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致腹膜炎原因分析及健康教育探讨

2010-02-09 22:27王俊平程书华李争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16期
关键词:腹膜炎腹膜无菌

王俊平 程书华 李争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 郑州 450000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因可在家操作,简单、方便、费用低,具有保护残余肾功能的优点,已成为肾功能替代治疗开始阶段的首选[1]。近年来,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腹膜透析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管理中心的规范化,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病率较前有了大幅度的下降[2]。但是,腹膜炎仍是严重影响CAPD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导致腹膜功能改变,最终影响透析的充分性及患者的存活率[3]。我们通过对本透析中心2009-01~2010-05来所发生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的相关因素,为防治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提供科学的依据。以进一步探索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从而使腹膜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更加有效和完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01~2010-05在我科接受腹膜透析患者206例,共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17例次,共15例(其中1例感染3次)。其诊断符合2005ISPD腹膜炎诊断标准。对17例次15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登记 ,男11例次,女6例次,年龄34~85岁,年龄≥65岁2例,30~55岁12例;农村患者12例次,城市患者5例次;文盲及小学9例次,初中6例次,高中及以上 2例次;其中糖尿病患者2例,肢体活动障碍1例,发生感染时透析龄2~53个治疗月,透析方式均为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使用的腹膜透析液为百特公司双联腹膜透析液。对发生的每例腹膜炎患者,均进行感染原因分析及健康教育回顾。

1.2方法

1.2.1 健康教育回顾:患者均在透析前接受“慢性肾脏病的一体化治疗”培训,初步了解慢性肾脏病的替代治疗及腹膜透析知识,置管手术后对患者及家属或其他照顾者(如保姆)进行1周的规范化培训。培训方式包括:床头、小组及集体交流,每次培训后提问相关知识,出院前由腹膜透析专科护士利用无菌换液操作评分标准表进行考核。考核标准:总分100分,内容包括无菌换液操作部分和提问部分,得分高于90分为合格,合格患者方可出院。本组15例患者术后第1次考核5例不合格,进入第二轮培训考核合格后出院。

1.2.2 感染原因分析:对17例次腹膜透析感染患者回院当天进行原因分析,按2005年ISPD指南,PD相关感染的推荐方案,主要原因:(1)个人卫生;(2)无菌操作;(3)腹膜透析液的准备;(4)周围环境状况;(5)消化道疾患;(6)全身其他部位感染;(7)有无侵入性操作前预防性用药等。感染原因:个人卫生8例(47%),无菌操作 9例(43.6%),周围环境7例(41.2%),合并便秘2例(11.8%),合并腹泻4例(17.5%),合并其他部位感染3例(12.5%)。

2 脑膜炎原因分析

2.1一般资料17例次 15例感染中农村患者多,高达70.6%,主要是距离医院远,费用匮乏,不能按时复诊。30~55岁12例次,这些患者大多是家庭的中坚力量,得病后家庭经济来源少,家属又没有时间照顾;接受知识能力差,初中以下学历15例,占88.2%,操作技术掌握差,出现问题后未能及时处理等。居家腹膜透析是一种长期的自我护理过程,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及操作技术直接影响腹膜透析的效果和生存质量[4]。

2.2腹膜炎原因与健康教育回顾性分析从感染原因分析,无菌换液操作在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原因中占43.6%。虽然PD患者开始治疗前护士就会强调无菌换液操作的重要性,并教会患者正确的无菌换液操作步骤及注意的细节,但一部分患者在出院后由于对所培训的内容及注意事项没有重视而导致腹膜炎的发生;另一部分患者由于遗忘等原因,也是导致感染的重要原因。因此,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增加了“掌握培训内容与透析效果的重要性”并反复强调。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指出,要改善教育对象的行为及行为结果,最关键的是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水平[5]。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尤为重要。

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在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原因中占第二、三位,农村患者多,占70.6%。在工作中,对农村及家庭条件比较差的患者PD开始时强调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及家属透析时关闭门窗、空调及电扇,禁养宠物。有条件时及时进行家访,现场指导及强调注意事项,预防腹膜炎的发生。

本研究发现,合并便秘、腹泻的患者占 11.8%和23.5%。尿毒症患者,由于气候骤变、饮食不卫生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病变、营养不良、透析不充分等现象,容易出现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的症状,它在PD患者人群中十分常见[6]。研究组患者两位是在食用不洁食物后腹泻引起感染的。虽然在这种情况下,发生腹膜炎的具体原因并不清楚,但是还需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便秘和腹泻的发生:(1)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用过凉及腐烂变质食物。(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注意保暖,避免受凉。(4)腹泻发生后积极给予治疗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5)长期便秘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缓泻剂。

在17例次15例感染患者中,1例患者伴肢体活动障碍,操作完全由家属完成,在家属外出时未经培训人员帮助操作而导致感染。在研究中还发现,虽然一部分患者本人不能完成操作,但由于经过培训的家人或其他固定照顾者帮助,极少感染。不断更换操作者,腹膜炎的发生率会大大增加[7]。因此,如患者的透析操作本人不能完成,应尽可能固定照顾者。必要时需对患者家庭的其他成员进行正规操作培训。

3 讨论

腹膜透析的过程是一种长期的居家自我护理过程,为减少腹膜炎的发生率,提高PD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及家属相关知识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应对腹膜透析患者的需求、心理状况进行详细评估,针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接受能力、个性特点不同,找出每位患者培训的侧重点,制定合适的健康教育计划,并按照计划实施,给予最后评价。为保证PD患者长期有效的透析,靠住院期间的短期培训是远远不够的,长期的跟踪继续教育和心理支持也非常重要。

健康教育已被证实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自理能力及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疾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存在的问题,作为健康教育者,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腹膜透析患者健康教育模式,对于疾病的康复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慢性疾病管理模式的转变,慢性疾病健康教育的内涵和作用也正在发生变化。健康教育的模式应该适应疾病的特点并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需要。健康教育是建立新型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8],规范、有效的健康教育不仅能促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而且会增加他们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密切医患关系,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1]廖玉梅,徐春华,高敏.协议护理在预防家庭腹膜透析病人导管出口处感染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07,11(14):28.

[2]曹颖,赵占正.85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药敏分析[J].临床荟萃,2010,(5):405-408.

[3]李锦.50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护理[J].安徽医药,2009,13(8):999-1 000.

[4]罗笑丹,陈建义.规范化健康教育在居家透析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3,(4):43-44.

[5]蒋晓莲,薛咏红,汪国成.自我效能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4,18(5):763.

[6]陈元,杨彬,甘红兵,等.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致病菌与全面操作回顾的关系[J].中国血液净化,2008,5:282-283.

[7]骆素平,董捷.持续质量提高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防治中的应用[J].中国血液净化,2008,(4):227-229.

[8]王兰,全蕾,骆素萍,等.健康教育对腹透病人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4,(4):289-290.

猜你喜欢
腹膜炎腹膜无菌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结核性腹膜炎与癌性腹膜炎的CT鉴别诊断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单中心腹膜透析相关性细菌性与真菌性腹膜炎的临床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