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09-09-29 09:56周琴花
师道·教研 2009年8期
关键词:爬山虎思维能力

周琴花

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担负着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

一、质疑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质疑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我学习、自我探索,在自学中认真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通过教师的组织、指导,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这种教学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反映了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的精神。

我们知道,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发明家,他们的创造发明都是从对事物产生“问题”开始的。例如,瓦特看到水壶煲水时的情景,他产生疑问:壶盖为什么会动呢?经过思考、研究,最后发明创造了蒸汽机。又如,牛顿偶然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就产生疑问:苹果为什么会自动落地呢?经过思考、研究,他发现地心吸引力,总结了地心吸引力的规律和原理,等等。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而质疑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发展好奇心、鼓励学生质疑

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积极地观察世界、展开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力。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可见,好奇心对创造才能的发展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他们总喜欢寻根问底地追问“为什么”,常常会提出一些看似奇怪的问题,这是好奇心的表现,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

有的教师未能从传统教学中走出来,还按以前那样向学生灌输;有的教师怕扰乱课堂计划,影响上课进度,用自己的“问”剥夺学生的“问”;有的教师怕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偏离重点或无法回答,因而他们都不喜欢学生提出问题。久而久之,闪烁在学生眸子里的火花渐渐熄灭了,他们对单调的学习感到厌倦了,对缺乏温情的教师感到失望,课堂上只好忍受着教师的“问”,自己只能无奈的“答”。教师这些做法,实质上是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泯灭了学生的创造。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敢疑”呢?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课堂上避免单调重复的“问答式”,要认识到质疑的重要。其次,要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要从“指导者”转变为“服务者”,作为班级“特殊”的一员参加学生的活动,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交流思想,通过自己艺术化的服务用爱心为学生创造一种真诚、热爱、理解的气氛。再次,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绝不能默然置之,吝啬褒扬,而要以欣赏者的角色,用满腔的热情、赞扬的语气予以鼓励。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得以保护,创新欲望的火苗就会借着教师鼓励的春风越燃越旺,逐步形成大家勇于创新的良好课堂学习气氛。

三、创设最佳情境,让学生乐于质疑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识规律等,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根据学生认识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上巧设有趣、有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乐于质疑。

例如,在教《爬山虎的脚》时,我让学生们齐读课题后,问:“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们听了问题后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有脚的爬山虎究竟是动物还是植物?爬山虎真的像人一样有脚吗?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的?还有其他学生围绕课题提了很多问题。我表扬了他们的质疑精神,把这些问题交给全班学生们讨论,要求讲清原因。结果学生学得很主动、很积极,意见也很有创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热爱质疑

小学生由于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不足,仅靠兴趣还发现不了实质性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提示质疑的角度和方法,促使他们自主创新地学习。教师可通过直接讲授质疑方法、示范质疑方法或渗透点拨质疑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质疑方法,养成了质疑的习惯,就一定会学得主动、积极。

责任编辑 黄日暖

猜你喜欢
爬山虎思维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爬山虎
想当粉刷匠的爬山虎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南大百岁爬山虎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