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改变教与学

2009-09-29 09:56朱国兴
师道·教研 2009年8期
关键词:课堂教师学生

朱国兴

合作学习是一种既实用又高效的学习方式,开展合作学习,不但改变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且对创建和谐高效课堂有深远的意义。

一、合作学习改变了教学方式

合作学习理论研究者认为:“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是一种信息互动。”

合作学习是以和谐的班级气氛为基础,以共同进步为宗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以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为前提条件,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方式,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有明确责任分工和共同的目标,在小组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信息交流问题讨论等方式实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二、合作学习改变了教师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是合作学习的典范。

教师合作学习首先是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同年级同学科的几个教师一起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训练,互相取长补短,才能够做到俯视教材,精选教法学法,熟知学生,训练有方等。

教师合作学习还要体现在不同学科之间,新课程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必须既是专业能手,又是多面手,不会也得学,如有一道数学判断题:“一年之中南极最冷的一天在一月份,”像这类跨学科的问题教师不能不懂装懂。

教师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很多,如互相听课,开座谈会、讨论会,教材解读,课题研究,问题解答等,教师开展合作学习是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是整合教师资源,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主要途径。

三、合作学习改变了课堂结构

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人,而是同学生一起认知、体验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当学生产生困惑时给予“点拨式”的帮助。

如“有理数乘法”在课改前的课堂分五个步骤:1, 教师讲解实例(课本上的例子);2, 教师归纳法则;3, 教师讲解例题;4, 学生训练;5, 教师总结。

而合作学习的课堂则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师提出问题:各小组举一个实例(学生举例)→小组内开展合作→各小组上台汇报。

第二阶段:教师提出问题:有理数乘法有什么规律→小组内开展讨论→各小组上台汇报学习成果。

第三阶段:教师出示分层练习题→各小组选题并作答→小组内部评价→小组之间交流(质疑解疑等)。

在这三个阶段中,教师始终是一个合作者、组织者、参与者和协调者。

四、合作学习改变了学生

合作学习促使学生之间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良好局面,一是小组内部的竞争与合作,竞争方面:比谁搜集资料多,比谁反应快,比谁合作能力强,比谁表达能力强等,合作方面包括学习任务的分配,成员分工轮换,对外交流时互相解充等,二是各小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如争取机会上台汇报表演,质疑、释疑,共同解答数学难题等。

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同龄效应,所谓同龄效应是指年龄相近的学生其思维方式、行为特征、好恶感、荣辱观等容易互相感染,如同一个问题,教师会做,学生认为理所当然,如果自已不会做,其他学生会做,他会羡慕,甚至会紧张,会激发“我也要会”的积极心态,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同龄效应的积极因素,激发学生内在的趋动力,如果把教师教换成学生教,激发学生人人争当小老师的热情,那么学习就成了学生内在的需要,这时,学生不仅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快乐、自信和成就感。

五、合作学习提高了效率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合作学习正是运用这个道理,强调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共同进步,在各小组内,每个学生的生活阅历、认知基础和能力、性格和品质等均不相同,但长时间的合作学习、共同讨论、交流等,会使他们逐渐“趋同”,即共同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这种把教育教学溶解于无形之中,其意义是深远的,其效果是深刻的。

学生是最好的教学资源,任何教材、教参、教案都没有学生这么真实和朴素,合作学习要注重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围绕学生,合作学习以学生带入课堂的实例为学习素材,这些素材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感知基础,合作学习非常珍视学生在合作学习之中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习惯等,解决这些问题正是急学生之所需,教师可以启发、疏导,但不必及时点破,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和创新思维。

责任编辑罗峰

猜你喜欢
课堂教师学生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学生写话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