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毕业生就业心理困惑

2009-12-02 10:20黄冬兰
广西教育·C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就业心理困惑

黄冬兰

【摘要】 本文探讨了在新的就业形势下中职毕业生表现出来的心理困惑,并对如何解决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困惑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中职毕业生 就业心理 困惑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职毕业生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严重者甚至还会出现心理和行为上的异常,对他们的就业以及今后的发展很不利。因此,对中职毕业生进行就业心理辅导,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摆脱心理困扰,进而成功就业,是中职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中职毕业生就业心理困惑

近三年,笔者对我校毕业生进行就业问卷调查,调查的具体内容和相关数据见表1~3。

笔者结合多年担任毕业班班主任、指导学生就业的工作实践和体会,总结出中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困惑主要有:

急功近利。部分中职毕业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缺乏脚踏实地的干劲,希望一毕业就能进入好单位,拿到高薪酬,这种不切实际的期望往往使中职毕业生求职处处碰壁。

依赖心理。有部分中职毕业生虽然准备步入社会,但缺乏一个职业工作者应有的决策能力,在就业时选择的用人单位是否适合自己,不是凭自身思考来判断,而是听从父母长辈的意见,或者听从师兄师姐的推荐,有较强的依赖心理。

盲目从众。有些中职毕业生未能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择业过程中盲目从众。这种缺乏全盘考虑、不切合自身实际的职业追求,往往会使中职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经受不必要的挫折。

自卑心理。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部分中职毕业生会因为自己没有大学生的学历高,或因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不如别人,或因求职屡次受挫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进而转化为自卑心理。

焦虑烦躁。这是中职毕业生最为典型的心理困惑。毕业前夕,很多中职毕业生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担心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单位,害怕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担心自己的选择不正确等。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成绩和能力一般且又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临近毕业而工作单位仍然无着落,则表现得更为焦虑。

不平衡心理。有的中职毕业生或因自身综合素质低,或因缺乏社会背景,或因时机把握不准等原因,导致他们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单位。但这些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寻找原因,而是怨天尤人,进而产生不平衡心理。

二、 解决中职毕业生就业心理困惑的对策

(一) 教育中职毕业生学会客观评价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中职毕业生应该对自己的能力有客观正确的认识,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这样才不会盲目从众、随波逐流。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一系列专业技能竞赛,邀请历届创业成功的毕业生回母校讲述自己的奋斗史等活动,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 教育中职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要结合实际开展国情教育,帮助中职毕业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在全面客观评价自己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期望值,使自己的就业意向和社会需求相吻合;教育中职毕业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多思考怎样运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为社会作贡献。

(三) 帮助中职毕业生树立自信心

中职毕业生要成功就业,认识自身优势、树立自信心非常关键。中职毕业生的就业优势有两点:一是中职毕业生虽然文化基础差一些,但他们掌握技术,有实际工作经验,这正是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二是中职学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灵活、有弹性,能紧跟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大多数中职学校实行“一专多证”的教育模式,在订单办学、就业指导、毕业生追踪服务等方面成效显著。

自信是对自己的一种积极评价,自信心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动力源泉。中职毕业生应对自己的就业有信心,但这种信心是建立在充分的就业准备基础上的,只有学好专业、培养特长,面对用人单位的挑选时才会充满自信。

(四) 提高中职毕业生综合素质

中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精深的专业技术素质等。可以每个月都确定一个活动主题,通过组织开展主题活动月、主题班会、专业技能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心理,让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这样,学生就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就业的竞争。

(五) 加强对中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中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各种心理困惑,与他们社会阅历浅、知识经验少、心理承受能力差有着很大的关系。中职学校必须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首先,可以运用校园广播、板报、网络广泛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发布用工和就业信息,使毕业生对就业的大环境有全方位的了解;其次,要对毕业生进行求职择业技巧的培训,提高学生就业的成功率;另外,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可开展心理咨询和个性心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有针对性地举办择业的心理知识讲座,帮助中职毕业生认清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专长和不足,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选择正确的择业方向,减少择业过程的盲目性,教育他们正确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六) 教会学生进行自我调适

要消除中职毕业生的心理困惑,除了学校方面的努力以外,学生本人也起着重要作用。下面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心理调适方法,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消除情绪困惑,获得心理平衡。

自我转化法。当产生不良情绪时,可把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如参加感兴趣的活动、郊游、散心等,减轻不良情绪的影响。

适度宣泄法。就业过程中有不良情绪时,应进行适度的宣泄,如向知心朋友或老师倾诉、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爬山、打球等等,但宣泄一定要注意时间和场合,而且应该是适度的,不能影响周围的人或物。

松弛练习法。也叫放松练习,这是一种通过练习放松身心的方法。可以尝试做以下的练习:安静地躺在床上,轻轻闭上眼睛,先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呼出,在呼出的同时想着放松身体的某个部位,让全身肌肉逐渐放松。放松训练可以迅速减轻各种不良的身心反应,如焦虑、失眠、头疼等。

自我安慰法。择业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说服自己不必苛求,找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理由来保持内心的平衡,承认并接受现实。

理性情绪法。情绪困扰并不一定由事件直接引起,常常是由经历者对事件的非理性观念引起。如果变非理性观念为理性观念,就可消除情绪困扰。例如有的中职毕业生认为“我读了三年职校,理所当然应有个好工作”,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在就业遇到挫折时便怨天尤人,从而产生不良情绪,导致心理失衡。如果能改变这种错误想法,不良情绪就会得到控制。

解决中职毕业生就业心理困惑的方法还有很多,但关键是中职毕业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有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坚强的意志。这样,在就业的关键时刻,才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实现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章慧.职业指导:打造职业教育新天地[N]. 中国教育报,2003-11-02

[2]胡宇明. 如何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J]. 职教论坛,2004(7)

[3]丁振国等著. 就业指导教程[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2

(责编黄鸿业)

猜你喜欢
就业心理困惑
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高校辅导员对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影响
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意向及其特点分析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探讨
浅析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高职女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小学国学教育之我见
诸事结网,人如困兽
达赖的“困惑”与解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