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学之省思:一种社会学的视角

2009-12-28 05:46吴晗清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09年11期
关键词:德性科学精神

吴晗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势必对当代教学提出新的挑战。我们有必要厘清当代教学形成与发展的背景,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高瞻远瞩,界定当代教学的内涵,重塑当代教学视野下学生发展的本质,构建关注人与社会发展的当代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现实发展。

一、时代呼吁的教学走向:开放、公平、尊重和理解

中国的改革开放带动了整个中国社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的社会转型。首先是经济转型,从原来计划的、管制的、统一僵化的体制转向一个宽松的、有弹性的、相对自由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我国正实行全面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其目标取向是“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理论基础是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其次是政府的转型,是指从高度计划体制下的全能政府转向管制型的政府,从高度管制的政府转向中低管制的政府和转向服务型政府的过程。第三就是从人治、法制到法治的转型,出台了和百姓关系最直接、利益最密切的一些法律,关注民生。社会大背景的转换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另外,当今世界还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文化转型时期,传统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系的形态和功能在演变,新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就出现了多种文化和价值的冲突和交融,构成这一时期独特的多元文化现象。“多元”不只是文化主体的多元,更是文化价值取向的异质性、多样性、复杂性。这种多元文化必然导致价值观念、思想体系、道德规范上的分歧和冲突。

总体来说,三十年来,我国民众的社会心理正从扭曲回归理性、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狭隘走向宽容、从僵化走向活跃。现代化转型为新经济伦理观念的产生提供了契机,制度的“公正性”已经成为共识。人们对“权利”意识的表达是三十年来经济伦理思潮嬗变的必然结果。经济伦理思潮的涌动反映着现代化转型过程的历史印迹,并用思想的力量继续推动着深刻的社会变迁。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人们,正面对着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多元文化的价值选择。一项对中学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价值观的现状调查显示,其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呈现出矛盾与多元。[1]

我们认为,当代教学要适应更要引领时代的发展,从内容到形式都应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要走向民主、走向和谐;人们的公平和权利意识增强导致对教育公平愈来愈高的呼声,这也渐渐让关注以往容易被遗忘的学生成为教师自觉的意识。在社会转型时期需要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让学生浸润在和谐共融的多元文化背景之中,尊重各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主体,求同存异,以沟通达成理解。

二、当代教学的核心内涵:健康教学的引领

教育教学是历史的产物,一定时期的教学必定是具体的,与所处时代的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相关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当代教学形成于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都取得伟大成绩的时代,并在中华民族昂首挺进的时代中继续发展成熟。为此,我们十分必要界定当代教学的概念并进行深刻的剖析。

改革开放取得了丰功伟绩,创造这一惊世奇迹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众所周知,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但是,改革开放政策为何能产生如此神奇的力量,为何能让社会生产力发生几何级数式的增长?在生产力发展的诸内因中,劳动者——人是第一要素、决定性因素。因此,生产力发展的实质是劳动者的精神状态、劳动技能、科学知识等内在素质在一定的外因作用下有所提升的表现。生产力的急剧增长必定是劳动者这个第一要素在特殊的外因激发下发生突变、产生飞跃的结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取得的丰功伟绩,就是因为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放开”了长期束缚、压抑、禁锢亿万中国劳动者的种种绳索或枷锁,使他们在精神上、人权上、人格上得到大解放,其创业、创造、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迸发出来,其被严重压抑的智慧和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2]

然而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还很不合理,如第一产业现代化程度很低,第二产业比重过高,但内在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复多,第三产业发展快,但水平也不理想,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其他还有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复杂的国际关系问题以及中华民族复兴问题等,都需要对人进行进一步的解放。这给当代教育教学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命题:当代教学如何让学生获得个性自由全面发展和引领未来的能力?回瞻教学的历史背景,迎接时代为教学提出的挑战,必须清晰地界定什么是当代教学。那么什么是当代教学?我们认为,它是基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其内涵在于:

(1)当代教学是以师生的个性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关注人与社会的发展,强调培养学生引领未来社会发展所需之品质,并以此构建自身的理论、逻辑体系和方法。

