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安全》有效教学的实施

2009-09-29 09:56易瑞生
师道·教研 2009年8期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安全计算机

易瑞生

一、 引言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中职学生理解网络安全重要性、熟悉各种网络安全保护方法的重要课程,尤其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强化安全意识的灌输并能使其对网络中存在的威胁提供适当的解决方案,显得格外重要。如何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及实际电子商务需求,并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是中职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教材内容的处理、教学策略的改进、教学资源的利用及理论实践一体化四个角度对如何实施有效教学进行了研究。

二、合理加工教材,重整教学内容,实施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在深入解析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整理出相关教学内容,这要结合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1)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科体系角度考虑重整教学内容。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学生先前学过的内容,区分只做回顾介绍的内容和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二是捕捉学生对学科中较感兴趣的内容,并将其延伸到网络安全的讲解。中职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往往不能深入,理解也较片面,因此有针对性的重温如计算机基础、数据库等先前学科,是必要的。此外结合学生对电子商务其他课程的兴趣与接受程度,安排组织网络安全教学内容,对教学达到预期目标也十分有效。

(2)从计算机网络安全自身的有机联系角度考虑重整教学内容。许多教师的教学内容是跟着教材走的,就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而言,内容一般先后由网络基础知识、安全概述、网络安全技术、相关政策法规等几部分,在逻辑上这足够严谨,但对中职学生并不具备吸引力。显然,有效教学中教师需要建立新的有机联系体系,使内容更具效益。笔者有如下建议:首先介绍黑客、窃听、假冒等一系列安全威胁,它们对学生很具吸引力;其次说说要保护的对象,如网络中的秘密与隐私、信息的完整性等,引起学生对对象的重视;再次讲解以网络结构为主的网络基础知识;最后介绍各种网络安全技术。

(3)从学生身心特点及学习状况角度考虑重整教学内容。教师要从课堂调查开始,摸清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状况,明确学生学习的习惯、渴望的知识及喜爱的教学方式等。

三、改进教与学的策略,情景激趣,培养专业兴趣

有了好的教学内容还需要配合学生的“有效”学习来完成知识的灌输,毕竟教是外因,学才是内因。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

中职学生通常没有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但他们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教师可以在教学媒体的选择、有趣实例的搜集、效果明显的实验演示等方面尽努力。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段有人气的影视片段,影片能够反映实际生活情景中由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带来的困扰,抛出问题,引起学生兴趣,然后通过讨论和讲解来分析解决问题。

实践证明,让学生喜欢学、容易学,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喜欢学,就要让学生看到课程学习的实际意义,能产生较直观的感受,比如用图说的方式,让学生很直观的看到实际网络环境中安全威胁如何进行攻击、安全技术如何发挥作用等。让学生容易学,要尝试把理论的东西通俗化,比如向学生介绍公开密钥技术,就可以用发送电子邮件来比喻,电子邮箱的地址对应公开的公有密钥,进入邮箱的密码对应保密的私有密钥,拥有邮箱地址便可发送邮件给指定主体,同样的,拥有公钥就可以加密发送信息给指定的接收者,接收者用私钥解密得到消息。

四、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是衡量有效教学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笔者看重物力资源、学生资源及网站资源的利用,来配合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以提高学习效率。

物力资源中的实验和电教设备在网络安全课程中不可或缺。电教设备通过动感的画面、动听的声音,把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直观具体,极大地促进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络安全课程中,生动的教学离不开实例的演示,这无疑需要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帮助。实验设备保证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更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资源。

学生资源是指在学生身上蕴藏的或表现出来的、可被教师利用并有利于教学的学生的知识、经验等,如学生就某个知识点提出的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等。利用学生资源既丰富了课程资源,且有助于学习上的交流与创新。尤其是涉及计算机方面的课程,由于其更新极快,且大家关注的领域有差异,有的学生就其感兴趣的计算机网络领域有独到的见解,为教师所不知的,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现今的中职学生善于也乐于吸取网络上的知识,利用丰富的网站资源辅助教学的开展,是十分有潜力的。例如在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网页(http://www.china-infosec.org.cn)上,我们可以看到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新闻、政策规范等。

五、课堂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提升求解问题的能力

笔者认为,适合在网络安全课程中应用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新教学方法主要有任务驱动法和案例教学法两种。任务驱动就是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在给他们一定自主性的同时强调要有一定的任务,当学生介入问题或承担任务,会得到激励,积极主动进入任务的求解阶段。案例教学法是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研究讨论,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及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提升学生求解问题的能力,可以采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模式。第一步实践由教师完成,以安装一个防火墙为例,教师演示安装时故意给自己设置一些“难关”使之无法顺利进行,这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兴趣;第二步理论的讲解,教师可以在尝试安装防火墙的同时,讲解防火墙的重要作用;最关键的第三步就是学生的实践过程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安装中是哪里出了问题,对于教师“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会很有兴趣研究一下的,当然前提是这个问题不是太难,太复杂。需要指出,在第三步骤中,教师要做到及时讲解,给予鼓励,帮助学生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困难,提高学生求解问题的成功率。

六、结束语

离开有效教学,就如同失去了教学的生命力。当前,计算机网络发展迅速,相关课题也不断深入,这就要求教师紧跟时代步伐,并树立“有效教学”理念。在中职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中,贵在精心策划教学内容,关键是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以培养学生专业兴趣,重点在合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立足点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责任编辑潘孟良

猜你喜欢
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安全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