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亮相

2009-11-29 10:00李昕黄山林靖欧阳斌
财经 2009年5期
关键词:希拉里印尼日本

李昕 黄山 林靖 欧阳斌

在一周的时间里,为众多内容相继破题——巩固盟友关系、向穆斯林世界示好、重申朝核强硬态度、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财经》记者 李昕 黄山 林靖 实习记者 欧阳斌

黑西装,浅蓝色T恤,双手搭在沙发扶手上,微微后仰;尽管不时露出笑容,眉宇间总带有三分威严——这是62岁的希拉里·克林顿,她现在的身份是美国国务卿。

“还有半小时,飞机就该起飞了。”站立一侧的希拉里的助手看看表,小声说。

台上的希拉里丝毫不急,仍然与20多位中国妇女界代表讨论着女性参政、遗弃女婴等问题。门外排着上海东方卫视和中央电视台的记者,等候着各自的专访时间。即使登上了停泊在首都机场的专机,结束为期一周的东亚之行,希拉里还要趁飞机加油的空隙,在日本横田空军基地与驻日美军简短见面。

这样密集的行程安排,希拉里应该已经习惯。从“第一夫人”、纽约州参议员、总统候选人,到新任国务卿,在走马灯般来去匆匆的美国政坛,希拉里头上的光环已持续近20年,头衔变化,亮度不减。

2009年1月22日参议院投票,正式批准希拉里国务卿的任命之后,她的首次出访选在亚洲四国——日本、印尼、韩国和中国。短短一周内,她在世人瞩目中与高层会面,与民众交流,成功突出了三大议题——金融危机、环境与发展和朝核问题,与盟友重修旧好,与中国拓宽合作领域,以倾听与合作的姿态为奥巴马政府的外交政策定调。

“来时克林顿,走时希拉里”。韩国《朝鲜日报》社论的大标题,称赞希拉里从前“第一夫人”到国务卿的转变。文章说她富有亲和力的外交风格与前国务卿赖斯迥然不同,尤其在韩国梨花女子大学与学生们的交流、互动之时,更是“光芒四射”。

早在参议院听证会上,希拉里就罗列出新政府外交的优先领域,分别是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巴以、朝核、传统盟友、中国和俄罗斯。算上此次希拉里的东亚四国行,奥巴马政府在上任首月就覆盖了大部分重要地域:总统延续传统拜访邻居加拿大;副总统在2月初出访美国的传统盟友欧洲;中东特使1月底到海湾访问;阿富汗特使也在2月中旬前往喀布尔;以及国务卿访问亚洲——所有的出访都在反复传递合作的信息。

继副总统拜登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提出“美国不相信文明的冲突,我们将尽一切可能鼓励包容的力量”之后,希拉里在就任国务卿前,也引用罗马诗人的话:“无论何种努力之中,智者总会首先尝试劝服。”这些都为气氛融洽的访问奠定了基础,标志着布什“单边外交”的终结,也注定了以表达善意为目的的高层出访,必然处处受到欢迎。

“希拉里让整个亚洲——或者说注视此行的世界各地,对美国另眼相看。制造一个人们愿意与你合作的氛围,这本身就是权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问题专家兰普顿(David Lampton)评论说。

虚即是实

为什么希拉里先到亚洲?

“想想看,把全世界GDP排名前三的國家(美国、日本、中国)放在一起,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意义还不明确吗?”美国公众广播电台在节目中说。

话虽如此,履新不足一个月的国务卿希拉里此行并没有太多实质性任务。出发前,在亚洲基金会的演讲上,希拉里列举的“务实”行动,包括与日本签署关岛国际协议、将驻扎在冲绳的8000美军转移到关岛,以及与中国恢复中层军方对话。

“对于本届政府尚未完全决定的问题,例如(中美)高层双边对话的具体机制,她避免过早草率定调。”兰普顿说。

既然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访问的着力点主要体现在行程安排和会见人物与话题的选择上。

