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我们的师生关系

2009-10-22 09:12唐秋萍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生老师

唐秋萍

周日,县中请来广西师大教育科学院的韦庆华、王彦两位教授为教师们讲学,韦教授讲的是《师生交往中的师德修养》、王教授讲的是《师生交往的艺术》。韦教授在讲授师德修养中提到要“把学生当作邻居”,使我感受颇深。

前不久,一份关于中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心理存在问题时,只有2.06%的同学愿意向老师倾诉;在对待老师批评这个问题上,有近三成的同学认为老师是可恨的,有意挑自己的毛病。虽然这份调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联想到在许多学校部分师生之间公开对立,学生对老师出言不逊、甚至扬言报复(有的确已经做了),说明对师生关系的确需要审视。

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写到:在任何情况下都应特别重视师生关系,因为哪怕是最先进的技术,也只能对师生关系(传授、对话和争论)起支持辅助作用。

面对社会方方面面的急剧发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必然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这些挑战具体表现为:

首先,教师和学校丧失了很大一部分属于他们的教育经验优势,必须面对新的任务:把学校办成更能吸引学生的场所,并向他们提供真正理解信息社会的钥匙。随着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学习已经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许多学生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甚至互联网上获取大量信息,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学生比老师知道得多的现象。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得不到新鲜的信息,学不到有用的知识,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那么他们难免会逐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甚至出现排斥和逃避上学的情况。而这些后果是家长或教师绝不愿意看到的。为此,学校和教师必须对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方式进行重新设计,力争为学生提供有意思的、有用的信息,组织他们开展有意义的、有趣的活动,通过积极的反馈,让他们看到自己探索和刻苦学习的成效,由此才能使他们对艰苦的学习过程产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其次,在信息社会里,教师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被看做是某种知识的唯一拥有者,他只需传授这一知识即可。如果教师不加把劲,努力追赶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很快他们会完全丧失在学生面前的优越感和权威形象,难以胜任教师角色的要求。为此,教师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以便把最先进的科学发展和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

再次,社会发展对学生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外部世界主要借助于信息和新传播工具越来越多地涌入学校的时候,出现在教师面前的是很少受到家庭指导、但消息却比较灵通的一些青少年。教师必须考虑到这种新情况,才能使青少年了解和理解自己,才能赋予他们学习的兴趣,才能告诉他们消息并不是知识,知识需要发奋努力、刻苦认真、严格要求、意志坚强才能获得。

《春秋隐公六年》中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把善邻看做是国家之宝。同样,善邻的师生关系,也应当是教学之宝。江泽民说,创新是民族发展不竭的动力。我们的教育至宝,应当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现代教育,创新教育需要教育创新,要按照教学规律,调节教师的行为,促进学生发展、创新。而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需要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环境。这就要求构建善邻的师生关系,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何构建善邻的师生关系呢?首先让我们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老师。美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花了几十年时间,从9万个学生“心目中喜欢的教师”的信中概括出教师的12个特点,孩子们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这些特征:(1)友善的态度。“她的课堂有如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2)尊重课堂内的每一个人。“她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像猴子般戏弄。”(3)耐性。“她决不会放弃直至你能做到为止。”(4)兴趣广泛。“她带给我们课堂以外的观点,并帮助我们去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5)良好的仪表。“她的语调与笑容使我很舒畅。”(6)公正。“她会给予你应得到的,没有丝毫偏差。”(7)幽默感。“每天她会带来一些欢乐,使课堂不致单调。”(8)良好的品行。“我相信她与其他人一样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9)对个人的关注。“她会帮助我去认识自己,我基本有赖于她才能得到松弛。”(10)伸缩性。“当她发现自己有错,她会说出来,并会尝试其他方法。”(11)宽容。“她装作不知道我的愚蠢,一直都是这样。”(12)有方法。“忽然间我会顺利念完我的课本,但竟没有察觉是因为她的指导。”

从总体上说,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信息时代的教学:问题和新前景》)

笔者认为,构建善邻的师生关系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确立科学的学生观,与学生平等对话,把学生当作邻居。老师要蹲下身来和学生交流,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是合作的伙伴。只有拉近师生间的“心灵距离”,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第二、要信任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邻里关系,是平等主体的民主关系,相互信任是邻里关系的基础。如果说民主是架在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的桥梁,那么信任便是这座桥的桥墩。只有相信学生拥有的能力及潜能,才会给学生真正的民主权。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对每一个学生都要以诚相待,即使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错误缺点,教师也应以理服人,给予真诚的帮助。同时,作为教师应该明确信任也是一种教育力量,它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会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勇于争先。学生往往能够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自己的尊严,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自己要不断进取。

第三、要友善尊重学生。友善尊重是处理邻里关系的重要原则,也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道德态度。与人为善,与己为善,只有以真诚、热情、友善、礼貌的亲仁善邻态度,才会形成师生之间温馨和谐的关系。如我们老师看到学生主动打个招呼,这小小的举动,便会释放出老师的善意,减弱师生之间的戒备心。所谓尊重不仅是礼貌意义上的,主要是尊重学生作为一个平等的公民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尊重学生,一是尊重学生的人格,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二是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往往过高,特别是对一些相对后进的学生。教师本着“为学生好”的原则,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往往脱离学生实际,甚至可能是违背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的,对他们的发展是有害的。尊重学生,就要尽量避免这种现象出现。有的教师在学生犯错误后,往往是训斥一通,然后叫学生写保证书,保证以后决不再犯。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一个人习惯的养成绝不是说能做好就要做好的。当他再犯的时候,我们教师要清楚,这并不是他不想改了,并不说明他当时向你保证的时候不是真心的,他出现反复是正常的。这时候我们应当以更多的耐心去引导、教育他,而不是大发雷霆,指责他说到做不到。这时,假如教师对他没信心的话,他自己也就相信自己是改不好的,往往就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了,而老师与这个学生的关系,也就谈不上“良好”了。

《家庭》2008年11期登载文章《优生变差生,激愤杀老师——拷问教育几多失当》中说到,2008年8月18日,河南省卢氏县一高中学生李小强将自己的班主任马靖老师刺死在办公室,其中的原因就是我们马靖老师的粗暴教育令孩子越来越叛逆。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特聘教育专家路应杰分析道,老师在升学压力和教学成绩压力面前,体罚学生,伤害学生,也伤害了学生的心灵。类似的案例很多,当前的教育状况需要我们对师生关系做个全面的审视。

(责编 黄 晓)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师生老师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老师,节日快乐!
麻辣师生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如何关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