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运用多媒体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2009-09-16 04:44金素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6期
关键词:音像白骨精农贸市场

金素芳

现代媒体,特别是音像教材,以其生动、形象的特点再现生活画面,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对生活回忆的波澜,展开合理的想象,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提高作文审题的效率

作文审题,往往处在揭示题目后,一般在上课开始的前10分钟进行。这时直接运用一些音像媒体,有刺激感,有吸引力,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注意力转移到音像上。同时,音像提供的教材不仅形象生动有趣,也更准确鲜明,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到准确把握题意的审题效果。如看图作文《农贸市场》,什么叫“农贸市场”?与“菜市场”有什么不同?学生很难搞清楚这2个概念。正当学生疑惑、难以作出正确判断时,通过一段录像,直观形象的视听,学生明确了,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交易的地方称农贸市场,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审清题意的目的。同时,录像中的农贸市场物多货多、繁荣兴旺的景象为进入教学中心环节,有顺序地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展开合理的想象提供基础。

拓宽选材的广度

作文是把从客观现实中吸取的感性材料通过头脑加工制作,再运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的过程。但许多学生记忆中的“材料”不多甚至感到“头脑空空,没有东西可写”,因而对作文感到畏难。其实不是学生没有东西可写,而是他们“没有想到写的东西”,学生的生活虽多彩,但缺乏留心观察,或经历过的事忘了,一时难以提取有效的信息储存。如半命题作文“这件事”,首先要在头脑中选择一件事,然后想想这件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再确定该补上什么。但学生面对题目却常常无从下手,觉得身边的事多,但又觉得上不了文,不知道选哪件事来写好。这时,学生最需要的是有人帮助确定题材。笔者抓住这一时机,播放一组录像,用社会上、学校中、家庭里发生的小事来引发,使学生体会到可从社会、学校、家庭的广阔空间来选材,拓宽选材的思路,从而减少选材的难度。

培养观察能力,展开合理想象

运用投影片或录像直观形象,能引起学生积极、活跃的思维,引发学生具体、生动的表达。如“农贸市场”看图作文,挂图画面比较单调,化静为动,展开合理的想象难度大,因而难以写具体。这时穿插进一段录像,再现主画面称鸡买卖经过,学生马上能从思维的低谷转向高潮,想象的闸门就会再次打开。至于买卖农副产品、手工业品,学生就会依据生活、经验作进一步的联想来对繁荣兴旺的景象加以描述。因此,运用多媒体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记忆的闸门,还能触发学生联想的引擎,有助于学生对所选择材料的进一步把握和深化。

引导有条理、写具体

学生审清题意,选择题材后,将进入习作。作文时要把适用的材料条理化,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安排材料的前后,或把材料作出归类。学生选好材料,往往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材料之间关系往往把握不准。如作文《初中生活中难忘的一件事》,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一步一步写下来。对于学生来说,起因、经过、结果大多会按顺序写下来,但要将经过层次清晰、具体生动地进行记叙就难以下手了。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借助直观形象的音像媒体,就能更好地使学生分清步骤、写具体。

浓缩文章的主要内容

作文既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将文章写得具体生动,又要培养学生鉴赏概括的能力。如初一学生练习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文缩写成500字以内的短文,既要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又做到语句简洁、通顺、连贯。教师仅用言语提出怎样符合原文意思,怎么把握中心、重点,剪去枝叶,保留主干的要求,很难讲清,且花费的时间也多。运用投影片,将孙悟空三打和唐僧责怪——怒喝——赶走分别制成三框投影片,将“老妖”引白骨精三变,唐僧悔悟制成抽拉活动片,最后一框是悟空用神火把白骨精烧成灰,配上录音,以五框投影片集中地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学生一边听录音,一边看投影片,很快在文中找到与五框投影片相应的内容,快速地抓住文章的主干,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坚定不移、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缩写到500字内。

优化师生间的多向交流

运用媒体,可使教学信息传输及反馈调节得到优化。师生共同参与作文的评改全过程,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手、动口的积极状态,使各种器官都调动起来,全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整合。如运用符号修改作文和习作后的点评作文,可充分利用书写胶膜片进行师生的双向交流、学生间的多向交流提高。充分利用电脑联网,师生双向反馈,学生与学生的相互交流,每个学生都能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大量的信息,大大缩短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华北石油教育分局炼厂学校)

猜你喜欢
音像白骨精农贸市场
对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思考
对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思考
广西金海湾电子音像出版社
全国首家农贸市场
———沈阳北行农贸市场
《花乱开》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An Exploration of the Theme in “Paste” by Henry Ja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