(2)当代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由一系列重大概念命题组成核心内涵。这些核心概念是:体现发展观的教学目标的多元价值取向,实践、活动与教学认识,合作、交往与教学的社会性,人文、科学统整与教学文化性,以及基于信息化媒介的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等,这些核心概念已成为当代教学这个发展系统中的重要要素。[3]

(3)当代教学倡导生成性思维方式,体现人类教学实践方式的历史性进程,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在不断发现、凝炼、解决并重新提出问题中保持生生不息的活力,不断提升学科发展水平。当代教学内蕴着一种深刻的文化自觉,是事实与价值、人文与科学的有机整合,从而不断趋近于教学的本质。

基于对当代教学概念的界定,重新思考当代教学认识的特质,涉及教学的基础性、教学的实践性、教学的文化性等问题。实现对当代教学品格特性中科学实践性和主体能动性统一的把握,为我们重新认识教学基本理论和重要观点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点。

三、当代教学的逻辑起点与终点:科学精神的形成与德性养成

教学过程应是一个主体建构以及个体生命发展的逐级呈现过程,它又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社会交往活动、积极主动创造的认识活动,具有社会性、文化性等特征。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当代世界赋予当代教学的使命就是促进人的个性自由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并引领未来社会健康发展的人。因此我们认为当代教学过程就是在实践与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与交往,让学生体验成功并达成差异发展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科学精神形成和德性养成的过程。因为科学精神及德性涵养才能为学生提供对人与自然界和社会的哲学思考,培养引领未来的能力。

当代教学立足信息化时代、放眼全球,因此科学精神的培养就是最为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科学精神不仅仅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举足轻重,在日常社会生活和学习等方面也尤为重要,它体现在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开放的世界观和自由探索的精神。科学是开放的体系,客观世界是多元的、多维的,充满着复杂性,因此需要多元、多维、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方式,进行自由的探索。爱因斯坦认为内心的自由“是大自然难得赋予的一种礼物,也是值得个人追求的一个目标”。其次,敢于怀疑和勇于批判的精神。科学从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但绝不是怀疑主义意义上的怀疑,而是基于证据的怀疑。怀疑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波普尔从科学哲学的角度进一步强调和突出了科学的批判精神,他强调科学方法是批判的方法,批判是任何理智发展的主要动力。科学精神要求对一切学说保持开放态度,要求在理性批判主义的驱动下不断发展、完善,甚至超越自身所建构的一切。第三,严谨的分析和求实的精神。明晰和严密性是科学思维的显著特点,科学要求各种观念能被定量且能以极度精确性加以检验。科学还需要有实证精神,一切科学的认识都建立在大量的观察和通过实验所获得的事实基础之上的。第四,大胆革新和创造的精神。科学精神倡导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鼓励人们在尊重事实和规律的前提下,敢于“标新立异”。创新思维离不开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经验。但是,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比知识更为重要。最后,是人文关怀意蕴下的合作精神。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精细,须依靠多学科和社会多方面的协作与支持,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要深刻地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性,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能够容纳不同的观点并从中得到启发。另外现代社会实践要求把科学技术的发展同自然环境协调起来,同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因此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观念,精诚合作,和谐发展。毋庸置疑,如何让学生形成科学精神是当代教学面临的哲学省思。

当代世界各国相互间进行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是有效合作与发展的根本前提,个人的修养、社会的和谐以及世界的安宁都离不开德性。德性包括人类普世的道德和价值观,如人性的关爱。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当代教学要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炎黄子孙。首先,我们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的德性观念。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说强调“以德治国”,防患于未然。四维(礼、仪、廉、耻)五常(仁、义、礼、智、信)等能较好概括其基本道统。尽管有很多封建政教内容需要摒弃,但优良的德性传统必须弘扬,如孝悌忠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等等。东方文化(以儒家为典型)注重的是内在的修养,克己复仁,养浩然之气,强调德行的榜样作用。但是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中国人的“爱”像石头投入水中荡起的涟漪,随着向外的传递依次减弱,这种以爱为代表的德性由内而外推,先家后国再天下,缺乏宗教情怀和相关制度保障。其次,对以西方为主的其他民族文化、宗教、道德要从其精神内核上加以把握。西方国家都以宗教作为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一点异于中国。圣经《旧约》强调上帝的无上威严、主持公道、惩罚罪恶,而《新约》中的上帝以仁慈的面孔出现,教导人们爱人如爱己,包括爱自己的仇敌,倡导爱的行动而非虚假的言论,这些导致西方人德性与行动多半处于一种对神(无论是人格化的还是理智的神)的敬畏,强调上帝子民的平等,超越家国界限。我们认为不论何种文化背景下,德性的最高境界都是敬畏之情、上善若水、和谐共生。

