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福建省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

2010-01-20 13:22刘丹王健
中国流通经济 2010年11期
关键词:产业部门物流业消耗

刘丹,王健

(福州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福建省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

刘丹,王健

(福州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物流业发展与其他产业密切相关,进行产业关联分析,对于正确把握物流业发展方向、制定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根据2005年福建省投入产出表对其物流业进行产业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福建省物流业发展迅速,对各产业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为更好地促进物流业发展,福建省应抓住国家调整振兴物流业和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加强对物流业的组织领导与政策扶持力度,全面提升物流企业自身竞争力,积极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与联动,大力发展国际物流,进一步增强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撑作用,使之成为福建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福建省;物流业;投入产出分析;发展对策

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调整和振兴物流业不仅是促进物流业自身平稳较快发展和产业调整升级的需要,也是服务和支撑其他产业调整和发展的需要,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物流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密切相关,进行产业关联分析,对于正确把握物流业发展方向、制定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李冠霖基于1997年统计数据对中国物流业投入产出进行了分析,[1]邵扬等基于2002年投入产出表对中国物流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2]本文将根据2005年福建省投入产出表对其物流业进行产业关联分析,并提出推动福建省物流业发展的对策。本文采用的数据较新,并根据福建省的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推动福建省物流业发展的对策,针对性较强,这是本文与上述研究的区别之处,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一、基于基本流量表的分析

1.关于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的分析

笔者将福建省2005年42个部门基本流量表中的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与邮政业合并视为物流业,同时将其他部门进行整合,制成九个部门的基本流量表,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其结果如表1所示。

中间需求率反映了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品中,有多少作为原材料为各产业所需求。由表1可知,物流业的中间需求率高达78.55%,在各产业中位居第二。这说明福建省物流业具有很强的基础产业特质,也就是说物流业是服务行业,是为各产业发展提供服务的产业。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各产业的发展也非常需要物流业为之提供服务,且需求程度相当高。

中间投入率代表各产业在各自的生产活动中,为生产单位产值的产出需要从其他产业购进的中间产品所占的比重。由表1可以看出,福建省物流业中间投入率不足50%,这一方面说明物流业的生产对其他产业产品的需求率不高,另一方面说明物流业所创造附加价值的比例较高。由此可见,福建省物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基础性作用。

2.关于直接消耗系数的分析

在基本流量表的中间使用部分,设xij为第j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第i产业部门产品的价值,Xj为第j产业部门生产的总产出量,则称为直接消耗系数,表示第j产业部门生产单位产品所直接消耗第i产业部门产品的价值量。设国民经济共有n个产业部门,则由各产业之间的直接消耗系数aij(i,j=1,2,…,n)组成的n×n阶矩阵即称之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记为A。

2005年福建省物流业对各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以及各产业部门对物流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见表2。

由表2中物流业对各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可以看出,福建省物流业每生产一万元的物流服务产品,除物流本身的消耗外,需要直接消耗制造业1336元,居其他产业部门首位,而对农业、采掘业等的消耗几乎没有。这说明物流业对制造业的依赖度最高,这是因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各种先进的物流技术装备,这些装备必须由制造业来提供,因此物流业本身的发展对其上游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拉动作用。

各产业对物流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说明各产业部门分别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直接消耗的物流业服务的价值。由表2可知,物流业对自身的直接消耗系数(0.1978)最高,其次是采掘业(0.1103),第三是制造业(0.0405)。实际上,各产业对物流业的直接消耗就是它们生产单位产品所需付出的物流费用。这说明物流业的物流费用最高,采掘业的物流费用也很高,制造业较次之。查阅福建省2005年42个部门直接消耗系数表,发现它们主要高在交通运输和仓储费用上,除物流业本身外,煤炭采选、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和金属、非金属采选等的运输和仓储费用都明显偏高。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福建省首先应发展壮大物流企业,增强其服务能力,降低运营成本;其次,应推进物流业与第一、第二产业对接,以物流业发展来推动其他产业发展,以高水准物流服务来促进其他产业的调整和升级。

二、基于列昂惕夫逆阵的分析

矩阵(I-A)-1即为著名的列昂惕夫逆阵,其中I是单位矩阵,A是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列昂惕夫逆阵是研究产业波及效应不可或缺的工具,它的元素在本文中用表示。

