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学生进入高中,首要的任务就是树立语文学习的“大语文”观,要放眼社会,放眼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坚持多读、多听、多想、多写、多说的“五多”做法,加上整体教学过程中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求发展、高落点”的模式,学生进入高中之后,普遍能够迅速掌握语文学习规律,形成自己独到的学习方法,进入语文学习的自由王国,取得理想的成绩。总之,师生思想观念的转变,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受教育的主体,每一个学生都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每一个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开掘写作源泉,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作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正确、丰富、深刻的思想。课文只是范例,是导游图,语文教学最终要落实到语言的运用上。学生写好作文,语言运用的基本能力和写作技巧是基本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必须学会思考,学会做人,有丰富的思想,有高尚的品德。

养成思考习惯,为写作提供持久动力“文以载道”,言为心声,语言是心灵的外射。很难设想一个不善于思考、思想不丰富的人,会写出内涵丰富、生动活泼的文章。“教会学生思考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赞可夫名言充分揭示思考的重要性。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讲授为学生正确认识、分析事物提供方法,教师正确引导使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找到源头活水,加上长期培养和及时校正,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并进一步形成思考习惯。生活中充满哲理,认真反思生活,可净化灵魂;密切关注社会生活,可了解并认识社会;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出问题,正确引导学生思考,可极大丰富学生思想。“我是阿Q吗”,让学生反思自己性格的弱点;“嫉妒好不好”,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它是一把“双刃剑”;“是要发展,还是要纯净空间”,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一系列密切联系人生和社会问题的提出,打破高中生活的枯燥单调,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增添高中生活的色彩,发掘出写作宝库。

课堂作文与练笔作文相结合,提高写作效率目前,作文教学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可依托的教材,作文教学也就成了高中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尝试课堂作文与练笔作文相结合的方法,课堂作文抓规范抓时效,练笔作文抓基础抓思想,收到较好效果。课堂作文规范性要求必不可少,“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必要的写作知识讲授和严格的时间、规范要求,为学生写作提供可遵循的规律。课堂作文素材来源紧扣人生思考、社会现实、课文内容、单元写作训练几个主要方面,给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写出思想,写出生活,写出灵气,写出个性。练笔作文重在抓基础,重在让学生通过作文去认识生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形式不拘一格,练笔作文成了学生思想驰骋的原野。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二中学高中部)

猜你喜欢
全体学生差生作文
江苏省淮安市繁荣小学活动掠影
问题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原则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
当前学校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探析
差生妈妈的六年艰辛育儿经
让“差生”变好其实很简单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