出行前,希拉里多次强调“美日关系是美国全球利益的基石”。在布什政府期间,中美关系重要性日显,风头几乎盖过日美关系。去年10月,布什不顾日本反对,将朝鲜从美国的反恐“黑名单”上勾去,日本舆论哗然,认为这是对传统盟友的忽视。此外,前总统克林顿也曾在访华时绕开日本。因此,日本一直担心,美国民主党重新上台后,日本将再次受到冷遇。

这次希拉里给足了日本面子,不仅首站造访日本,还使日本首相麻生太郎成为首位受邀访问白宫的外国领导人,在日本自然深得人心。

在东京的两天中,希拉里会晤了日本首相和外相;也与日本最大的在野党民主党的领导人小泽一郎会面。日本媒体认为,与小泽一郎的会晤说明,日美关系不仅是政权间的关系,奥巴马政府也在考虑“后麻生时代”的日本政权走向。

“作为美国的盟友,日本麻生政府的支持率还不到10%,而且今年秋季还面临大选,与麻生政府达成的协议能否实施下去,美国方面对此也很不安。”一位政治学者对《财经》记者表示,“可以看出,希拉里此行传达了奥巴马政府的态度,即无论谁掌权,美国都想保持与日本坚定的同盟关系。”

日本政府领情之后,也深知要为此付出代价。2月24日,政治生命已摇摇欲坠的麻生首相飞赴华盛顿,与奥巴马进行一个小时的会面。作为回报,日本表示将支付阿富汗8万名警察六个月的工资,并担负在阿富汗建设约200所学校、约100所医院和维持治安等20亿美元的资金。

修复关系

如果说日本之行是盟友之间重建信任,选择出访印尼,则充分体现了奥巴马希望与穆斯林世界修复关系的愿望。这也是奥巴马继1月28日接受阿拉伯半岛电视台采访之后,再一次向穆斯林示好。

美国一直将印度尼西亚称为“穆斯林世界的榜样”,原因是印尼的自由民主制度成功地压制了激进的伊斯兰组织。希拉里在雅加达说,此前美国长期忽略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如今作为美国在该地区外交攻势的一部分,奥巴马政府将大力发展同印尼的关系。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约有2亿人口。加之奥巴马的继父也是印尼人,他本人童年时代曾在雅加达度过四年时光,希拉里此次造访自然有特殊意义。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亚非所副所长翟浝对《财经》记者表示,一方面,印尼有自由民主制度,且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损失较小,“美国希望将印尼视做在东南亚的代理人”;另一方面,印尼自身也正在寻求恢复东南亚的领导地位,现任总统苏西洛的支持率很高,有望再次当选,他也希望继续加强与美国的关系。

印尼外长哈桑·维拉尤达(Hassan Wirajuda)十分会意。他对希拉里表示,印尼能够成为美国争取穆斯林世界的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他还特地提及奥巴马,称“这个岛国的2.3亿民众分享了奥巴马当选的快乐,并且迫不及待地期待他能够回来。”

希拉里还拜访了位于雅加达的东盟秘书处。东盟秘书长素林(Surin Pitsuwan)表示:“你的访问展示了美国将结束它在这一地区外交孤立的严肃态度。”

不过,美国和印尼之间如何合作,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印尼《雅加达邮报》发表评论称,美国的外交政策制定者中,仍然有人对穆斯林政体是否能与民主价值观相融合持有怀疑。此外,伊斯兰国家彼此之间的情况也是千差万别,很难存在一个“均码”的政策。所以,即便美国搞好了与印尼的关系,也不代表它能与整个穆斯林世界融洽相处。

朝核之忧

在韩国梨花女子大学上千名学生的簇拥中,希拉里不是一名政客,而是一个偶像。“感觉像是女性专栏作家。为女孩们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希拉里说道。

尽管有这样轻松的点缀,韩美会谈的背景比日美会谈要紧张许多。

朝鲜中央通讯社2月19日说,朝韩之间的政治、军事对抗“已发展到极端程度,发生冲突只是时间问题”。此前一天,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发言人发表谈话,再次警告韩国,“不要忘记朝鲜军队已经进入全面对抗状态”。

希拉里对此表示:“希望韩国领导人不要上朝鲜好战发言的当。”

