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图书、网络资源增进历史教学

2009-09-16 04:44张海霞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6期
关键词:新格局经济体制网络资源

张海霞

设计背景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高中历史教师习惯性地以本为本,但是单纯的历史课本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从狭窄的课本走向广阔的图书、互联网,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笔者设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一课,来探讨一下如何利用图书、网络资源来增进历史教学。

设计过程

收集、处理、组织资料全班分组搜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的资料,小组分工到图书馆、网上去搜集材料,撰写文字说明。每个小组在课堂上展示和介绍本组的搜集成果,由1人或2人解说,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

活动过程教师准备:将学生分成5组,决定每组负责的任务,即改革组、农村改革的前前后后组、城市改革的来龙去脉组、对外开放新格局组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组。采用发现式的教学模式,以概念为突破口,以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问题为主线,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亲自去发现。学生准备:每个组要找到相关图片或文字材料,以说明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社会的强大变化。而每组还要有一名学生负责展示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

教学过程

导入时代歌曲,拨动学生内心琴弦。由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激起学生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的无限感慨。

教学过程

第一主题什么是改革,我眼中的改革

设计成问题:1)什么是改革?2)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而又为什么能够进行经济体制改革?3)如何进行改革?

第一小组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材料,展示他们所理解的改革,包括改革的含义、邓小平的讲话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归纳。

第二主题我看农村新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这里把学生从图书馆和网上搜集来的东西补充进来,展示分解成4个小问题,逐层深入,化难为易。

问题一:为什么要首先在农村进行改革?(第二组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改革之前的农村经济现状。)

问题二:从哪改?怎么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和分析需要教师拔高深化。

问题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学生将网上搜集的安徽凤阳的巨大变化的图片展示出来,可以一直展示到现在,学生不仅切身体会到改革开放给凤阳带来的新变化,而且还提高搜集处理问题的能力。

问题四:联系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调整谈谈你的认识?采用分组展示、讨论、主体参与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七届二中全会、中共八大的内容,通过复习旧知识分析得出,此次改革为的是缩小城乡差别,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逐渐向先进的工业国转变,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党的政策的连续性,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第三主题城市新发展——我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用图书网络资源并不意味着丢弃课本。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课本材料小字部分已经给了相当详细的介绍,把它拿过来利用起来,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材料,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让他们七嘴八舌话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学生讨论的时候同样要解决问题:为什么改?怎么改?

第四主题点线面结合——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问题一:什么是对外开放?教师直接讲述对外开放的含义。

问题二: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为什么能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第四组学生展示网上搜集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封闭下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情况,使学生认识到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要求我国对外开放,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也要求扩大开放,国际形势总体走向缓和使对外开放成为可能。

问题三: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怎样形成的?第四小组的学生可以在前台分别展示改革开放的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经典图片和历史资料。并且要引导学生按照开放的顺序,自己归纳对外开放新格局开局的4个步骤。简要介绍其特点和区别,强调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层次性。

问题四:具体说明对外开放政策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到的作用?这是要求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单元,只要学生答出如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吸引外资、有利于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等,都应该加以鼓励和肯定。

第五主题满园春色——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先按课文归纳改革开放初步成就的5个方面。然后,第五组学生(全体参与进来)展示改革开放30年来的巨大变化。学生通过图书、网络、身边小事等变化讲起,说明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充分证明一点,那就是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正确的决策。这就把本节课推向高潮。

教学反思和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和定位就是充分利用图书、网络资源来增进历史教学,让学生自己收集、组织、处理资料,由学生自己来展演自己的成果,最后由学生自我评价,从而让学生学会利用图书、网络资源来解决问题。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枯燥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实现高中历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从而达到增进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新格局经济体制网络资源
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
谈网络资源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新机制 新格局
国务院批转《意见》: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明确
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出炉——国企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
创新应对媒体新格局
网络资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运用
对等网络资源搜索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