1.关于产业感应度、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影响力系数的分析

一个产业部门的生产活动通过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联,必然影响和受影响于其他产业的生产活动。我们把一个产业受其他产业影响的程度叫做感应度,而把一个产业影响其他产业的程度叫做影响力。根据列昂惕夫逆阵,设Si表示第i产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Tj表示第j产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则:

产业感应度反映了某一产业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变动的感应能力。这种感应能力表现为该产业受到国民经济发展直接与间接拉动的能力。产业感应度和感应度系数越高,国民经济发展对该产业的拉动作用越大,也就越具有基础产业和瓶颈产业的属性。

产业影响力反映了某一产业最终产品发生变动对整个国民经济总产出变动的影响能力。这种影响能力表现为该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直接与间接推动能力的总和。一个产业的影响力和影响力系数越高,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就越大,发展这些产业对经济增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福建省各产业的感应度、感应度系数以及影响力、影响力系数见表3。

由表3可知,物流业的感应度为2.0002,这说明国民经济各产业平均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的增加值,就将拉动物流业增加2.0002个单位增加值的总产出。制造业感应度最强,物流业紧随其后,它们的感应度和感应度系数都很高。物流业的影响力为2.0664,说明物流业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的增加值,就将推动国民经济增加2.0664个单位增加值的总产出。物流业的影响力低于第二产业,高于第一产业和其他服务业。可见,福建省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还是具有较高推动作用的,应予以优先发展。

表2 2005年福建省物流业及各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

表3 2005年福建省各产业的感应度、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影响力系数

2.关于产业最终需求依赖度的分析

由公式U=(I-A)-1H可求得各产业的生产诱发额,其中H为由各产业最终需求(包括消费、投资、出口等)组成的矩阵,U为生产诱发额矩阵。矩阵U的元素uiL代表产业部门i第L项最终需求的生产诱发额。所谓生产诱发额是指对于某产业的最终需求量,由产业间波及效果所激发的全部生产额。若各产业部门的最终需求共有m项,则产业部门i对第L项最终需求的最终依赖度WiL为:

产业最终需求依赖度指某产业的生产对各最终需求项目的依赖程度,既包括该产业生产对最终需求项目的直接依赖,也包括间接依赖。福建省物流业最终需求的依赖度见表4。

由表4可知,物流业对出口的依赖程度最高,这显然与福建省是外经贸大省有关。因此,福建省物流业的发展必须与本省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相呼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促进福建省物流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综上分析,近年来福建省物流业发展迅速,对各产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与江苏、广东等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福建省应抓住国家调整振兴物流业和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优先发展物流业,增强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作用,使之成为福建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具体建议如下:

1.加强组织领导

基于列昂惕夫逆阵的分析表明,福建省物流业的产业感应度和影响力都比较高,说明物流业发展涉及面广,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首先要充分发挥省政府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在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统筹考虑全省物流业的发展;其次要重视各级政府和各行业物流规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特别是福建省物流业发展的重点地区(厦门、福州、泉州)更要科学制定本地区物流业规划,确保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三,及时研究出台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加强政策引导,协调处理企业经营与物流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第四,促使相关部门加强配合,减少并简化行政审批手续,积极帮助物流企业解决跨地区、跨行业经营中遇到的工商、税务、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为福建省物流业健康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表4 2005年福建省物流业最终需求依赖度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物流业属于基础性产业,就目前情况而言,其发展不仅仅依赖于市场经济力量,还需要政府产业政策的支持。首先,物流业的特性决定了各项物流工程的建设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各地在城乡总体规划中应规划物流业用地,确保物流园区、物流仓储和配送中心等物流运作设施建设用地,加大对物流用地的政策支持力度。其次,物流业属于投入大、产出小、投资回收期较长的基础性产业,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其发展初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税收、行政收费、财政投入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建议尽快推广我国2005年以来物流税收试点所取得的经验,让所有仓储、运输业务外包的物流企业享受到物流税收试点的优惠政策,实行营业税差额纳税,直接减轻营业税重复缴纳造成的税务负担;物流企业用地能够享受工业用地政策,按工业用地缴纳土地使用税;重点物流企业用电、用水价格,按普通工业用电、用水价格执行,特别是使用大型冷藏、冷冻和冷链加工设备的重点物流企业的用电,要按大工业用电给予保障;各级政府根据各地物流业发展的需要,统筹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当地物流企业或物流项目建设。

