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道“防火墙”遏止校园暴力

2009-09-29 09:56林耀光曾林茂商庆平
师道·教研 2009年8期
关键词:暴力行为法庭防火墙

林耀光 曾林茂 商庆平

针对目前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现状和特点,通过二年多的实践经验总结及二十多项学生的暴力行为的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我们得出,构建校园暴力的四道“防火墙”可从根基上遏止学生的暴力行为蔓延之势。

第一道防火墙:加强对学生人际交往技巧的教育

由于国情限制,现代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都市化、媒体化环境下邻居间、同伙间交往的缺失,使得作为重要教育资源的伙伴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再加上功利教育背景下不重视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教育,使学生的孤立化倾向日益严重;形成了自私自利、为人虚伪、不尊重人、报复心理强;嫉妒、猜疑、苛求别人、过分自卑,骄傲自满、孤独固执等人格缺陷。 若听任这种独占意识的膨胀,自我中心倾向的日益严重,防范校园学生暴力就成了一句空话。 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技能的教育呢?我们认为首先应引导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包括相互尊重、善于倾听的平等原则 ;相互理解、关怀的相容原则 ;诚实守诺言的信用原则;“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感恩原则等。其次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以小组合作为基本组织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现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在课余的学生活动中引入综合实践活动,有意识地构建一些有规则的、社会性行为。减轻学生由于应试教育所产生的压力并且促进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以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第二道防火墙:模拟法庭进校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加强法纪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志向,帮助学生从内心深处构筑起思想防线和坚固堡垒是防治学生暴力行为的重要举措。但现行的中学法制宣传教育,一般喜欢聘请法制专业人土开讲座、做法制副校长等,但相关活动的理论与说教成分似嫌太多,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如何通过生活小事、日常琐事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他们从小学会如何正确对待金钱、权力、荣誉、地位和利益呢?我校从2007年以来做了有益的尝试:每年都会适当开设法律综合实践课,以模拟法庭、学生纪检答辩庭等形式使法制教育进课堂。通过生动、活泼、人人参与的实践形式使学生了解作为一个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了解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通过典型案例现场演示等形象化手段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学生的守法意识。如2009年6月1日我校举办了一次主要针对较为常见的“校园暴力”现象专门开展的一次模拟法庭活动。当50多名学生以法庭旁听者的身份进入模拟法庭不到5分钟,一节别开生面的模拟审判开始了。“庭审”选取了二个未成年学生因与同学发生口角,事后勾结校外不法分子对同学实施暴力伤害的案例,挑选了17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分别扮演法官、公诉人、被告人和被害人等角色。整个过程,按照法律规范的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法庭审理等庭审程序进行,并对拟定的“犯罪者”进行审判,最后让“犯罪者”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模拟法庭的展示,使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地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在“法庭”上扮演陪审员、法警、公诉人、旁听等角色,亲身体验案件审理的过程,近距离地接触法律,感受法律,有利于学生从崇敬暴力的盲区中走出,进而信仰法律的力量。

第三道防火墙:构筑基于家校互动条件下的家庭教育的防线

家庭是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也是预防学生犯罪的重要防线。但基于国情,我们不能对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值太高。许多为人父母者或受制于自身文化程度、或因工作繁重忙碌、或因经济负荷过重,对于如何提高管教子女的科学性实在是有心无力。所以在学生的教育问题上,要设法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做到宽严相济,方法适当,对其思想动态的观察要实时化,对其不良心理和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疏导, 家校可联手采取有效措施净化学生的生活环境,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例如家校可以合作,努力屏蔽有可能影响学生人生观的有着枪战、暴力等残忍、血腥场面,有宣扬恶势力争斗火拼场景等影视作品,让学生远离这些低级趣味的电视节目。

第四道防火墙:实施感恩教育,生命教育,开展学生的自护训练、教师的防范演练

教育的任务应该是:让学生觉得生命的尊贵,体验尊重生命而产生的愉悦和幸福,让学生远离同伴的敌意、师长的指责、嘲讽。无数的教育实践证明:敌意中成长的孩子极易好斗逞强,指责、嘲讽中成长的孩子极易成为奴才,只有鼓励、赞美、嘉许中长大的生命体,才懂得感恩,才能远离暴力。基于此,我们设置了50条校园教师禁忌言行,引导教师以使命化的态度尊重生命,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天地、自然的精华,引导教师远离暴力治教,不使用讽刺性语言侮辱学生,不孤立、取笑学生,不给问题学生定性,不以打、骂、罚等方式体罚学生,把“育人”放置于“教书”前。 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我们还用了一年的时间,以感恩教育为主题,全校所有班级开一次主题班会,所有学生每月至少用言行向长辈、同学、朋友等表达一次感恩心理,并写成体会进行全班或全年级交流,这种体会不局限于受助、受爱时的感恩,还可以是在一系列化的学校有意识组织的相关团队行为中体会到的生命体在迎战困苦时的意志力和勇气,从而产生一种对生命的敬仰而导引的感恩之心。我们组织的这些团队行为主要有:对贫困、残疾人的关爱,对地震、矿难中同胞的精神与力所能及的物质援助,结交并帮助一个处于逆境、挫折中的同伴等等。

另外,我们还从未成年人自身引发的暴力原因出发,展开了自护训练的探索,使学生学会沟通,学会防范,学会基于心理学原理的自我发泄。通过开展项目化的自护训练活动,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专家讲座、综合实践活动等等,帮助学生掌握与暴力行为做斗争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在教师的演练方面,我们集中了多所重点学校一线教师根据几年教育经验编写了《中学校园学生暴力行为治理案例集》,供班主任在出现学生暴力表象前进行对比性分析。使教师有案例可查可比,做到处事不惊,提高对暴力行为隐蔽性和突发性认识,提高对暴力行为后续发展的预估能力和防范能力。

责任编辑 潘孟良

猜你喜欢
暴力行为法庭防火墙
公众号如何分割,四闺蜜闹上法庭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法庭争孙究竟为哪般?
在舌尖上筑牢抵御“僵尸肉”的防火墙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下一代防火墙要做的十件事
所暴力行为
暴力行为
筑起网吧“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