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 融境 悟境

2009-11-12 03:59赵正清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09年6期
关键词:创设文本课文

赵正清

语文课是工具课,更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交流课。如何让美文直抵学生的心灵深处,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教师就要善于营造一种美文学习的氛围。语文课堂应该是美的,它不仅能展现文本固有的美,而且能发现、领悟、创造美。美文美教,根据文本的内容、特征和学生状况,精心创设一种能为学生感受、理解的特定的场景和氛围,然后引领学生融境、悟境,甚至再进一步创境,努力实现阅读教学中课堂之境、文本之境、思维之境三者的融通。

一、入境激情:创设理想的课堂之境

所谓课堂之境,是一种能促使学生学习、思索、探究、审美的情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课堂意境,在最大限度上找到与文本意境的契合点。这种氛围的营造能很好地带动学生品味、创读文本,继而有效地形成师生思维上的情境。

1.创设言语情境

语言是最简捷的教学手段。课堂上,教师通过语调、音量、节奏等处理,使语言富于变化、富有感染力。而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如果能够把言语情境和音乐语言沟通起来,使语言在特定的音乐氛围中流淌,教学就真正实现了听觉、视觉等器官的综合调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在《葬礼进行曲》缓慢沉痛的音乐中,教师动情地讲述道:“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一颗巨星在祖国的上空陨落了,一颗伟大的心脏在祖国的怀抱中停止了跳动。他,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教师那低沉的语调、肃穆的表情、哀痛的眼神、缓慢的节奏无不传递着真切的情感;那声情并茂的描述,犹如有力的钟锤,撞击着学生的心灵,渲染了课堂气氛,促使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2.再现文本情境

充分运用视觉的刺激,再现作者所见,不仅能省去教师由于无法尽情表达而产生的教学困难,而且能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方面帮助学生进入课文特定的情境,尽快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庐山云雾》时,课件依次出现山头、山腰和山谷里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庐山云雾,如白色绒帽;如玉带;如茫茫的大海;如巨大的天幕……学生看了不禁惊叹:“啊!太美了!”“太神奇了!”“难怪游人会流连忘返!”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学这类写景文章时,教师的语言反而破坏了文本的美感。无论是“为文造境”,还是“为情造境”,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受到“一图胜千言”的效果。

3.创设矛盾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创设出矛盾情境,能激起学生探究文本的欲望,使课堂教学活起来。

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时,先出示战象英勇杀敌的句子和图片,体会战象嘎羧威风凛凛、排山倒海的气势,再出示嘎羧年老时在寨子里的样子,让学生比较,教师提问:“这还是一头战象吗?课文为什么说这是最后一头战象呢?”在强烈的视觉冲突中,学生思潮奔涌,掀起了课文学习的高潮。

教师于无疑处生疑,把教学活动内化为学生自主探究的智力活动,学生不但获得了新知,而且学会了探索发现知识的方法,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融境动情:呈现立体的文本之境

文本是个意境体系,它由言语、结构、技法等有机构成,又由知识、情感、思想、精神立体地支撑起来。品味言语的方法是多样的,但要立体地品出言语之味,一定得用心呈现出立体的文本之境。

在学生已读懂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理解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进一步鉴赏和感悟呢?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语言描述、绘画展示、表演等活动,来再现与课文相关的情境,并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去尝试、去发现、去感悟、去动情。

1.想象与情感齐飞

将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课文中人物的位置,不仅能将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还能帮助学生很快地进行理解。

如在教学《镇定的女主人》时,教师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把这个句子说完整:“忽然,女主人发现……”

课文中对女主人发现眼镜蛇盘在自己脚上以及紧随其后的一系列反应都没有作详细的描述,而是在后文的对话中才补述清楚。教师在此处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导读训练点,让学生热烈地、有创见地说,再现当时女主人遇事不慌乱的情境。这样既训练了说,又让学生进一步感悟了女主人的品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天光云影共徘徊

让学生以特定的角色去学习教材内容,或吟哦咏叹,或报告见闻,或演示操作,或描绘表演,或主持裁决……而角色所特有的新异感和情感体验,会使教材中原本逻辑的、抽象的、符号化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真切。借助这种角色效应和移情作用,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按自己所扮角色的身份、处境去思维,根据大家对角色的期待合情合理地表现出一系列行为,并利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

