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统筹城乡发展大战略中思考供销合作社改革

2010-02-17 11:25毕凤鸣
中国合作经济 2010年6期
关键词:供销农民农村

文/毕凤鸣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新形势下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供销合作社作为沟通城市与乡村、联系工业与农业、联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应把自身改革发展放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中来思考、规划和落实,主动发挥“供销并举、双向流通”的优势,实施项目、网络“双轮驱动”战略,加快构建运转高效、功能完备、双向流通、城乡并举、工贸并重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在统筹全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项目驱动构筑产业支撑提升农村商业服务设施水平

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抓项目是改造提升农村商业服务设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现实选择,是增强发展后劲的有力支撑。随着一批重点项目的陆续建成投入运营,供销合作社的产业带和企业群初步形成,发展后劲和带动能力显著增强。接下来,按照“前瞻性、多业态、现代化”的要求,加快支柱型行业的培育,逐步形成多元经营、支柱强劲、抵御风险能力较强的经济架构,增强载体的集聚和拓展功能,提高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塑造崭新的供销合作社形象。石家庄市供销合作社当前正重点实施“四五三一”工程,即打造“四大物流园区”:正定国际物流园、石家庄装备制造业物流外包园、石家庄再生资源科技物流园、华北棉花(棉产品)物流园;建设“五大中心”:北方农产品物流中心、北方农资物流配送中心、石家庄市食盐储备物流配送中心、华北日化用品物流集散中心、石家庄供销大厦服务中心;做大“三大市场”:石家庄佳农茶叶市场、石家庄干鲜果品市场和石家庄特色农副产品展示交易市场;培育“一个基地”:即绿龙无公害蔬果基地。县(市)区供销合作社重点谋划和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其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带动作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产业竞争能力。

网络拉动搞活农村流通打造城乡一体化现代流通服务体系

建设现代化的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石家庄市各级供销合作社当前着力抓好《石家庄市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规划》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快“新网工程”建设步伐。

一是着力抓好县域配送中心建设,每个重点县(市)都建起经营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以上的龙头超市或配送中心,带动连锁网络的延伸,促进网络资源的整合和辐射能力的提升;二是提高连锁店的数量和水平,力求在农村主要乡镇都建起500-1000平方米的连锁超市,形成连锁网络终端骨干群,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三是加速综合服务中心向农村社区延伸。结合“新民居”建设,力求网络跟着规划走,形成城镇与农村网络建设一体化,加快农村连锁经营网络由区域性向全市性、由分散性向集中性转变,实现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增强网络的凝聚力和辐射力;四是培育发展一批具有专业特色和较强商品集散功能的农产品区域批发市场,实现“农超对接”。形成立足省会,辐射全国的农产品和农资物流基地和体系。通过网络互动,把优质的日用消费品送到农民手中,把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销售出去,同时把农民需要的信息、技术、维修、运输、包装等各项服务有效地融入到基层网点的经营中;五是规范和改造再生资源网络,形成社区回收、市场集散、加工利用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到2012年,全市培育商贸流通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9家,规范建设商品配送中心70个,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40个,建设再生资源分拣处理中心6个、集散交易中心34个、回收站(车)2400个;改造、新建标准化基层供销合作社150个;村级农资综合服务站达到3200个;村镇日用品超市达到2000个;农产品购销网点达到1200个。

合作推动 发展现代农业构建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石家庄市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自身在组织、网络、人才、设施和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当地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品,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协会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开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向深度发展,在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作用。

下一步,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要力求在数量上求发展,在经营上创品牌,在规模上上台阶,力争办出一批对农民带动力强、效益高、影响大的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协会,努力把各级供销合作社建设成为农村生产服务平台、中介服务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一要充分发挥各级“农合联”的引导、带动作用,推进“农合联”实体化,加快向乡镇延伸,形成组织推动、网络带动、上下联动的发展格局。二要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骨干商品,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要求,广泛开展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和一体化服务。三要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建设。积极为农民提供法律咨询、技术支持、市场信息、商品营销等多方面的服务,有效发挥市场和农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对外维权服务。提高服务效能,实现助农增收。到2012年,发展农合联乡镇办事处300个,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5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纳入“农合联”管理,入社农户达到全市农户总数的20%以上。形成发展一个专业社,激活一片,带动一方,上连市场,下连农户的为农服务新格局,进而带动农民发展生产,引领农民进入市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服务促拓宽经营服务领域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是一项宏大的综合工程,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为此,各级供销合作社应树立起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在实施这一宏大工程中争位置、争作为、争贡献。一是开展综合服务,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供销合作社主办、乡(镇)村共建的办法,大力兴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要围绕农业的生产、流通以及农村的文化、娱乐、医疗、保险、社区建设等,开展综合经营和服务,逐步把供销合作社的经营终端和服务终端办成当地的消费购物中心、科技服务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同时,积极参与新民居建设,坚持新民居建到哪里,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就延伸到哪里。二是开展信息服务,努力建设网上供销。要积极打造供销合作社信息网络服务平台,扩大网络覆盖面,充实信息服务内容,提高信息的实用性,通过信息联网、信息合作,实现信息互通、信息互动、信息共享,推进信息服务下乡、进村、入户。三是开展科技服务,完善农业科技培训服务体系。要以农合联为依托,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培训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测土配方服务,普及科学施肥、科学用药技术。广泛开展庄稼医生、农民经纪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提高从业人员和农民的业务技术素质。四是开展金融服务,建设“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探索担保公司、村镇银行(资金合作社)和农业统筹保险“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层次的金融服务。力争用3年时间,农业保险覆盖全市所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供销合作社新合作担保公司的作用,大力开展农民资金互助合作、信用担保服务;积极开办村镇银行(资金合作社),帮助农民解决融资难问题。五是开展安全消费服务,加快推进食盐安全村创建。继续抓好食盐安全村创建活动,2010年,“食盐安全村”覆盖全市农村,确保群众食盐安全,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作者系石家庄市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

猜你喜欢
供销农民农村
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库存化肥51万吨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我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供销合作社:精准施策发力“十三五”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