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成长应做到“五善”

2010-01-15 02:47◎/胡
湖北教育 2010年11期
关键词:善思善学研讨

◎/胡 巧

教师专业成长应做到“五善”

◎/胡 巧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把教师定位于研究者的角色,要求教师时刻善学、善磨、善研、善思、善写。教师只有具备了“五善”的要求,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善学,丰富内涵。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些优秀的教师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知识的大海。”教师要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勤于学习。为了促进教师多读书,学校要给教师推荐一些好的书籍,并要求教师认真阅读。对于教育教学理论,既要学习,更要研究,从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善磨,锤炼技能。磨课是年轻教师成长的一个有效路径。磨课是对教学内容、教学情境以及教学活动方式的整体把握之上的、超越具体技术层面的一项活动。教师不要怕困难,不要怕暴露自己的不足,要敢于承担研讨课、汇报课等,把每一节课都当作公开课来讲,投入时间和精力,反复琢磨,教案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修改和调整。课堂上,教师及时审视自己课堂教学的缺失与不足。课后,学校组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反思,以写促思,以思促教,不断锤炼教学技能。

善研,提高素质。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学校应充分依托学科组,倡导行动研究法,加强课题立项和研究,要求教师全员参与,促进教师成长。行动研究法是研究者从工作中发现课题,并在工作中借助理论进行系统研究,从而掌握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学校应经常开展集体备课、沙龙研讨、课例研究、课题引领以及自我反思等活动,在研讨过程中,大家互相交流思想,互相启发,共享成果,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善思,积累经验。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作为技术人员的经验型教师与作为研究人员的学者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教师应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时地反思,总结经验。思考出来的一些想法要及时整理下来,写在笔记本上,这些想法就是以后研究的材料。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使自己的思维能力不断得到锻炼提高的过程,对于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善写,形成风格。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写作,它与实践相连、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实践是它的源泉,阅读是它的基础,思考是它的灵魂。以写促思,以思促写,可以使教师找到素材与写作的结合点。只有勤于动笔,才能使平时积累的零碎的、彼此孤立的写作材料,在脑海中明晰,在笔下生彩。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的观念和思想,逐渐由混沌变为清晰,由零碎变为系统,由肤浅变为深刻,由单一变为丰富,最终使教师在教学上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十堰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幼儿园)

猜你喜欢
善思善学研讨
善思篇之瓷艺·琉璃彩作品
闫春平:在信息技术课中践行教学生“乐学善学”
博学善思 厚德自强
勤学善思避电学陷阱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善思,学习进步的秘籍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太极拳之“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