希拉里说,朝鲜应履行六方会谈的有关共同声明,朝鲜如果拒绝与韩国对话并继续谴责韩国,将无法与美国建立其他关系。她还说:“朝鲜必须履行2005年签署的《9·19共同声明》。”此外,她宣布,美国前驻韩大使斯蒂芬·博斯沃思(Stephen W Bosworth)将担任朝鲜问题特使。

美国态度虽然鲜明,却无法彻底打消韩国的疑虑。韩国《中央日报》在2月20日的社论中指出两点担忧:一是如何落实韩美共识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二是在美国面对的犹如洪水的国际问题中,亚洲问题、特别是朝鲜半岛问题是否会被列为优先日程。实际上,近年来,在美国政府的日程表上,中东事态的紧迫性明显摆在了亚洲问题的前面。

“希拉里重回‘威廉·佩里(William Perry)模式,即为合作描绘一个积极的远景,为冲突和摩擦设置一个不好的未来,一切取决于平壤做出何种选择。”兰普顿说。这一积极的远景就是如果朝鲜“可被确认地、彻底地”消除核项目,接下来,美国将肯定会做出一些相应的回应,包括与朝鲜实现关系正常化,正式结束朝鲜战争之后目前两国的停战状态,以及对朝施以能源、经济和人道主义援助。

言与不言

来到北京,希拉里的装扮突然严肃起来,从闪耀在印尼学生群中的红色外套、与日本王妃拥抱时的蓝色外衣,转为朴素的黑色西装。两天的行程中,她与多位政府高层会谈,并到北京的热电厂实地参观。此间希拉里有所言,有所不言,皆得外界关注。

希拉里高调推进的是美中两国在环境问题上的合作。布什政府期间,中美的联系与沟通的频繁程度前所未有,环境问题虽有所涉及,却远未到领衔众多议题的程度。希拉里出行之前就明确将环境列为三大主要议题之一,并在2月13日亚洲协会的演讲中,援引协会美中关系中心主任夏伟(Orville Schell)的话,称环境问题是美中两国加深合作的好机会。

“希望你们不要重蹈我们的覆辙,”希拉里在京郊通用热电厂参观时说,“我们在工业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并不知道(保护环境),欧洲也是如此。现在我们都足够聪明,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发展模式。”

近期在華盛顿和纽约,中国问题专家和研究机构发布了多份中美环境问题的报告。在众多的建议和路线之中,首要任务都是促成两国领导人的高峰会晤。希拉里在与中国领导人的会见中强调环境问题,也为两国元首今年4月在伦敦的G20金融峰会上见面蓄势。

在中美高层对话机制上,希拉里表示,将继续昔日由美方财政部领衔的美中战略经济对话模式,但在规格和涵盖范围上将作出调整。“我和盖特纳(美国财长)同意国务院和财政部应就美中两国间需要讨论的话题,扮演相互促进的角色。”希拉里在回答提问时表示。

而美国眼下最急迫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也在希拉里的言辞中闪现。“通过继续支持美国债券,中国正在加强两国之间的联系。我们将会同甘共苦。”

希拉里的有所不言,则是敏感的中国人权问题。尽管出访前她将人权列为讨论话题之一,在北京的两天中却丝毫没有提及,仅在结束访问前轻轻点题——去教堂做礼拜,与妇女界维权人士会谈。她的低调处理招致了一些国际组织的批评声音。

兰普顿认为,希拉里长期以来在人权领域的强势也是她“不谈”的资本。“尼克松在访华前长期敌视中国的名声,却给他特殊优势,帮助他打开两国外交坚冰。同理,希拉里也许是能够将这个问题推进到有实质进步阶段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兰普顿说。

无论未来的期许如何,国务卿希拉里载誉而归。在一周的时间里,不会外语却访问过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希拉里,为众多内容破题——巩固盟友关系、向穆斯林世界示好、重申朝核强硬态度、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但善意仅仅是开始,下一步,这位“女强人”将怎样继之以实质行动,世界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希拉里印尼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印尼出手
《黄金时代》日本版
印尼举行反恐演习等四则
变色啦!
印尼的承诺
一个人在印尼走山看海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参考译文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