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静心办学”引领学校文化变革

2009-09-29 09:56
师道·教研 2009年8期
关键词:校长办学师生

杨 翠

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在“教育家办学”时代的召唤下,校长静下心来办学是学校文化变革的根本要求。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静下心办学是教育家办学应有的境界。校长做到静下心来办学,必将促进教育生态环境的再造,带来适应教育发展的现代学校管理文化的变革。

一、要敢于说“不”

教育应该远离浮躁,对违反教育规律的办学行为要敢于说“不”。教育千万不要年年提口号,把教育的目的以及教育规律搞清楚,然后想想如何付诸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改革不符合教育规律就成了“折腾”。做校长,要一切为师生的发展着想,不唯上,不唯书,不唯俗,只唯实,即使成为一个孤独的先行者,也要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校长应该学习教育家埋头苦干、潜心钻研的精神,养成一种耐得住寂寞的文化品质。校长应该能在思想上引领整个教师队伍,进而促进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形成一种良性的办学氛围。静下心营造办学文化,静下心来抓德育 ,静下心来抓教师专业发展。我们需要抓住教育的本质,遵循教育的规律,而后躬下身来,把小事做实,而不要去作秀。

二、要克服办学的“短跑心态”

不可否认,狭隘功利主义的羁绊,使得教育出现了浮躁的风气,校长们静不下心来思考教育和学习理论,整天忙忙碌碌,不仅无暇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总结提升,更谈不上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与思想。其实,教育是个细工慢活,一年下来,说不出什么道道来,但是你可能做得扎实而科学。

人是教育工作之本,是我们的立足点、出发点和终结点。教育要以人为本,不能以物为本、以物化的分数为本,不能把学生当作装知识的器皿;不能以学校荣誉、利益等为本,把学生当作实现学校荣誉和家长利益的工具。要尊重、关心、爱护、帮助所有的学生,尊重他们的差异、情感、人性、特长,实现每个人的幸福,实现他们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其实很多事,需实实在在地去做,尤其是教育,面对孩子的一生,我们肩上担子何其重,每一举措都要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负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本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是“慢”的艺术,来不得半点儿急躁,要遵循教育内在的规律,尊重它自然生长的性态,不急于求成,学会等待,减少教育的浮躁与功利,重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奠基。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校长不能希冀什么都会“立竿见影”。 校长要克服人才培养的“快餐化”趋势,校长要追求真实和淳朴的本色教育,而不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虚伪和浮躁。

三、要做好办学的“加减法”

校长应该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也是全体教师信任、爱戴、同甘共苦的“首席教师”,是广大师生乃至整个社会的楷模。校长要无限相信书香的力量,应该对古今中外名人名著广泛涉猎,熟悉教育理论,了解中外教育历史,专业知识扎实又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多点书卷气。

成长是一种不断的自我觉醒、自我发现、自我教育、自我超越。仰望星空,有着一分超然、一分宁静、一分执著;脚踏实地,扎根于现实的土壤,一步一个脚印,在“原生态”的草根研究中,让智慧随着问题破解而生成,让思想伴随生命灵动而蕴育。这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行走在这一道路上的校长们,重要的并不在于目标的到来与实现,而是过程的体验与感悟。如,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它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由模糊到清晰、由尝试到自觉的文化积淀,凝聚了学校一代又一代师生的智慧和汗水。它的成长和成熟是在常态的发展进程中实现的,是经过学校这个“园丁”精心培育后的“瓜熟蒂落”,而不是“揠苗助长”。只要校长们向着理想教育的境界不断逼近,教育的这片蓝天定会群星璀璨。

作为学校的主要管理者,校长不仅要当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还要全面掌握师生所思、所想。要做到这些,校长要努力做到“四有”:有理想、有理念、有理论、有理性。要点燃教育激情并传递教育激情,要加速成长更要引领师生共同成长,要用静下心来治校带动教师潜心从教。要做好办学的“加减法”,让校园多一点书香,少一点铜臭;多一点务本,少一点作秀;多一点长远规划,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点辩证法,少一点形而上学。校长不仅要“沉”下去,还要“浮”上来。“浮”就是校长从繁忙的工作中“浮”上来。“沉”下去是为了了解全面情况,精心思考和学习;“浮”上来是指对了解的情况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带有规律性、普遍性的结果,甚至是理论性的结论,进而有的放矢地领导学校工作。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校长办学师生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麻辣师生
论校长的修养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