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需要生活化

2009-09-16 04:44杨少霞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6期
关键词:生活化生活课堂

杨少霞

地理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其核心就是“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因而地理教学的着眼点不能只放在眼前,而应面向未来。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生存环境,并在改造利用环境的同时,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掌握地理学习方法,真正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地理教学生活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世界地理第二册时,笔者充分抓住学生喜欢看电视、上网的特点布置预习作业题。例如,世界足球王国是谁?斗牛是哪个国家的传统项目?能说出NBA几个篮球队的名字和名字来历?搜集世界著名旅游景点的风光图片在课堂上展示等。学生在搜集这些资料的同时,也就了解了这些国家的其他知识,并在课堂展示时,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像这样的问题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阔学生视野,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地理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家乡、

爱祖国的情感

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地理学习,让学生熟知祖国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固然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但家乡旅游景点就是身边,学生更容易身临其境,自然而然地树立起热爱家乡,长大后建设家乡的雄心壮志。

地理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学习地理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协调人类发展和环境的关系。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让学生走进生活,通过亲身实践的方法自己得出结论,无疑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地理教学生活化需注意的问题

课堂教学中举例要尽量来源于学生生活学生能亲身接触到的地理知识,易于理解,印象深刻,恰当运用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例如在讲“海拔和相对高度”2个概念时,为了让学生更容易分清两者的区别,笔者让一名学生站起来,他的身高是1.50米,参照物是地面。笔者又让这名学生站到凳子上,凳子的高度是50厘米,问他的身高是多少?答案仍是1.5米,因为参照物变成凳面。假设他站在珠穆朗玛峰的峰顶上,他的身高仍是1.5米,这就是相对高度。而如果这名学生是站在珠穆朗玛峰上,他的海拔却变成8 844+1.5=8 845.5米,因为海拔的参照物永远是海平面。最后,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生活中说的某某物体的高度多指相对高度,而地图上的高度则为海拔。这样的例子学生容易理解,易于接受,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解决难点。

要训练学生用学到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教学的理念之一,从整个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生活处处有地理,因此,地理教学应扩展时空,让学生走出课堂。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上,这样既深化课本知识,也使学生从中获得运用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要结合实事,掌握生活中的地理地球上每天都有大事发生,关注时事政治进行学科整合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让学生有选择地收看“新闻联播”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因为“新闻联播”中的每件事都和一定的地理环境相联系,更因“新闻”是新近发生的实事报道,它贵在“新”,时效性强,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普遍关注,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时事的责任感。例如,我国为什么要建三峡工程?为什么要实行“南水北调”?“南水北调”为什么要首先从东线开始?神舟载人飞船为什么要选择在内蒙古着陆?北京奥运会为什么选择在8月举行?水上项目为什么选择在青岛?章丘市在工业迅速发展实现全国百强市的同时带来哪些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既让学生开扩眼界,掌握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又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养成自觉关心国家大事、世界热点的习惯,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地理知识是无处不在的,与生活联系十分广泛。通过地理生活化,不仅会提高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及科学素质,从而真正实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新课改目标。

(作者单位:山东省章丘市刁镇中心中学)

猜你喜欢
生活化生活课堂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