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好莱坞电影之“中国风”现象

2009-11-25 07:52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2期
关键词:中国风市场好莱坞

蔡 骐 廖 婕

摘要:从传播学“文本、机构、受众”的视角出发,透视2008年中国国内上映的几部“中国风”式的好莱坞大片,我们不难发现精确的文化把脉和对中国元素的创新表达是该类影片成功的关键所在,而中西方受众的文化解读差异则是掣肘其发展的最大障碍。此外,促使好莱坞牵手“中国风”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电影市场和中国本土体制的双重作用。

关键词:中国风;好莱坞;市场;受众差异

中图分类号:G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529(2009)02-0141-04

毫无疑义,2008年是中国元素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的一年。“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口号在与奥运会等重大媒介事件的对接中再次被高声唱响。众多海外团队纷纷向中国抛出橄榄枝,其中,称霸全球电影业的好莱坞先后推出了《黄石的孩子》、《功夫之王》、《功夫熊猫》、《木乃伊3:龙帝之墓》等多部“示好”之作。这些作品或是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学乃至民间神话,或是取景于中国的秀丽风光,其中还运用了大量中国独有的文化符号,它们不仅大大延展了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印象,同时也让中国观众饱餐了一顿中西杂烩的视觉盛宴。以下,笔者将从文本、机构、受众三个角度出发对2008年上映的几部“中国风”式的好莱坞大片展开分析,力图揭示中国元素在该类影片中是如何被再现及表述的,以及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及其所带来的问题。

一、文本:中国元素的创新演绎

事实上,“外来和尚念本地经”在全球电影市场早就不是什么稀奇事。早在上世纪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题材就被好莱坞借鉴翻拍成了西方版的“东方故事”,如《末代皇帝》、《花木兰》,等等。只不过,早期的好莱坞电影在表现中国主题时主要还是停留在对视觉符号的机械组合的层面上,而横贯影片的价值观依然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观,视角仍然是西方中心主义视角,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是经过西方人主观想象与建构后的理解。这些作品在后来的传播过程中大多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虽然其能凭借神秘的东方奇观吸引一部分西方看客,却无法真正激起中国观众的共鸣。在中国人看来,这种“跨文化杂交的、胡乱拼凑起来试图满足中西方市场胃口的电影”就像是包饺子时皮用的是中国面皮,馅却换成了水果沙拉——难怪吃下去会消化不良。不过,中国有句老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显然,好莱坞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能力要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2008年,当“中国风”再度撞击大西洋彼岸,好莱坞重新交出的这份答卷多少有些令我们感到惊喜。

被喻为“写给中国的一封情书”的《功夫熊猫》在国内上映短短十余天,票房收入便已突破亿元,如此骄人的成绩令同档期播映的其余几部国产影片黯然失色。一时之间,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着“熊猫阿波”、“悍娇虎”、“俏小龙”、“龟仙人”等动画角色,人们一边心满意足地沉醉于熟悉的中国符号及传统文化的熏染中,一边对好莱坞梦工厂在处理中国元素时的创新演绎报以热烈回应。该影片继承了好莱坞制作的一贯风格,在外形的包装设计上煞费苦心。首先片名便先声夺人,将世界通用的两张“中国名片”——“功夫”和“熊猫”加以组合,既凸显了浓郁的中国风特色,又不乏冲突对比下的新意。对西方人而言,中国的动作电影或者说东方武术电影一直是其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作为中国国宝的熊猫,外形笨重憨厚,却似乎怎么也无法与人们想象中的“功夫”二字联系起来。由此看来,这仅仅是好莱坞又一次在打概念符号的擦边球吗?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好莱坞对这一组合的运用已经不再是流于表面的哗众取宠,而是在融会贯通了西方文化与中国艺术的基础上取得了创新性突破。

