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2型糖尿病运动疗法的护理探讨

2010-02-09 22:27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16期
关键词:运动量疗法年龄

沙 莎

河南开封市中医院 开封 47500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0例均为我院内分泌内科2003—2007年老年性2型糖尿病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55~78岁,干预组25例,即给予运动疗法后糖尿病患者。2组年龄、糖尿病类型、性别具有可比性,排除感染、应激、饮食改变等诱因。

1.2运动疗法2组病人均给予糖尿病的常规护理,而对干预组根据每位患者的个体状况,因地制宜地制定运动处方,包括运动种类、强度及运动量,运动频率及时间,运动时机等。(1)种类项目的原则:选择简单、方便,不需要特殊设备和投入且利于长期坚持的项目,如散步、做操、慢跑、爬楼、太极拳等。(2)运动量及强度: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一般从低强度运动(散步、做操、打太极拳)开始,逐渐进入中等强度运动(登山、骑车、跳绳、爬楼等)。(3)运动时间:餐后1~2 h开始运动,尤其是早餐后是运动的最佳时间,因为此时是1 d中血糖含量最高的时候,若晨起服药后出去运动,再回家吃饭易发生低血糖。患者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大运动量运动(如郊游、爬山),运动后应及时增加进食量或减少药物剂量。(4)运动效率:建议每天坚持运动30~60 min,1次/d,≥3~4次/周。

1.3结果经过1个月的监测,空腹血糖<8 mmol/L为佳,>8 mmol/L为不佳病例。对照组25例,血糖控制佳为16例,血糖控制率为64%。干预组25例,血糖控制佳为22例,不佳3例,血糖控制率为88%。2组患者血糖控制率经χ2检验,χ2=3.95,P<0.05,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定期进行体育锻炼的患者血糖控制明显强于对照组。对干预组运动前后TG(甲状腺球蛋白激素)、TC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LDL(低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进行监测,其运动前 TG(2.4±0.8)mmol/L,TCH(5.8±0.7)mmol/L,LDL(3.8±0.8)mmol/L,HDL(1.2±0.7)mmol/L运动后绝对卧床休息1h后测得TG(1.8±0.4)mmol/L,TCH(4.8±0.4)mmol/L,LDL(2.8±0.5)mmol/L,HDL(1.3±0.5)mmol/L,可见 TG、TCH、LDL、HDL 均明显下降。表明辅以运动疗法有助于降低血糖及血脂中的 TG、LDL等。

2 护理

2.1饮食护理正确的饮食治疗有利于血糖的控制。根据患者体质量、年龄及活动量计算每月饮食量。其简易的计算公式为:年龄在40岁以下者:标准体质量(kg)=身高(cm)-105,年龄在40岁以上者:标准体质量(kg)=身高(cm)-100,根据理想体质量计算每天所需要总热量。成年人休息状态下每天每公斤理想体质量给予热量105~125.5 kJ(25~30 kcal),轻体力劳动125.5~146 kJ(30~35 kcal),中度体力劳动146~167 kJ(35~40 kcal),重体力劳动167 kJ(40 kcal)以上。孕妇、乳母、营养不良和消瘦、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在理想体质量热卡的基础上每天每公斤体质量酌情增加21 kJ(5 kcal),肥胖者酌情减少2 kJ(5 kcal),使体质量逐渐恢复至理想体质量的±5%,对病情稳定的2型糖尿病病人可按每天3餐1/5,2/5或各按1/3分配。

2.2运动锻炼

2.2.1 运动锻炼的方式: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做广播操、太极拳、球类运动等,其中步行活动安全、容易坚持,可作为首选地锻炼方式,在三餐后1~1.5 h快步行走15~30 min。

2.2.2 运动量的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为活动时病人的心率应达到个体60%的最大耗氧量。个体60%最大耗氧量时心率简易计算法为心率=170-年龄。活动时间为20~30 min,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逐渐延长,1次/d,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者最好每天定时活动,肥胖病人可适当增减活动次数[1]。若有心、脑血管疾患或严重微血管病患者,应按具体情况选择运动方式。

2.2.3 运动的注意事项:①运动前评估糖尿病的控制情况,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决定运动方式、时间以及所采用的运动量。②预防意外发生:运动不宜在空腹时进行,防止低血糖发生。运动中需注意补充水分,随身携带糖果,当出现饥饿感、心慌、出冷汗、头晕及四肢无力或颤抖等低血糖症状时及时食用。身体出现不适感时应暂停运动。由于运动可加重心脑负担,使血浆容量减少,血管收缩,有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的危险,还可以使肾血流减少加重糖尿病肾病;运动时血压上升,增加玻璃体和视网膜出血的可能性。因此,在运动中若出现胸闷、胸痛、视力模糊等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处理。当血糖>14 mmol/L,应减少活动,增加休息。③其他注意事项:运动时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卡上应写有本人的姓名、年龄、家庭地址、电话号码和病情以备急需,运动后应做好运动日记,以便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3 讨论

运动是降低血糖、血脂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基本方法。在运动持续时,肝脏和肌肉内存储的糖原分解供能,血糖开始消耗,高血糖状态可以缓解。运动后,不仅肝脏和肌肉又使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存储,血糖持续下降,还能增强脂肪细胞中酶的活性,加强脂肪的分解,促进多余脂肪的消耗,促使减肥[2]。

[1]肖可喜,尚可为.老年2型糖尿病运动疗法的护理干预[J].现代医院,2006,6(1):65-66.

[2]黄晖明,曹准明.2型糖尿病的运动疗法及发展趋势[J].福建体育科技,2005,24(2):36-38.

猜你喜欢
运动量疗法年龄
变小的年龄
大树的日常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运动量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年龄歧视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算年龄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