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素质的几点思考

2009-09-16 04:44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6期
关键词:乐业素质思想

陈 骋

教师的教育思想、业务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即教师的素质具有决定性影响。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和核心问题。那么,应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呢?

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职业定位决定了教师的思想倾向对学生的思想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影响,引导和制约着学生思想的发展。国家教育方针规定了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产生直接影响。

邓小平同志指出:“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教师如果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怎么能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透过繁杂、变幻不定的现象,去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呢?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引导着教师职业活动的方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努力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以确保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确保为国家培养思想健全、政治坚定的合格接班人。

加强教师的道德素质培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制约着教师的知识、才能的发挥,制约着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成败。它激励着教师敬业乐业,促使教师自我完善,是教育质量的有力保证。要提高教师素质,决不能忽视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培养教师敬业、乐业的职业道德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在一次关于《敬业与乐业》的演讲中指出:“敬业”和“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是中国职业道德的两大准则。古往今来,许多教师为了培育英才,“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诲人一生,桃李满园,靠得就是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献身精神。像众所周知的教育家徐特立、陶行知先生不都给教师作出极好的榜样吗?现在,教师从事的是“面向二十一世纪、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神圣事业,就更应该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把整个身心献给教育事业。

培养教师热爱学生的道德情操俄国教育家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当前,教育部倡导的“作学生的良师益友”“走进学生的心灵”等一系列活动大大地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取得了极好的教育效果。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要想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

培养教师“以身作则”的道德品质所谓“正人先正己”。对于成长期的学生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以及衡量事物的标准。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为人师表,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用良好的人格魅力、丰富的学识、优雅的举止去影响学生。

加强教师文化素质的培养

教师应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所谓精,就是要求教师全面、系统、准确无误地掌握该学科的专业知识。如果一名教师不能精通自己所教的专业,欲“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所谓深,就是要求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比学生高出几筹,也就是常说的:“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造诣愈深,教学回旋的余地愈大。

教师应有广博的文化知识随着信息化的广泛应用,学生获得知识与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对所教学科的知识的掌握,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的。因此,作为21世纪的新型教师,还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掌握广博的文化知识。同时,教师还应牢牢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随时接收更新、更多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带领学生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开拓视野,为国家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

教师应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具有教育科学的知识在实行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掌握受教育对象的心理及认知规律,那么,教育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可能欲速不达。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师这个组织者不仅应该知道他自己的科学,而且还要精通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细节”。教师深入学习并掌握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是从事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

教师应有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师担任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沿袭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而应适应时代的需求,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正如目前进行的素质教育改革,就是教育适应于时代的一个有力明证。

加强教师心理因素的培养

近年来,大、中、小学生因为经受不起生活中的一点小小挫折就自杀的事件频频见诸于电视、报端,暴露了传统教育只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因素培养的问题。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就要突出强化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作为每天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首先就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开朗的个性、豁达的心胸、百折不挠的意志等等都会直接地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某种角度上讲,这种耳濡目染要比单纯的理论指导和说教有效得多。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位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提高教师对身体因素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很多教师只知道长年累月的伏案工作,却忽略了劳逸结合,忽略了加强身体锻炼,结果是病魔缠身。在这种状态下,强行透支体力,造成恶性循环,又怎能更好的从事本职工作呢?更严重得是,如果把这种思想、这种做法灌输给下一代,那后果就堪忧了。因此,教师应身体力行,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为学生作出表率。

当然,教师的素质绝不仅仅是以上谈到的这些,还囊括了许多因素,诸如:教师的群体素质、社会素质等很多方面。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理论到实践,切实提高个人素质,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省古蔺县护家乡兴阳小学)

猜你喜欢
乐业素质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职业教育应是乐业教育
去乐业看蝴蝶
曹纪平:一位保险推销员的“乐业”与“忧患”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