通过观赏影片我们可以发现,《功夫熊猫》一方面在“形”上保留了中国符号的原始面貌,另一方面更在“神”和“意”的层面上对中国元素进行了延伸和拓展。面条包子等中国特色小吃、长长的山路阶梯、水墨画般的田园风光、在高山云雾之中若隐若现的武林圣殿……这些带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辨识性的符号在电影中俯拾可见。而由各种传说中的武功招式,如虎鹤双形、蛇形刁手、猴拳、螳螂拳等幻化而来的几位主要配角“中原五侠”与主角“熊猫阿波”的功夫修行之旅更是贯穿全片的主轴。以前我们常常批评好莱坞在拍摄中国胚材时“有形无神”,但此次《功夫熊猫》的连贯叙事加上恰到好处的精神挖掘,却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对其进行评价和认识。随着影片情节的渐进,“功夫”、“熊猫”这一怪诞组合的旨归及创意慢慢浮出水面,观众在被幽默的动画设计逗得前俯后仰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故事背后的意义所向:这一次,好莱坞梦工厂没有继续生硬地推销它的“美国梦”,而是凭借对中国文化的扎实研究以及行云流水般的意象穿插唤起了中国观众关于“功夫传统”的悠远记忆。如影片中阿波跟随浣熊师傅习武的那一段,二人使出的招数很多都是取道于老版的香港功夫片。而主角阿波丰富的动作表情及独特的腔调更是明显模仿了李小龙、成龙和周星驰等多位华人影星。此外,影片的叙事模式也十分符合东方人的审美心理,走的是小人物的励志路线。熊猫阿波在经历了“意外之下临危受命——受到挤兑自暴自弃——领悟启示意气奋发——勇担大业完成使命”几个阶段后,实现了自身的华丽转型,也由此托出了“相信自己,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英雄”这一永恒主题,凸显了影片的“神”。然从“意”的角度来看,电影对于山水田园的写意渲染以及老庄哲学的信手取撷令人倍感亲切。如龟仙人在桃花树下与阿波及浣熊大师的两次对话,言语中充满了禅意。对前者,龟仙人启发道“昨天已成过去,明日犹未可知;唯有今朝在手,当好好把握”,暗示阿波应“正视自己,活在当下”;而对后者,龟仙人开导说“你的心情便如这搅乱的池水,混沌不清;等静下心来,答案自见分晓”,忠告浣熊大师要做到“心静自清明”。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形”、“神”、“意”的细致揣摩及创新表达是促成《功夫熊猫》在中国电影市场上获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当荧幕上闪现过那些曾经深受中国观众喜爱的文化掠影及影视桥段时,人们感受到的是心理距离的缩短及文化认同的拉近。甚至有人指出:好莱坞的此番制作已经超出了中国人对于本国文化及自身的了解,进入了一个在继承中有所发展的新境界。然而,无论对文本本身的评价如何,电影留给我们更多的应该还是理性的思考:在开拓全球电影市场的道路上,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好莱坞对弱水三千,而取“中国元素”一瓢独饮?又是什么令其狠下气力钻研中国文化,拍出专为东方人量身打造的影视作品?相信只有在厘清了这些问题之后,我们才能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包括《功夫熊猫》在内的整个好莱坞的“中国风”现象。

二、机构:全球市场与民族体制的对话

回顾过去十年中被引进国内的好莱坞大片的整体状--况,从《亡命天涯》到《泰坦尼克号》再到《指环王》,进口大片似乎早已确立了一套轻车熟路的商业模式及电影叙事策略。但为何今天,它在叩击中国电影市场的大门时不再沿用

自己一贯熟悉的元素和风格,而是选择了中国观众更为熟知的人、事、物、象?对此,华夏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副总刘树森的一席话作出了很好的解释:“好莱坞七大电影公司越来越重视中国的电影市场,他们一方面看到中国电影市场蕴藏的巨大市场潜力已经开始转化为真金白银,另一方面,他们也对中国电影市场的规则有了更为正确的认识。”其中,他所指的“正确认识”,就包括如何看待影片的“审查意见”。由此看来,在全球影视传播与流通的跨国运作中,即便是叱咤风云的好莱坞也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事态的发展。因为这当中还包含了一个对话的过程,其对话主体正是全球电影市场与各民族本土体制。

