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课眼” 建构精彩语文课堂

2009-09-16 04:44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6期
关键词:文眼文脉文本

林 晓

“课眼”指最能表达教者旨意、最能体现文章内涵、最能彰显课堂个性的词句。一堂优秀的、有灵气的语文课, 应该有“课眼”。“课眼”的设置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使学生能顺畅地切入文本,能循着“课眼”深入文本,教学环节不蔓不枝,文本研读集中而深刻。设置“课眼”可通过“化题眼”“扣文眼”“理文脉”等途径来实现。

诗、文、画皆有“眼”,诗、文、画之眼是指作品中最能表达作者旨意、最能体现作品神韵的字句或笔墨,“譬之人,有眼通体皆灵”(恽寿平,《南田论画》)。同样,一堂优秀的语文课, 也应该有“课眼”,有“眼”的课才有灵气。“课眼”既是课堂教学切入点、突破口,又是课堂教学目标的聚焦点,更是学生探求新知的着眼点,是情感共鸣掀起高潮的兴奋点。抓住它,可以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它,学生可以窥探全课之精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有重点、有条理、有系统地掌握知识。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课眼”起码要体现3个特点:首先,就教材内容而言,是理解、领会全文的关键所在,或是文中画龙点睛之笔,或是提纲挈领之言,或是把握文脉之线,或是引人深思、发人联想之生发点;其次,对学生而言,“课眼”应该是学习者求知中的盲点、疑点,是联系生活实践、引发联想的兴奋点,是与文本情感对话中产生的共鸣点;最后,就教师导学而言,“课眼”有时是破题开讲的切入点,有时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导火线,有时是切入重点、化解难点的突破点,有时是贯穿教学环节的课堂教学中的操作流程。笔者从3个角度来谈谈语文课堂教学的“课眼”设置。

化题眼为“课眼”

高明的作家总是精心设计题目,一般来说,“题眼”不是提示文章的主旨,就是概括全文的内容,或是文章的线索,它往往是理解和领会全文的关键。学生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教师可以结合“题眼”来设置“课眼”,来预设教学过程,设疑、质疑,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在激情猜疑、释疑细读、讨论大悟的过程中感知文章内容、体悟文章内涵。

如教学《好嘴杨巴》一课时,笔者抓住课眼“好嘴”一词,先从学生列举身边的“好嘴”现象导入新课,然后引导学生研读杨巴的“好嘴”事例,并评价杨巴的“好嘴”表现,最后出示诸葛亮的“舌战群儒”、和珅的“圆滑处事”、闻一多的“慷慨演讲”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好嘴”事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为人处世态度,力求学生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辨。将题眼“好嘴”化为“课眼”,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全课浑然一体,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而教《变色龙》一课,则可抓住这篇小说题目中的“变”字来设置“课眼”。狗的遭遇随着主人身份的变化而变化,主人公的态度随着狗主人的身份变化为转移,对狗的判决也因为狗主人身份的变化而变化,小说紧扣一个“变”字展开情节。教师应该紧扣这个“变”字来设置“课眼”,师生通过“变”分析、讨论,疏通情节。同时,结合“课眼”来引导学生深挖主人公“不变”的本性,揭示出人物“变”的根本原因是趋炎附势,媚上欺下。这样的教学,由紧扣“题眼”设置“课眼”,做到重点突出,不蔓不枝,学生影响深刻,经久不忘。

扣文眼为“课眼”

一篇好的文章总有一两处“画龙点睛”之笔,或是句子,或是词语,它往往是理解和领会全文的关键,人们常称之为“文眼”。教师若能找准文眼作“课眼”,就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正所谓“挈领而顿,百皱皆顺”,从而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从而为引领学生更为深入地解读文本,探寻文本深刻的内涵提供更为清晰的思路。

