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及其德育功能

2009-09-29 09:56胡德辉
师道·教研 2009年8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办学德育

胡德辉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适应新世纪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是进一步提高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需要。校园文化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下,在培养人才和不断完善自身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校特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

2003年学校开办以来,就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办学计划,并坚持四大原则,不断在实践、学习中完善和补充,逐步形成了具有本校特征的校园文化。

方向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全面体现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必须用健康向上的思想去占领校园文化阵地,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校园风景优美、井然有序、动静分明、整洁美丽,让健康的歌声、甜美的笑声、琅琅的读书声充满校园。

整体性原则。加强规划工作,科学地、有目的地塑造校园文化。不要认为“墙上有东西挂着就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有显性的有隐性的,有物质也有非物质的。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灵魂,制度文化是纽带,活动文化是载体,几方面都要协调发展,着力去建设、塑造。

特色性原则。特色是校园文化的生命,民情风俗,办学思想要体现,加上各校地域不同,校情不同,这些因素都要求校园文化应具备不同的特色。

参与性原则。校园文化是一种动态文化。教师是主导,是设计者和组织者。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学生是主体,应在校园文化活动中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塑造品格,师生人人参与。

二、校园静态文化建设

加强校徽的宣传,确定学校的办学思想,全面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在显眼位置悬挂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班风,营造校园文化氛围,让社会了解、师生理解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目标。

加强“文化长廊”建设,抓好黑板报及橱窗宣传阵地,每月更新一次内容。

让每一面墙说话。力争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墙一角,都成为教育学生的活的教科书。

抓好办学特色的宣传,让办学特色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喜爱我们的办学特色,创新我们的办学特色。

抓好校园绿化和室内美化,营造文化氛围,优化教育环境。

三、校园动态文化建设

切实抓好“两会、一仪式”——校会、班会和升旗仪式。做到两个结合:结合工作实际;结合每月文明班活动育人。

认真扎实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培养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竞争意识;以《守则》、《规范》为准绳,抓好养成教育,抓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让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协调统一起来,充分发挥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有效促进学生人格素养的发展;学校作为县德育工作试点单位,切实开展养成教育“六个一”活动:写一手漂亮好字,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参加一项喜爱的体育活动,读一本好书,每周一次主题活动,每月一次评比活动。

四、师德素养建设

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惠州市教职工八条禁令》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教师依法治校水平和师德水平;引领教师刻苦钻研业务,苦练内功,为当今教育改革练就本领,争创成效;但要求全体教师遵纪守法,团结协助,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社会公德,维护教师形象。彼此尊重,团结互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树立光辉形象,弘扬蚕食精神,发挥灵魂工程师功效,倾注爱心,做好学生楷模。

五、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校园文化是一种文化氛围,主要是通过一种潜在的隐性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因此,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还应当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

导向性功能,坚持“德育为首”,从而使学生树立爱国细想,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励性功能,我们期望青少年成为有远大理想,勤奋学习的一代,品德高尚的一代,因此,校园文化活动,应用国情、用先烈、用名人、用模范人物去激励学生,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智性功能,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思想,以文化建设促进教风、学风建设。娱乐性功能,文化建设活动要把学生的养成教育、审美情趣、艺术修养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娱乐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责任编辑龙建刚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办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