3.全面提升物流企业自身能力

根据直接消耗系数分析,福建省物流业自身的直接消耗系数最高,说明其运行效率低,因此努力提升福建省物流企业自身能力十分必要。首先,应引导、支持省内物流企业更新物流管理理念,积极向专业领域渗透,延伸物流服务领域;以优质、高效、低成本为目标,认真研究工商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和物流需求,完善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模式;推进应用技术的创新和物流设施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不断完善服务网络和信息网络,提升服务水平。其次,重点培育一些服务水平高、竞争力强、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以资源优化配置为原则,兼并、重组、控股省内同行业中的弱小企业,扩大企业组织规模与经营规模,提高物流市场集中度,提高物流业运行效率。第三,鼓励并指导福建省物流企业参与国家A级物流企业综合评估,参评中国物流百强,实施品牌战略,提升物流企业运作能力和管理水平。第四,鼓励并指导物流企业积极拓展国际物流渠道,开展以服务跨国公司为主的高端物流业务,不断扩大服务领域,逐步提供物流信息规划、管理咨询等增值服务。

4.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与联动

基于中间需求率及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直接消耗系数的分析表明,两个产业之间依存度较高,关系密切。因此,为促进物流业发展,应大力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与联动发展。首先,引导制造企业转变观念,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模式,专注于核心业务,将非核心业务的物流功能进行整合与外包,不断降低物流运营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其次,推动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其专业优势强化供应链管理,提供完善的物流服务解决方案,整合制造企业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逆向物流,进而为制造企业提供覆盖整个供应链的物流管理服务,与制造企业在共生中求双赢,在合作中求发展。第三,根据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格局的新变化,鼓励物流企业在福建省产业集聚地区开设集工业品展示、零售、批发、配送、维修、信息交流、售后服务等于一体的工业品超市,为产业集群提供原材料和辅助材料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等物流服务,构筑为产业集群服务的综合性物流服务平台,在为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服务的过程中发展壮大。[3]

5.大力发展国际物流

根据对产业最终需求依赖度的分析可知,福建省物流业发展对出口的依赖度最大。因此,在大力推进福建省对外贸易发展的同时,应充分发挥福建省作为海峡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的作用,依托福建省综合运输体系优势,大力推进服务于外贸的国际物流的发展。具体包括:第一,加强福州、厦门等主要港口、国际机场、物流园区以及南平、三明、龙岩等地“无水港”等国际物流运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以港口为龙头的海陆空多式联运体系。第二,推进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建设,促进企业与福建电子口岸联网,实行进出口数据跨部门交换、联网核查与企业网上办理进出口手续,不断完善口岸通关便利化措施,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发展适应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贸易业务要求的国际物流功能。第三,推进福建省区港联动并加大保税区、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力度,构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多层次保税物流体系和新型保税物流监管体系,促进对外贸易与国际物流同步发展。

[1]李冠霖.我国物流业的投入产出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1(6):15-18.

[2]邵扬,梁亮,张屹山.基于投入产出的物流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22(3):395-397.

[3]刘丹.促进福建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09,28(12):70-73.

Strate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Fujian Province Based on Input-Output Analysis

LIU Dan and WANG Jian
(Fuzhou University,Fuzhou,Fujian350108,China)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is closely related to other industries.Analysis on the industrial correl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s to master the direction of logistic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formulate the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logistics.The author makes the analysis on the industrial correlation based on the input-output of the logistic industry in Fujian,in 2005.It shows that,in recent years,we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Fujian which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driving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industries.But,comparing with other developed provinces,there is still a gap.To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Fujian province should grasp the historic opportunity that the government adjusts and revitalizes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nd supports the construction of West-Straits Economic Area.Then it must strengthen organization and policy support,and promote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s'ability and the linkage of manufacturing and logistics industry,and devote more efforts to developing the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Fujian province;logistics industry;input-output analysis;development strategies

F251.1

A

1007-8266(2010)11-0049-04

*本文系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研究》(项目编号:2008B2034)、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福建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09A033)的研究成果之一。

刘丹(1966-),女,福建省福州市人,福州大学八方物流学院物流管理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企业管理等;王健(1959-),男,福建省福州市人,福州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物流、政府经济管理等。

陈静

猜你喜欢
产业部门物流业消耗
玉钢烧结降低固体燃料消耗实践
转炉炼钢降低钢铁料消耗的生产实践
唐山市氮代谢过程分析
降低钢铁料消耗的生产实践
山西省产业部门“能—水—碳”耦合研究
我们消耗很多能源
物 流 业
产业部门碳排放关联网络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西安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