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编排学生座位

2009-09-29 09:56叶志英
师道·教研 2009年8期
关键词:座位调整班主任

叶志英

学生座位编排,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组成部分,座位编排恰当与否,与培养良好班风息息相关。上课的效果和课堂的气氛在一定的程度上取决于教室内学生座位编排得如何。座位编排,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它还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班主任是否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近年来,结合“万师访万家”活动,我把学生在校的表现与在家的状况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走进学生家庭,走进学生的心灵”,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座位的编排心里就有了“谱”。

一、强弱搭配,以强带弱

座位编排要打破传统的座位格局,努力达到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发展的环境。班主任可以把自我约束能力强的学生与自我约束能力弱的学生,独立性强的学生与依赖性强的学生,脾气急躁的学生与稳重有耐心的学生,缺乏顽强刻苦精神的学生与勤奋踏实的学生安排为同桌。这种安排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性格冲突。

在编排座位时,班主任要重点了解学生的各科学习情况,最好征求科任老师的意见,把学科上有差异的学生尽可能编排在一起,形成“一帮一”对子,实现智能互补。这样做不仅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大有帮助,而且对成绩较好的学生也是一种锻炼和提高。

二、动静结合,个性互补

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往往大相径庭。有的学生活泼好动,有的学生安静稳重;有的学生直率热情,有的学生沉默寡言。班主任要通过细致观察,多与学生和任课老师交谈,编排座位时要注意将各种不同性格、气质的学生搭配在一起,让他们结成互帮对子,做到“动”“静”结合,以静制动,以“动”牵“静”。让他们在学习、交流、合作过程中,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促进个性的互补、互助,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形成和发展良好个性的氛围。

三、化整为零,控制管理

班级中,还有一些学生行为习惯较差,喜欢恶作剧、惹是非。这部分学生既不能专设特殊座位来惩罚他们,也不能将他们编排到教室的边缘冷落地带或后排,将他们“打入冷宫”,更不能将他们集中编排在某个角落。必须化整为零,把他们安排在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范围内,同时给他们搭配成绩好、行为习惯好、控制能力强的学生。这样编排座位可以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使学生感到老师不但没有放弃他们,而且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同时,也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保护,自信心得到提高,从而产生与集体同进步的积极思想。

四、干群搭配,合作学习

在编排小组时,要让每个小组都有骨干学生、核心成员。一般来说,班上的学生干部比较遵守纪律,学习自觉性较强,工作能力也强。因此,班主任在编排座位时应把班干部分布在班级的各个“地段”,让他们各自在属于自己分管的“地头”上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编排座位还应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学生的全员参与、交流与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课堂教学空间方面,学生座位编排可打破传统习惯,不局限于两人一桌、全体学生面向讲台的单一坐法,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四人或多人围坐,甚至坐成半圆弧形式,这样便于小组成员讨论、交流与合作学习,打破拘束呆板的传统学习局面。班主任编排座位时还要考虑身高、视力、男生与女生、城镇与农村、本地学生与外工子女、家庭生活条件等因素。这样,让不同性别、不同学习成绩、不同性格的学生组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这个小天地里学会与人沟通,与人合作,共同探索。

五、平等一致,定期调整

座位把教室分成了不同的学习区域。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排列方式有不同的空间特点和功能。从左中右看,坐中间位置的学生易被教师所控制,两边就差一些;容易被控制的学生课堂行为比较积极,而不容易被控制的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被冷落的感觉,认为被老师所忽视,容易产生自卑、厌学心理,以至在学习上、纪律上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等消极行为。由此可见,座位编排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课堂行为和学习成绩等,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对座位进行调整和优化。调整周期要科学,不能太长。在调整座位时,左中右可以按期调换,这样对学生视力的保护和心理的调整有积极作用。前后座位往往是根据高矮顺序编排的,不太好调整,但也要在不影响后排学生看黑板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按期调整以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责任编辑潘孟良

猜你喜欢
座位调整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换座位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夸夸我的班主任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