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高中语文新课改如何提升教学质量

2009-12-31 07:25季海燕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学法高中语文活动

季海燕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知识经济化、信息化和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现代化事业迅速发展,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已向我们提出挑战。教育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改革,才能更好地做到“三个面向”,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的劳动者、管理者、领导者。在中学教学工作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还存在着高耗低效、学用脱节,甚至学与不学一个样的现象。因而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省在新课改工作中,对初中语文课的教学改革,要立足于“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理念,用好现有资源,领会课改精神实质,在整个教学工作中,要调动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积极因素,抓好课堂这个中心环节,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在课改工作中,引导教师树立“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语文教学观。语文知识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让语文知识从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使语文教学向综合化、协调化方向发展。要求教师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开辟“游目骋怀”的空间,立足于语文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在小课堂里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法资源,在生活大课堂中印证、运用和巩固语文知识。比如安排学生每周对社会有一项新颖而具有意义的调查;在每节语文课前利用2分钟的时间听一位学生说生活时尚、新人新事、生活片断、人生理想等;利用早自习的时间让学生读报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甚至把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放在课堂上来公开讨论等等,都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语文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改变教法,指导学法

课堂是推行课改的主要阵地,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法决定教学的效果,也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为了寻求有效的教法、学法,就要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智慧,按照“备—说—上—评”四大环节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备”即学科备课组组长首先安排好执教教师,并要求教师按备课组的要求提前一天用自己的方法备好课。“说”即参加说课组的教师对该堂课教案提出意见和建议,对这堂说课作出相应的评价,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然后通过讨论决定最优方案。“上”即执教教师根据同事的综合意见确定的最优方案上课。“评”即随堂听课的教师对该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评议。教师们通过取长补短,得到了共同进步。教研处还要根据学科特点每期有意识地安排研究课,以研讨不同类型课程的教法与学法,我们在这方面主要总结了这样一些方法:

1.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

新课改倡导的是自主探究,要求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课前预习,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预习时不能得到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只有独立思考、独立钻研,自己收集所需材料,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很有好处。

2.营造民主和谐、快乐积极的课堂氛围

学习语文是一种复杂的智能活动,这种活动要求学生思想解放和富有强烈的探索精神,而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提供环境来保护和支持。比如:上课时教师尽量做到精神饱满,热情洋溢,态度亲切,站在比学生高的高度,与学生平等地交流自己的看法观点。充分肯定学生发言,即使学生认识上有错误,教师也只能疏导,诚恳地将他们引到正确的方面来,不宜采用简单、生硬的方式压制。真正做到由传统的被动式转变为主动式的“开放性”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法中来。例如:让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某一问题质疑、辩论,让学生命题、评卷、互批作业、作文,甚至让学生当教师,去尝试课堂教学等。

3.注意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

在“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就是要拓展延伸课堂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的知识容量,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有的教师在上《如何调整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课时,补充了部分“名人”的介绍,学生很感兴趣,同时也增加了对名人的崇敬,培养了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爱国情操的意识。有的教师上李清照的《渔家傲》时,用历史上豪放派诗人李白、苏轼的诗、词与之比较,学生不仅增加了知识的积累,还学到了鉴赏诗词的方法。

4.注重学法指导

在语文课教学改革中,我们教会了学生以下几种学习方法:一是以尝试性为标志的学习方式。尝试性学习是通过“从做中学”、“从学中悟”这种途径,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发现知识,提高情感认识。教师的作用在于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富有挑战性的机会,帮助他们前进。二是以质疑为标志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质疑问难,让学生在争论中暴露问题,再引导学生进行解决,最终树立正确的观点。

三、重视活动,促进能力

丰富多彩的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也给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了运用,对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新教材每单元都安排了“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活动,只要我们有条件开展的,我们都要认真组织。如我们开展的“招聘模拟会”活动,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他们了解了不同职业的特点,认识到了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又如,我们开展的“古诗词积累比赛”活动,让学生见识了古代文化的灿烂,促进了积累,丰富了知识。再如,我们开展的“辩论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明辨了是非。还有“课本剧编演”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让他们的才华得到了展示;“漫游音乐世界”活动,学生通过介绍音乐、评论音乐、感受音乐、想象音乐情景等环节,培养了审美能力,陶冶了情操,认识到了文学与艺术的共性;“读书心得交流会”活动,促使了学生多读课外书,培养了他们文学鉴赏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陆美玲.对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语文天地,2009,(13).

[2]付书平.浅谈如何搞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J].青年文学家,2009,(14).

[3]胡建伟.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中学语文,2009,(18).

[4]徐亮.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1)

(责编 雷 艳)

猜你喜欢
学法高中语文活动
“活动随手拍”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赵学敏学法作品《沁园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