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

2009-09-16 04:44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6期
关键词:手段信息技术探究

佟 敏

21世纪是学习的时代,只有终身学习、终身研究的人,才可能有“本钱”为“人师”。利用计算机网络来推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列入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之中,教师要做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角色。网络信息资源成了师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现代化的设施为课堂教学提供极大的便利,从而使语文教学结束了传统的的乏味局面。教师的形象可以理解为一部可以升级的“电脑”,随着时代的需要不断“充电”,不断扩大“内存”,不断地“更新换代”。教师的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移动”或“复制”,而是“点燃”,是用智慧去点燃学生的兴趣,点燃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使其熊熊燃烧,照亮他们的人生之路。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激发主动学习兴趣

学生若对某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一种专心学习的“内驱力”,就会进入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开放式的知识宝库,蕴藏着取之不尽的丰富资源;再加上多媒体设施进入课堂,充分发挥声、光、图、色、影的综合效力,为学生创设更为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为质疑、探究、创新提供条件。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赏词析句能力,首先教师要优选范例,也就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年龄要求,在课文中挖掘有利于达到训练目标的词句。范例选准了,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句,适时施于电教,创造一种最佳的氛围,引导学生探究,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使学生理解作者用词语表达内容的匠心所在。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赏析词句的训练在学生心中得到凸现,情感得到升华。

对于语文中许多学生无法感知的遥远环境,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可以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拓宽学生的视野,克服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对于一些议论文、说明文,可以将文中难以理解的部分,用浅显的比喻或幽默的类比,配以三级论的方法加以解说。这些简单的课堂演示,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课题组的几位教师在认真参加过“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后,转变思想,革新方法,采用以“主体—主导”为中心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促使学生搞好探究式学习,做好课堂上的互动。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课堂教学容量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单位时间内传授更多的知识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教师一面讲课,一面板书,很难最大容量地把要讲的知识在45分钟内充分表现出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互联网接入课堂,可以打破上课时间的限制,穿越时间的隧道,把远古的神话拉进课堂欣赏;可以打破空间的局限,思接千载,神游万里,尽览世界奇丽风光;可以同陶渊明一起“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也可以同李白一道去感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种大量占有教学资源的优势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是不可实现的,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很容易地做到这一点,从而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45分钟利用效率,让学生在45分钟内获得最大量的知识。

虽然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逼真、优美的教学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但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信息技术应与语文教学相整合,以期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要求学科之间的融合、整合而非简单的凑合。

信息技术只是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这一手段的有机“嵌入”,实现两学科之间的“无痕”连接。语文教学应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能游离于语文学习规律之外,成为信息技术的表演。现代化教育技术必须因需而用,做到适时适度,恰到好处。

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信息技术代表着现代化教学手段。“传统技术”是相对于信息技术而言,指传统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应处理好这2种关系。选用教学手段应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在传统教学手段可以达到目标的情况下,能不采用多媒体,坚决不用。

信息技术与教师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不是不需要教师,而是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手段的利弊,弄清楚语文教学中为什么要用,目的是什么,不要只注重形式。弄清“辅什么”和“怎么辅”。在使用过程中应熟练操作,要指导学生钻研文本,引领学生做好课内的交流,处理好各种教学方法的关系,把握信息技术应用的时机。

信息技术与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必须从学生心理特点、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出发,使之能够跟上信息技术的要求,才能实现两者的统一。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应以“适合、适度”为原则,所谓“适合”是指信息技术的应用应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所谓“适度”体现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功能,它的应用有一定的限度,不应占课堂的全部,把语文课上成信息技术展示课。

总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计算机、多媒体用于教学,不是一种奢侈的摆设,更不是一种高科技手段的炫耀,而是一种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简便快捷的工具,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是未来社会对教育的呼唤。为此,教师必须会用它,用好它,让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大有作为。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怀德一中)

猜你喜欢
手段信息技术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