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矫正84例高位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0-02-11 07:06罗维
中外医疗 2010年33期
关键词:偏曲鼻中隔鼻窦炎

罗维

(广东省中山市三乡医院耳鼻咽喉科 广东中山 528463)

鼻中隔偏曲为鼻科常见病、多发病。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离中线并且引起了临床症状的一种鼻内部畸型,临床常表现为持续或间歇性的鼻塞、流脓鼻涕、头晕、头痛、流鼻血等。鼻中隔矫正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根本措施,然而,高位鼻中隔偏曲却是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一个难点问题,因为传统的额镜或头灯不易窥及,影响手术效果。2007年10月至2009年4月我院收治84例高位鼻中隔偏曲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鼻内镜下手术进行矫正,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0月至2009年4月我院收治84例高位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其中男49例,女35例,男女比为1.4∶1;年龄23~64岁,平均(32.36±7.32)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1.9±0.45)年。所有84例患者临床表现为交替性或持续性鼻塞、头痛、头晕、嗅觉减退、鼻出血、鼻流脓涕等,症状多为2个或2个以上合并发生。其中双侧鼻塞26例,单侧鼻塞14例。其中71例为非单纯性鼻中隔偏曲,合并慢性鼻炎患者22例,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31例,合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8例。依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分型[1],I型2期28例,I型3期18例,Ⅱ型2期14例,Ⅱ型3期11例。所有患者术前皆行鼻窦CT检查及术前常规检查,确诊为高位鼻中隔偏曲。

1.2 治疗方法

所有84例患者均采用鼻内镜下手术进行矫正,术前均分析其高位鼻中隔偏曲的致病原因,术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法进行矫正。合并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同期进行手术治疗。术毕鼻腔油纱条填塞塑形,鼻腔狭窄侧和宽大侧的油纱条填塞比例约为1.5~2∶1。

1.2.1 手术麻醉 所有84例患者术前常规使用鼻腔喷呋麻及丁卡因作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再用1%盐酸丁卡因棉片或纱条充分表面麻醉鼻腔黏膜。再以20mL1%利多卡因在于鼻中隔左侧皮肤与黏膜交界处切口及鼻中隔高位筛前神经分支处作浸润麻醉。

1.2.2 单纯骨质偏曲 于鼻中隔左侧皮肤与黏膜交界处切口做“L”型切口,于切口稍后约2mm处切开软骨,回旋刀切除鼻中隔软骨后在鼻内镜下咬除高位偏曲的部分筛骨垂直板,留0.5~1cm顶部骨质,防止鼻梁塌陷,形成鞍鼻,如此时仍有高位偏曲,则采用骨折法,将鼻中隔高位偏曲骨质从中骨折后,复位到正中位,使鼻中隔居中。

1.2.3 偏曲伴鼻中隔结节 粘膜结节可以不作处理,对于筛前神经痛或鼻窦炎患者,术中应同时修整中鼻甲,也可以在剥离粘骨膜后对鼻中隔结节做处理。

1.2.4 鼻中隔偏曲合并黏膜肥厚 矫正鼻中隔后,鼻内镜下切除肥厚的黏膜。术中注意嗅区位置,避免损伤嗅区,其位于上鼻甲和鼻中隔部分呈淡黄色或苍白色。

2 结果

所有84例患者手术均为一期手术完成,术后48h后取出鼻内填塞物,鼻内镜下矫正均成功。因鼻中隔偏曲所引起头痛,头晕,嗅觉减退,鼻塞等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随访半年以上,无一例患者出现鼻中隔穿孔、鞍鼻、鼻腔粘连等并发症。住院时间5~10d,平均(6.2±1.3)d。

3 讨论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离中线向一侧或两则弯曲或局部形成突起,引起鼻功能障碍或产生症状的患者。常见的病因包括包括外伤、发育异常、鼻腔内肿瘤异物压迫等[2~3]。大多数人的鼻中隔都有不同程度的偏曲,如未引起临床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只有当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偏曲或局部有突起并引起鼻腔功能障碍或产生症状时,就可以诊断为鼻中隔偏曲。据相关报道鼻中隔偏曲发病率为51%,其中有症状需要治疗者为12%。偏曲一般呈C形或S形,如呈尖锥样突起称骨棘或矩状突;如呈由前向后的条形山嵴样突称骨嵴。

鼻中隔高位偏曲的矫正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的难点,高位偏曲常常难以矫正,因为传统的额镜或头灯不易窥及,并且由于担心切除过多有可能导致拍击样中隔和鼻中隔穿孔,高位鼻中隔偏曲多数会被不同程度的保留[4]。所以临床症状很难消除,影响手术效果。单纯以咬除偏曲骨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达到矫正效果,如去除太多骨质,又会有引起塌鼻的风险;如果去除太少,效果又不是很满意。

因为鼻内镜可以直接进入鼻中隔内,使照明的范围扩大,处理鼻中隔高位偏曲,视野清晰,可越过粘连的黏软骨膜区域,较好地矫正偏曲部位,由于高位偏曲骨质在视野下,用咬骨钳可轻松咬除,不担心损伤颅底,出现脑脊液漏[5]。经过笔者临床分析总结发现,鼻中隔高位偏曲一般是因单纯骨质偏曲、黏膜肥厚等原因引起,所以针对不同的病因应该使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对症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笔者经验显示,术前患者做鼻窦CT检查很重要,可以充分了解高位鼻中隔偏曲的致病原因。术中注意鼻中隔顶端骨性支架骨质应尽量保留,以防鞍鼻和鼻尖塌陷等并发症的发生。如鼻中隔偏曲位置过高,应采用骨折移位的方法,然后固定其在正中位上。如因为骨质肥厚所引起,可用咬骨钳将其夹扁,然后固定于正中位。

综上所述,高位鼻中隔偏曲的病因很多,临床采用鼻内镜治疗高位鼻子中隔偏曲时应注意根据临床症状选择多种方法联合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1]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

[2]Hwang PH,McLaughlin RB,Lanza DC,et al.Endoscopicseptoplasty:indications,technique,and results[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9,120(5):678~682.

[3]徐源,黄晓东,李伟.鼻中隔偏曲及鼻中隔结节与鼻窦炎的关系[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11(3):123~124.

[4]Guyuron B, UzzoC,Scull H.A practice classification of septonasal and an effective guide to septal surgery Plast Reconster Surg[J].1999,104:2202~2209.

[5]张剑宁,陶泽璋,吴玉珍,等.不同部位鼻中隔偏曲伴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的特点[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3,9(1):21~24.

猜你喜欢
偏曲鼻中隔鼻窦炎
鼻窦炎中医外治十法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两种鼻腔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对比性探究
音乐干预对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疼痛的影响
升麻解毒汤治疗慢性鼻窦炎25例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再次矫正术的临床观察
中医外治法对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概述
238例鼻中隔偏曲手术的切口选择
Medpor联合鼻中隔软骨移植修复单侧唇裂鼻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