当代价值观紊乱,道德标准不一,我们要考虑我们究竟需要培养中华民族子孙的何种德性?在交往愈来愈频繁的当代世界,作为世界公民的一员,我们应具有何种德性?东西方文化及道德观价值观如何融合又如何能保持相对独立性。我们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成为圣人,但教学却不可以不追求高尚的德性,因此德性是当代教学的又一根本旨归,不能等闲而视之,不能让学生在德性上有所进步的教学不是真正的当代教学。

四、当代教学策略:关注人的社会性发展

当代教学的立论点是人的发展,即关注学生的生存状况和生命价值,关注学生的文化生存环境和活动方式,从而实现学生真实、真正的发展,获得引领未来的品质。教学也应从“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因此我们要在变革性实践中实施当代教学策略: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差异发展、体验成功以达成“人的解放”这一目标。

教学认识过程,实际上是认识主体通过教学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凭借自己原有的认识结构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在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重组,用现有的认识结构去“同化”外部世界的过程。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不仅是构建、保持和应用知识的基础,而且促使学生认识活动的发展,提供获得道德、审美价值经验的基础。通过主体参与,让学生真正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学生的主体参与是拓展学生发展空间的最为重要的基础,只有通过主动参与,才能完成知识的社会建构,使学生深刻、灵活、坚实地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主体参与能够培养学生主人翁的精神,养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正获得主体的发展。

教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交往活动,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在这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中,教学过程成为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也是师生间、学生间情感交流的人际交往过程。只有,在交往中,人自身才能得到发展,人的主体性才能得以真正的展现。合作学习的目标即通过实践活动基础上的主体合作与交往,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和学生社会化进程。教学中的社会交往,民主平等、合作融洽、相互尊重信任、共同参与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在学生的认识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未来的社会,时时需要合作、处处需要合作,不管是在个人生活领域还是社会公共领域都是如此。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性(个人力量有限),合作的基本前提(尊重、理解、求同存异),合作的享受(问题解决、完善人的社会性)等等。当代教学要为所有学生搭建展示自己优势和特长的舞台,从而逐步获得在未来社会中能够赖以立足的基本品格。

差异发展作为当代教学的一种新思路,有助于我们针对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方法,提供最适当的特色教学资源,使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成长环境中获得最佳发展。教学中的差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生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差异;二是针对学生差异而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三是学生的差异以及目标的不同,直接导致学生发展过程的形态各异。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有自己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精神独立性和教育应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成为他自己而不是盲目趋同。差异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彰显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其个性自由全面发展。

当代教学要启发学生不断地领悟世界的意义和人本身存在的意义。体验就是人对生命意义的把握,它是以精神世界的鲜活和丰富程度来衡量的。人在生命过程中意识着、体验着自己生命的意义、目的和价值。因此,教学中需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功,这样学生才能认为学习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真正融入其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学习获得阶段性成功以后,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快乐的同时还会反思学习的过程,获得对问题解决策略方面的感悟,对知识进行结构化,从而提升认知的层次,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就自发形成了。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与同伴交流体验成功的感受和心得,为别人提供借鉴的同时也汲取他人有益的经验,这种主体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会促进学生个体思考自己的学习,进而优化认知策略,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进一步的学习之中。

参考文献:

[1]裴娣娜.社会转型时期中学生价值观探析[J].教育研究,2006(7).

[2]杨自度.“人的解放”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源动力[J].江海纵横,2008(6).

[3]裴娣娜.中国教学论学科的当代形态及发展路径[J].教育研究,2009(3).

猜你喜欢
德性科学精神
柳亚子书法
虎虎生威见精神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拿出精神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