教学《游园不值》,在“熟读古诗、大致理解诗意”这一环节中,教师先请学生用现代的语言把这首诗的内容描述出来,再请学生来采访现代的叶绍翁:“你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通过对诗人的采访,学生不仅真切地感受和理解了课文,其内心的情感也得以深化。这种生动的形式使学生特别兴奋,他们既可以听到,又可以看到 ,印象深刻是必然的。

3.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习课文前,可鼓励学生阅读与课文有关的课外书籍,如学习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时,让学生读《城南旧事》;学了《祖父的园子》,读读萧红的《呼兰河传》等;学习沈石溪的《最后一头战象》,阅读作者的系列动物小说等,通过课外阅读,学生会对课内的选文有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

新课程背景下,课外积累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头戏。教师在课堂上提供丰富的知识信息、背景资料,无疑会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与引导。因此,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他们到图书馆、阅览室、书店等场所寻找更多的相关资料,加深对客观世界、文本世界的认识。

三、入境悟道:创设思维之境

入境悟道,需要聚焦学生的思考力,而教师就要努力创设思维之境。在这种情境的刺激下,师生多边的智力活动就会处于持续状态,处于不断的交汇、回旋、碰撞之中,以溅起异彩纷呈的智慧浪花。

1.学生质疑,顺势造境

良好的思维之境是由那些充满矛盾和疑惑、值得思索和探究的张力点巧妙组合而成的,它能驱动学生内在的兴奋点、主动性和探索激情。

教学《赤壁之战》,教师提问:“东吴获胜的原因除了周瑜的周密安排与曹操的骄傲自大,还有什么原因吗?”一生突然问:“东南风有关系吗?”教师忙说:“谢谢你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点。”随即补充了《三国演义》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历史故事,并请学生再默读课文,找出文中与风有关的句子,细细研究一下。 学生迫不及待地默读课文,圈划批注。

教师深入浅出地引发了学生的心智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知识的内化,在不经意间,把学生逐步引向语言学习的美妙境界。学生的质疑不仅得到了满意的答复,而且成了深读课文的切入点,还有效地培养了探究意识,真可谓一举三得。

2.教师反诘,主动塑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学生在上课时,对教师提出的质疑情境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根据这一特点,当学生出现分析障碍、认知偏差时,故意以反面形式反诘塑境,有意识地制造悬念,可完善他们对问题分析、发现、创造的过程, 使课堂向纵深发展。

在教学《挑山工》时,出示这么一句:“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因为我需要它。”教师问:“我”需要的究竟是什么?生答:“我”需要挑山工的坚持精神,它是我的精神动力。教师故意问:“每一个挑山工都可以成为我的精神动力吗?”学生听了,不由得笑了,他们明白“我”需要的是挑山工坚强的意志,不怕困难的精神;一心向着目标,不停地前进。此时,教师再让学生据此说说各自的座右铭,学生们妙语如珠,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异常热烈。

在关注课文深厚人文内涵的同时,为避免把课文上成空洞的说教课,采用反嗟法,促使学生从批判的角度去重新审视,或从事物的对立面去思考,既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又把思考的时间最大限度地交给学生,使整个教学流程自然流畅,没有斧凿的痕迹。

3.个性解读,揣摩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阅读目标特别强调阅读者的个性体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拓展自己的视野”“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作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

在教学《晏子使楚》时出示句子:“楚国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教师提问: “课文的最后一句话真奇怪,明明晏子就代表齐国,按理应该是楚王不敢不尊重齐国了,为什么楚王说的是尊重晏子这个人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评价……

学生在质疑、析疑、解疑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体现了个性的差异,做出了独特的评价,语文学习的能力也得以提高。我想,要让每一次语文教学在学生心灵中真正留下痕迹,甚至成为孩子们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创设理想的课堂之境,让情感去感染情感,让心灵去点燃心灵,让生命去感动生命。

(浙江省杭州市大关小学310014)

猜你喜欢
创设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创设未来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端午节的来历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背课文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