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思考

2009-09-16 04:44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6期
关键词:教与学变革学科

王 红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大力倡导与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目前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总趋势与不可逆转的潮流。然而,若是对其内涵没有科学的认识,就谈不上真正意义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现状的分析

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现代化校园,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也非常重视。在这种大气候下,很多学校都重视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关注现代化设备的建设,如建立校园网、多媒体教室,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等。这些都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现阶段,高投入并不意味着高回报。

现代化设备的投入,信息技术的初步掌握,使得具备该条件的教师把信息技术作为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元素。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即演示工具、交流工具、个别辅导工具,以减轻教师课堂教学的工作量,增加课堂知识量。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很多情况下,教师更善于把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来使用,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或课件,实现“电灌”,提高知识传授效率。这是课程整合中最低层次的整合,从本质来说,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实践证明,教学质量并没有因为这种低层次的整合而大幅度提高。要解决当前“高投入,低效益”的现状,必须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有深入的理解。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内涵的理解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由上述定义可见,整合包含3个基本属性:营造或建构新型教学环境、实现新的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应当指出,这3个属性并非平行并列的关系,而是逐步递进的关系——新型教学环境的建构是为了支持新的教与学方式,新的教与学方式是为了变革传统教学结构,变革传统教学结构则是为了最终达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即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可见,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是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即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只有从这3个基本属性,特别是从变革传统教学结构这一属性去理解整合的内涵,才能真正把握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质。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方法

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过程绝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整合的过程必须要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没有理论指导,实践也只会徒劳。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可以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也就是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因为它所强调的“以学为主”、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建构获取知识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符合整合的最终目标。

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改革教学结构摆脱低层次的整合方式,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中心、以学为中心,使整个教学对资源是开放的。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内的知识时可以获得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占有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各种能力的培养,如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信息分析和加工能力、协作能力、探索和创新能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组织者。通过改革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从而达到整合的最终目标。

建立完善的保障体制硬件设备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新换代是在所难免的。除此以外,其利用率也要相应提高。同样的,软件方面也不能忽视。首先要重视各学科教学资源的建设,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这并非要求所有教师都去开发多媒体课件,而是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已有的资源。只要是网站上有的,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可以采取“拿来主义”。只有确实找不到理想的、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才有必要自主开发。其次是科学全面地评价课堂教学。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估,不是一定要加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而是要看相应的课堂环节是否适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后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当然,加强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有了以上保障,才能为整合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学院教科部)

猜你喜欢
教与学变革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楷书的教与学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教与学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超学科”来啦
变革开始了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奇异值分解的教与学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