从市场的角度进行考量,需要注意两个概念——叫好与叫座。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总是顺理成章地以为那些叫好的作品必然也会叫座,然而这一逻辑却明显不适用于当下的电影业。放眼望去,占据各大院线票房榜首的影片通常是争议声最大、批判声最高的,它们或许在叙事结构上为人所诟病,或许因华而不实的特技而招人反感……但是,人们仍然一边骂,一边疯狂地涌向电影院,由此造成电影“叫座不叫好”的局面;而另一方面,在市场的自主选择及资源配置下,一些内容精良,但包装欠佳的好电影却无缘在影院与观众见面。又或者,即便争取到了少数几条院线的放映许可,也因为宣传的不到位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在票房上惨败,从而陷入“叫好不叫座”的窘境。面对这样两种情况,好莱坞的策略十分明确:首先尽力平衡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尽量出产既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但是当鱼与熊掌必舍其一时,艺术便要毫不犹豫地为商业让路。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好莱坞之所以在开拓全球电影市场的过程中接二连三地调用中国元素,原因之一便是看中了中国符号、中国故事及中国演员糅合所产生的“叫座”效应。例如著名的华人影星、同时也是国际动作巨星的成龙、李连杰、杨紫琼、刘玉玲等人,他们的出演常常是一部电影票房的保证。西方观众喜欢他们,在于对中国功夫的一种仰视的情感以及对异域风情的一种猎奇心理;而中国观众喜欢他们,则更多是出于一种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在不断演绎东方传奇、代言东方形象的过程中,这些明星逐渐被符号化,成为了联系东西方电影市场的通用货币,国内影人欲通过他们开辟通往国际舞台的道路,好莱坞则希望借助他们占领文化亲近性的先机。于是,我们得以看到《功夫之王》中成龙与李连杰的“双J大战”(成龙的英文名Jackie Chan,李连杰的英文名Jet Li),《木乃伊3》中李连杰与杨紫琼的银幕对决以及听到成龙、刘玉玲在《功夫熊猫》中的倾情配音,而这无疑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诚然,中国元素在国际市场上的确有着自身独到的神韵和魅力,能够成为好莱坞创新思想及灵感的一大来源。但从全球多元文化的视角出发来看,它又并非是好莱坞的唯一选择。那么,除了市场因素的影响之外,还有什么原因致使好莱坞对中国元素如此执着?答案就是中国的国家体制。众所周知,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场域,它可以通过“竞争”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实现以“利益最大化”为前提的优胜劣汰;然而,体制却是一个封闭的场域,它就像是拦在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的一道关卡,从文化到政治、从精神到物质的流通都必须经过其严格审查和检验。因此可以说,在影视传播领域,市场决定的是影片的形式和内容,而体制决定的是影片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自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历经了风风雨雨30个年头,其问,我们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成绩。而随着人世、申奥等里程碑式的事件一一取得圆满成功,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大国崛起的事实在世界其他国家看来已不言自明。闻风而动的好莱坞早早地嗅到了中国电影市场蕴藏的无限商机,自然想从中捞个盆满钵满。然而,要想入驻中国市场首先必须通过中方的电影审查,这就牵涉到了国家的体制问题。加入WTO以后,我国曾明文承诺允许每年以分账形式进口20部外国大片(其中包括非美大片),且“允许”不代表“必须”。这意味着好莱坞在中国的生存空间已经被牢牢限定,而它所能做的仅仅是尽可能的使自己在这“20部外国大片”中的份额最大化。西方有句谚语:“要想被对方接受,最好的方式就是先去了解对方。”好莱坞或许从中获得了启示,在寻找突破中国电影审查壁垒的进路的过程中,它开始有意识地学习并吸收中国元素,并在拍摄题材、叙事主题等方面慢慢向中国观众的审美趣味靠拢,努力照顾其民族情感。因为它很清楚,如果将好莱坞影视产品比作一架飞机,自己虽然能够决定起飞的时间和飞行的高度,却不能保证飞机最终降落在它该要降落的地方,而只有通过与中国电影审查体制的协商及对话,才能确保产品最终进入预期的目标市场,实现自身的传播价值及盈利价值。

