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施模式探索

2009-11-13 03:54池云霞
职教论坛 2009年24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高职院校

米 娜 池云霞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让世界进入了就业的寒冬,我国大学毕业生尤其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成为了最为沉重的社会话题之一。更新就业和择业观念。使高职生由被动就业转变为自主创业刻不容缓。高职院校不能再停留于口号和理论,必须大胆实践。与正在开展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一定融合。建立自己的创业教育实施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施模式

课题项目:本文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度重点专项规划课题《适应创新教育的高职实践教学模式之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9)24-0019-02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各国失业率急剧升温。我国在这场危机中。受到的影响虽然小于欧美发达国家。但由于外贸出口增速的急剧下降,导致众多以出口为主要业务的中小企业破产倒闭。目前。中小企业是我国扩大就业的主渠道,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有关负责人曾透露,全国2008年上半年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这一数字无疑意味着大批劳动力的失业。

严峻的就业局面,使得高职生未来几年的就业压力相当大。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使越来越多的高职生成为自主创业者,为学生拓宽发展空间,为社会减轻就业压力,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深入开展创业教育的职责所在。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提出了“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这一新的教育概念。教科文组织指出:从广义上说。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开拓性的个体。它对于培养个体的首创和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非常重要。从本质上说。创业教育就是指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让学生成长为创业者。使他们“愿创”、“敢创”、“会创”。创业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一部分,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拓宽学生就业门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长远大计,是高等教育功能的扩展。

二、国外创业教育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创业教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一直深受重视,至今已颇具规模。以美国为例,美国第一个创业教育课程产生于1970年,第一个本科创业教育专业产生于1980年。目前,美国已有1100多所学院和大学提供创业课程,许多大学还提供创业方面的学位。美国大学创业教育中非常注重创业氛围的营造,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大学每年都举办“校园创业计划”大赛这样的活动。Yahoo公司就是在斯坦福大学校园创业氛围中诞生并迅速成长起来的。麻省理工学院自1990年开展首届创业计划竞赛以来,其毕业生和教师平均每年创建150个新公司,最新统计表明。该校的毕业生已经创办了4000多个公司,雇佣了110万人,创造了2320亿美元的销售额,为推动美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美国创业教育的特点是:第一,注重学生创业观念的养成,促使学生将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第二,注重学生对创业实践的体验,使学生获得感性认知:第三,注重对教师的培训,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创业经验;第四,创业教育得到了社会部分资金的资助。

在一些不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甚至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肯尼亚即是这方面的典型事例。第一,政府规定。在学校设立专门的创业教育机构,凡是有条件的职业学校都要设立“创业教育研究室”:第二。政府开发出了创业教育课程大纲,主要涉及创业和自谋职业、创业机遇、创业意识、创业动机、创业能力、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内容。侧重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第三。政府通过举办创业教育有关课程进修班等形式来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三、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施模式的探索

国外创业教育的成功,除学校自身努力外。政府的重视、社会的资助同样不容忽视。但是,目前我国政府和社会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支持非常有限,对教师创业培训的重视程度较低。我们必须依靠自己,大胆尝试,借鉴国外高校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进程,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创业教育实施模式,走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成功之路。

(一)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过程对于创业教育十分重要,在培养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方面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业能力,让他们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合作,具备创业成功者的基本素质。结合正在进行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在下面三个环节融入创业教育:

1,公共基础课程:开设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系统掌握创业知识和选择创业项目的正确方法

大学生创业首先要掌握创业过程中必备的专业知识。因此,实施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需在原有的公共课基础上,增设一些有关创业常识的综合性课程,课程大纲中要包括经济学、企业管理、法律、公共关系、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了解经济学常识、经济政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生产管理、市场开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基本创业常识,掌握建立客情关系网、处理公关问题等管理技巧。并能在创业过程中随时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学内容可按照真实创业经营过程进行设计,体现实践性和科学性。

2,专业核心课领域:注重创业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养成

专业核心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岗位专业技能。目前,大部分院校正在按照工作过程和行动导向的理念进行课程教学设计。以真实工作任务为基础构建的学习情境。融入创业教育,不仅要突出对学生工作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学生个性潜能、创新思维的激发。具体做法是:学生分组,根据教师事先设计的工作任务,首先由每个人做出工作计划,经小组集中讨论后。实施计划;然后在小组之间,彼此检查实施的效果。比较哪组任务完成得更好;最后,每个人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方法。这种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主动参与、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创业品质。

3,顶岗实习环节:体会经营过程。获取感性认识

顶岗实习是高职生到企业工作岗位从事真实生产的校外实践教学环节。在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生要完成规定的生产任务。生产出合格的技术产品。健全顶岗实习制度,把顶岗实习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开设。不仅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更是创业教育的迫切需要。学生在提高生产实践能力的同时。还接触、了解到本专业与生产生活的结合方式、本专业的产业现状和前景、相关企业的管理方式、产品销售等一系列创业过程中所必须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前对创业历程形成感性认识。

(二)第二课堂中强化创业教育

1,改革学生组织管理模式。锻炼创业综合能力

以“自我管理、自我引导、自我服务”的思路,进行学生组织管理模式的改革。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学院的学生工作部门围绕教育培养目标,构建系列活动,引导学生社团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创造性地开展活动,达到创业教育的目的。

2,开展各类创业实践活动。营造校园创业氛围

学生工作部门要积极探索创业实践方式,例如举办校园创业计划大赛、以“大学生创业教育”为主题的经济文化艺术节、商业文化周、创业与创新论坛,参加数学建模大赛,建立创业园区等,有效地把创业实践活动与人才培养过程相结合。形成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机制,积极引导学生个性、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创业所需的人文素质。

(三)就业服务工作中加强创业指导

1,聘请企业家担任兼职教师,注重创业过程辅导

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和企业家、投资家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演讲,聘请他们担任创业教育兼职教师,弥补校内师资缺乏创业经验的不足。这些成功人士针对学生创业意向,进行个性化辅导与开业跟踪扶持。通过过程辅导。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2,邀请创业有成的毕业生现身说教。摒除学生创业恐惧心理

很多学生对创业缺乏信心和勇气,对创业存在一定的恐惧感,而那些创业有成的师兄师姐会是最好的榜样,可以使他们感受到创业成功者就在身边。因此,让学生身边熟悉的人来进行现身说教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这些毕业生用自身艰苦创业的经历和业绩来教育在校学生,让他们树立创业理想。学习创业方法。开启创业思路,激发内在潜能,使创业不再高不可攀、让人生畏。

党的十六大把“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主阵地。必须重视创业教育,丰富教育内涵,为高职学生拓展出更为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徐惠军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高职院校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