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009-09-29 09:56吴捷鸿
师道·教研 2009年8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环境

吴捷鸿

荀子曰:“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二十一世纪人才必须具备三大素质: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交际。”恒古到今,“交际”一直都是一个为人们所重视的话题。交际,特指人事往来接触,故亦称人际交往或人际沟通。交际的手段主要是语言、文字、动作、表情等等。其中口语交际是最基本的交际方式,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的使用频率高达75%。但据调查,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发展普遍滞后,很多学生中存在过分拘谨、胆小,态度不从容、举止不大方、不能正确了解对方意图、辞不达意等等问题。针对目前这种状况,语文教师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口语交际基本能力的培养

口语交际基本能力的培养是一件循序渐进的事情,绝非一蹴而就或突击练习就能奏效的,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锻炼才能慢慢地表现出来,也就是厚积薄发。口语交际基本能力的培养方法很多,就课堂教学而言,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第一阶段:听辨训练法

口语交际是一种以语音为主的信息交流,因此,只有正确的语音信息接收,才能进行正确的信息反馈。但语音信息却具有一次性、易逝性、不易复现的特点,正所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就要求受话者必须全神贯注地“听”,同时筛选关键词语以领会话语的意思。听辨训练法就是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听”,对一字、一词、一句都要细心听,对听到的话进行辨别、判断。听辨包括辨音和辨意。所谓辨音,就是要求学生能正确分辨音节,并把它所代表的意思联系起来。所谓辨意,就是让学生对语言信息的正误进行鉴别,训练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提高听的敏感性。

第二阶段:复述训练法

复述训练法就是培养学生在理解听到的话语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语言,把内容叙述出来。复述训练法是先听记后转述,在这过程中,学生的听话能力和表达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课堂教学的一般的程序为:教师先提出训练的要求,使学生有意识地听记;接着教师口述复述的内容,学生按要求复述;最后,教师指导并组织学生评析。

第三阶段:演讲训练法

演讲训练法就是教师创造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公开场合,面对听众,目的明确地对某个问题发表意见、阐述事理。它是一种高层次的口语运用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条理性、扩展性和生动性,锻炼讲话者的耐力、节奏和音调,使口语表达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当然,要让每个学生在台上侃侃而谈,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需经过以下几方面循序渐进训练的:1. 背诵式讲演,主要是练习胆量,让学生以背诵诗歌、背课文等方式来体验登台感觉。2. 提纲式讲演,提倡在思路吻合的情况下让学生流利地表达,给予学生比较自由的空间。3. 民主式讲演,让学生尽可能演讲自己写的主题,所讲的内容不限,确保学生有一方施展才华的天地。

第四阶段:辩论训练法

辩论训练法就是指教师引导对某一论题持完全不同或相反意见的甲、乙学生双方展开论辩,以驳倒对方的观点,树立自己的观点为目的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能全面锻炼学生的听话和说话的能力。辩论者一方面要明确自己意见与对方意见的分歧点,另一方面要驳斥对方,征服听众。因此,它是全面培养学生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的有效手段。在辩论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勇于交锋,但不强调夺理,应体现实事求是的学风,要讲礼节,相互尊重,不讽刺挖苦,从而使辩论产生积极的效应。

以上四种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需按部就班,而不能揠苗助长,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口语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做好准备。

二、引导学生看环境、认角色

如果我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不注意社会环境和具体场合,不根据交际环境来安排组织语言,它的交际功能就会受到损害,甚至是事与愿违。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看环境、认角色的本领。

(一)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换位思维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应培养学生关注所处环境,并能随着交际环境的改变而调整自己的心情。教师可通过各种手段,为学生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环境。例如让学生练习参加不同场合的聚会。特定的场合有特定的氛围,有的严肃,有的宽松,有的欢快,有的悲痛。如模拟参加婚庆、寿宴等喜庆的场合,指导学生要表情愉悦,声调热烈、欢快。而在模拟的国难日等场合,则要求学生表情要严肃,语调要低沉、和缓。其实这也是“换位思维”的表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相同的景物,苏轼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感观。人际交往也同理,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所以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换位思维”, 能够设他人之身,处他人之地 ,对交际对象的际遇“感同身受”,与交际对象同喜同悲,这样才能产生共鸣。

(二)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以诚动人

角色原本是指演员扮演的人物,在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则是指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和职务。一个人在社会上和生活中都“身兼数职”地担任着多种角色,且随时间的推移、场所的变更和人事的变迁,角色又一直处于转换之中。因此,在交际能力训练中,应培养学生确立角色意识,即懂得根据所处的场合、背景,确定自己在群体中的身份和地位,并且随时做出调整,使自己的言行适合于交际的需要。

教学中设计借家长会的契机,让学生学习如何与家长、老师、同学进行交流。让学生向父母、老师和同学等不同身份的人作自我介绍或感情交流,学习随着面对的对象不同而自觉改变自己的角色地位,变换不同的态度、语气和表情。例如面对父母时,你的角色是子女,此时你的态度要敬爱而亲昵,语气要亲切而轻松。面对老师时,你的角色是学生,此时你的态度要真挚而虚心,语气要恭敬而诚恳。面对同学时,你的角色是朋友,你的态度要自然而愉悦,语气要热忱而欢快。

虽然学生的角色随着对象的转变而改变,但唯一不变的是“待人以诚”的心。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你只有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来交换信任。人际交往正是如此,只有你先为别人打开真诚的窗,别人才会为你开启诚挚的门。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打动人的是真诚,以诚交友,以诚办事,真诚才能换来与别人的合作和沟通,真诚永远是人类最珍贵的感情之一。

责任编辑 黄日暖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环境
情景交际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