综上可知,好莱坞影视作品中之所以越来越注重表现中国元素,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元素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及号召力,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加轻松地通过中国电影审查制度,加大被引进的几率。在此之前,全球电影市场与民族本土体制之间展开了一开一阖的激烈对话,而好莱坞最终牵手“中国风”无疑契合了对话双方殊途同归的选择。

三、受众差异:电影传播的阿喀琉斯之踵

经过全球市场与民族体制的反复遴选,最后入驻中匡市场的好莱坞大片已是屈指可数。但是它们并不能过早地为自己有份分吃中国电影市场这块大蛋糕而窃喜,因为它们还必须通过中国观众挑剔的审视。综观2008年引进的四部好莱坞“中国风”大片,除了《功夫熊猫》真正做到了既叫好又叫座之外,《功夫之王》、《木乃伊3》只能说是毁誉参半,赚了票房却没有赢得相应的口碑,《黄石的孩子》则是一个叫好不叫座的典型。很显然,在这一目了然的区分里,受众是直接给出评价和反馈的人。他们掏钱买票,进影院消费电影产品;他们是电影制作商的衣食父母,是掌握电影行业生命线的关键所在;电影产品是否达到了预期的传播效果,能否最终实现自身的传播价值只能通过他们的反应予以体现。然而,受众同时还是一种多样化的,由各种亚群体组成的社会集合体,他们受文化背景、兴趣品位、需求偏好等因素的影响,这便决定了受众差异是电影传播必须攻克的最后一道关卡。

在影视作品跨国传播的过程中,受众群体间的差异性以及他们在解读文本时的主观多元性常常造成传播的“失效”以及信息的“误读”。其中有关传播失效的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在中国电影市场遭遇滑铁卢。当时,《卧虎藏龙》一经播出便博得了西方电影界一片压倒性的赞誉声,此后更一举摘取了奥斯卡四项大奖,获得了中国功夫片有史以来的最高国际声誉。然而该片在国际市场上的辉煌战绩并没有延续到中国内地,中国观众普遍认为电影缺乏新意,片中的打斗场面和爱情刻画令人失望,结果导致影片发行亏损400万。就这一现象,许多专业人士提出了看法,其中,《华盛顿邮报》驻京办事处前主任约翰·邦弗雷特直言不讳道:《卧虎藏龙》之所以在美国取得成功,

是因为它很中国化;之所以在中国失败,是因为它太中国化。这一语便道破了东西方受众在看待同一文本时不可弥合的差异。西方观众欣赏的是《卧虎藏龙》的飘逸唯美以及影片反映出来的隽永绵长的“中国侠文化”;而这些恰恰是最受中国观众诟病的地方,在习惯了火爆激情的武侠片、动作片之后,《卧虎藏龙》的文艺化叙事之于中国人而言就像是一杯白开水,索然无味。而信息误读在影视传播中就更加常见了。《木乃伊》电影系列曾一度以古国埃及作为叙事背景,凭借惊险刺激的内容以及华丽精湛的形式而备受全球电影市场青睐。可是当续集拍至第3部时,导演却异想天开地将故事背景搬到了中国,以至于有了今天的《木乃伊3:龙帝之墓》。其实关于这部影片,且不说情节内容如何如何,光看片名就足以引起争议。许多中国观众觉得在情感上无法接受民族瑰宝“兵马俑”被偷换概念,成为西方人眼中的“木乃伊”这一事实,而正因为中西方受众在有关该问题的认识上存在不同的理解和看法,直接导致在西方人看来是创新运用中国元素的举动,在东方人眼中却误读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文明的亵渎。此外,该片的血统亦令人感到困惑。几个西方人,用西方的思维方式打造出一部东方的魔幻传奇,问题直接指向“影片是拍给谁看的?它到底是该随西方的姓,还是应该被归人到东方的名下?”显然,制作方是本着善意和迎合的态度希望拍出一部“很中国”的电影,片中也大量运用了五行八卦、甲骨文、香格里拉、长生术、甚至喜玛拉雅山雪人等中国独有的标识及符号,虽然外国观众看得一惊一咋、不亦乐乎,但是仍然令中国观众感到十分别扭。原因在于,一场电影下来,人们除了看到漫天漂浮的中国元素,还看到了当一切外在形式隐去后的“山姆大叔”那伟大的形象,最终结果,这还是一部讲述美国人充当“救世英雄”的影片,原以为是唱主角的中国演员和中国故事此刻倒成了背景和装饰,难怪让众多国人愤愤不已。