如教学《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课时,笔者紧扣文章的“文眼”——“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都不会是强盗”,引导学生领会毁了圆明园的元凶是英法两国的政府,而非两国人民,再通过阅读相关近代战争史的资料,“马队则望影而逃,步队亦闻风而窜”“清军士兵夹道跪迎,北京居民观者如市”“中国平民也成群结队闯进去,带走他们所能找到的一切”,让学生认识到导致圆明园被毁的因素还应包括当时的清政府以及清政府治国体制下所出现的“做奴隶的顺民和做盗贼的暴民”,使学生明白应做有独立人格的“人民”,做一个直立的“人”。课堂因紧扣文眼为课眼,从而让学生对文本主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抓住这样的“点睛”之句, 并以之为突破口, 就能够轻松地实现教学设想。

有些课眼的设置则可以从文章的点睛之词入手, 突出重点, 不蔓不枝, 持一点而握全局, 以此来挖掘文本之意。如教学《湖心亭看雪》一文,笔者围绕文章的文眼“痴”字,在学生概括张岱为“痴人”后,引导学生评论其“痴行”,赏析其眼中的“痴景”,从而领会张岱内心对前朝、对苍茫天地的一片“痴心”。由“痴”字入手,一字贯课,一气呵成,使学生对这篇“痴文”有了深刻的理解。

理文脉为“课眼”

林纾说:“文中有命脉,虽千波百折,必能自成条理。”(《文微》)有的文章虽有文脉,却有时“千波百折”,并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文章内容及教学需要,自己去整理出文章的文脉,包括意脉、情脉等,“自成条理”,并以此作为“课眼”。依托这条文脉,不仅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迅速把学生引入到文章深处,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以及学生的各种思维活动始终能不断地有序、高效地进行。

如《故乡》一文,写了“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但字里行间,时时渗透出一个字——变:眼前的故乡阴晦萧索,已全然不是“我”记忆中的故乡——故乡变了;活泼聪明的少年闰土,已变得麻木迟钝,乖巧的“豆腐西施”已变成“瘦脚伶仃的圆规”——故乡的人变了。而作者描述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痛苦,也正是源于一个字——变:作者渴望变革社会,“他们应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教师若能理出“变”这一文脉,并以之作为本课课眼,不仅能使文章主体和客体相互融合,而且也利于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把握。

不仅同一作品可以理出文脉进行教学,有时在不同作品之间,也可以理出文脉作为“课眼”进行课程资源整合教学。如人教版九上《词五首》,编者选了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5首词,意在较系统学习词这一文体,并不追求5首词内容和情感的内在联系。但教师在教学时,可理出有着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愁”字进行整合教学,引导学生比较《望江南》和《武陵春》中2位女主人公纤细敏感的闺中之愁,比较《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3位男儿渴望建功立业、壮志难酬的慷慨悲壮之愁。以“愁”字贯穿,品味词作的思想内涵,不仅引领学生走入文本深处,并且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学中的“愁”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上述的“化题眼为课眼、扣文眼为课眼、理文脉为课眼”是设计课堂“课眼”的3个角度而已,根据文章特点或教师个人风格的差异,还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去设计文章课堂“课眼”。总之,巧设课眼很重要。当然设计出一个好的课眼也决非易事,这需要教师对文本的深入研读体会、对文化的宏观了解把握、对课堂建构的积极创新精神。课文篇篇不同,内容课课迥异,但要牢记课文是一切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学生是一切教学的落脚点,平时潜心学习,多方观摩,努力实践,用自己的慧眼去发掘这个“课眼”。“眼亮”方能“心明”,方能找到课眼,找准课眼。而找到课眼,找准课眼就意味着发现教学的一种策略,才能使教师从一个较高的层次审视教学内容, 教师就可以根据“课眼”引发开去,去粗取精,化繁为简,纵向或横向地建构整个课堂,安排教学程序,设计出以少胜多、以巧取胜、事半功倍的教学方案,从而较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于丹教授说过:“人的眼睛有两个功能,一是无限宽广地发现外部的世界,二是无限深刻地探求内心。”“课眼”也一样,一是有助于发现外部的课堂教学策略,二是有助于无限深刻地探求文本深处。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乐成镇一中)

猜你喜欢
文眼文脉文本
保护“文脉” 吸引“人脉”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乡村小学中段阅读教学中“文眼”统领作用发挥探究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抓住文眼,让文本解读更有效
解答“文眼”鉴赏类试题“六看”“三步”法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