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临床观察

2010-02-11 07:06高培新孙雅君
中外医疗 2010年33期
关键词:麻木人民卫生出版社神经病

高培新 孙雅君

(吉林省抚松县中医院 吉林抚松 134500)

糖尿病患者合并单纯损害感觉神经的多发性神经炎临床上比较常见,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42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共42例,均符合原发性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诊断标准。48例中男32例,女10例;50岁以上38例,50岁以下4例;麻木感34例,伴疼痛感8例;治疗15d者30例,15~25d者12例。

1.2 治疗方法

(1)治疗期间所服用降糖药物及胰岛素注射剂量及用药方法按《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所述。达到或接近血糖目标值,控制血糖。(2)Vit B1、Vit B12或甲钴铵口服或肌内注射。(3)口服中药汤剂加外洗。口服中药汤剂药物组成:黄芪30g、鸡血藤25g、党参15g、僵蚕15g、西洋参10g、川芎15g、路路通15g、桑寄生15g、牛膝10g、地龙15g、秦艽10g、羌活10g、当归15g、香附15g、甘草5g、桃仁10g、红花10g、炮山甲5g,1剂/d,早晚各1次,100mL/次。中药外洗方:杜仲15g、全蝎10g、蜈蚣1条、乌蛇15g、桂枝15g、当归20g、附子10g、海桐皮20g、络石藤20g,煎服500mL,每次浸泡30min,每日浸泡1次,15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1)基本治愈:四肢末端疼痛、麻木感消失,无感觉异常,肌力正常;(2)显效:疼痛消失,偶尔麻木;(3)有效:偶遇不良刺激有疼痛感,疼痛程度轻度。

1.4 结果

经过治疗,32例基本治愈,6例显效,4例有效。治疗42例有效率达100%。

2 讨论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主要出现于糖尿病症状之后,少数可为糖尿病的首发症状或发生于病程不长的糖尿病患者。中医认为,本病首要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气血不活,气血不通。由于气血运行不畅,不能濡养四肢筋脉所致。临床常见有:气血两虚、风寒湿邪、气滞血瘀等,影响了全身或局部气血的正常流通,从而出现肢体的麻木、疼痛。素体虚弱或劳伤过度、病后失养等容易引起气血两虚。血虚则血气运行无力。或由于风寒之邪,如受凉、受风、潮湿等因素侵袭身体,寒凝则血滞,血行不畅致生麻木。身体肥盛之人(多见于“三高”人群),过食油腻厚味,致使血液粘稠,血管硬化,血流缓慢,血液循环不良,造成人体组织器官供血不足,从而出现麻木。本人采取益气活血,疏通筋络的方法配方用药,临床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本专科治疗经验:人体只有气血旺盛,血气才能运行流畅,气血足则筋脉得养。气血旺则阳气盛,风寒之邪自散,血脉自通,瘀滞自除,此为治本之法。所以,一定要理解中药治疗的意义,中药并非直接消除麻木,那样是无法取得实质性疗效的。对于糖尿病合并的末梢神经炎的治疗,治宜扶正、祛瘀通络为主。方中黄芪、西洋参、党参健脾益气为主药;当归、鸡血藤补血活血;牛膝、香附、川芎、桃仁、红花、僵蚕、路路通等行气活血,祛瘀通络;桑寄生、秦艽、羌活等温经通络、强壮筋骨、滑利关节,全方相互配伍,共奏补益气血、祛瘀通络之功。该方配合西药营养神经药,用于治疗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其效相得益彰。配合足浴方中活血化瘀,温经祛湿通络之效,能够加速局部血液循环,起到直达病所的作用,且能提高依从性,全面调理人体脏腑机能的作用。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44~957.

[2]曲竹秋.中西医结合内分泌疾病诊断与治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121~122.

[3]吕仁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91.

[4]郭水英.大剂量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周围血管病的血液流变学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6(2):114~115.

[5]黄贵心,何建尤,甄卓丽,等.蝮蛇抗栓酶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4,10(2):116.

[6]周庆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36例[J].河南中医药学刊,2002,17(4):38~39.

[7]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00.

[8]张兰,于世豪.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瘀血络损病机探微[J].新中医,2002,34(10):67.

[9]李德朝,寿红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6,10(24):53.

[10]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44~957.

猜你喜欢
麻木人民卫生出版社神经病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糖尿病人应重视神经病变
无题(2)
慎玩,当心成神经病!
单侧听神经病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