由此可知,受众差异的确是掣肘电影传播的阿喀琉斯之踵。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受众在解读文本时的差异性问题,电影传播便很难达到其预期的良好效果,甚至有可能因为误读而造成传播效果上的适得其反。这一点,对于要竭力平衡不同文化背景下中西方受众的心理诉求的跨国影视文本而言更是巨大的挑战。其实我们都知道,好莱坞就像是一个成熟的文化大熔炉,它擅长将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打碎、拼贴、重组,进而塑造出一个全新的、杂交式的文化形态。在它的生存手册上创新与类型是一组相合相悖的概念:类型是好莱坞电影成功的法宝,而创新是好莱坞电影不死的力量。稳定的类型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兴趣偏好及心理期待,灵活的创新则能化解受众的审美疲劳,满足其猎奇心理。正是在类型与创新的完美协作下,好莱坞影视帝国得以崛起,然而,一直无往不利的这两大影视创作策略却在此次好莱坞向中国市场返销中国元素的实践中失去了效力。《木乃伊3》和《功夫之王》,从类型上看都属于魔幻风格的动作片,题材均取自中国历史或民间传说,着重表现以功夫为代表的“中国风”元素,宣扬的中心思想则是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如此一个系列组合,或许很好地考虑到了西方受众的文化心理诉求,但却对东方受众缺乏关照。在这样两个既老套、又多少带点恼人的意识形态规训的故事面前,中国观众即便冲着好莱坞的名号踏进了影院,也不能指望他们给影片一个过高的评价。反之,《功夫熊猫》在类型与创新的把握上则要高明得多,明明是一部定位给儿童和青少年观看的动画片,却最终成了老少通吃的票房赢家,《功夫熊猫》的成功不仅在于它诙谐幽默、机智创新的形式,更在于其故事背后宣扬的那种人性光辉及普适价值。这种文化叙事弥合了中西方受众文化背景的差异,触动了一场全人类的情感共鸣,也由此克服了电影跨国传播道路上的最后障碍。

2008年已然过去,回首当下的国内电影市场,好莱坞“中国风”的高潮正渐渐退去。然而无论是古灵精怪的《功夫熊猫》,惊艳炫目的《功夫之王》、《木乃伊3》,还是兀自静默的《黄石的孩子》,都给中国观众留下了不一样的体验和回忆。在这些体验与回忆中,有惊喜,有失落,有顿悟,有反思。但更加重要的是,我们相信这是一个好的征兆,这是一个中国与世界展开平等、和谐对话的新契机。为此,我们要做好准备,在发展壮大民族影视传播事业的漫漫长路上,学习好莱坞多元、宽容的文化心态,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寻求创新与突破,努力挖掘电影叙事背后的永恒精神,减少南橘北枳的传播障碍,以便我们的文化能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真切善意的表达,以及更加自由的流通。

参考文献:

[1]戴廉,中国电影:东方不亮西方亮[J],嘹望新闻周刊,2006,(3):60-61.

[2]陈犀禾,黄音,向中国电影致敬——来自大洋彼岸的报告[J],当代电影,2006,(1):105—109.

[3]杨玉洁,融合的力量——好莱坞三维动画长片《功夫熊猫》的启示[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8,(6):8—15.

[4]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进口分账影片态势分析[OL]http://indus,chi—nafilm,com/200809/1753365,html,2008-09—17/2008—11—10,

[5]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06.

[6]吴晶,武侠电影的“江湖”在哪儿[OL],http://news,sina,com,cn/s/2005—12—14/03307700205s,shtml,2005—12—14/2008-11—10

(责任编校:彭大成)

猜你喜欢
中国风市场好莱坞
好莱坞灵异跑车之谜
CRAZY RICH ASIANS
浅谈房产测绘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与体会
手机报面临的发展困境及纾解之道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
怎样打造好莱坞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