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归丸加减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 62例

2010-02-28 09:52孟丽杰
河北中医 2010年4期
关键词:鹿角胶右归丸退行性

孟丽杰

(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四川 成都 610017)

退行性膝关节炎又称增生性膝关节炎、肥大性膝关节炎、老年性膝关节炎。本病是因膝关节退行性改变或膝关节慢性积累性损伤导致膝关节软骨变性、增生、骨刺形成,从而引起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2006-06—2008-12,笔者采用右归丸加减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 62例,并与仙灵骨葆胶囊治疗 6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 124例均为我院中医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62例,男 26例,女 36例;年龄56~ 68岁,平均(62.3±6.7)岁;病程 3个月 ~ 5年,平均18个月。对照组 62例,男 28例,女 34例;年龄 55~66岁,平均(60.9±6.3)岁;病程 4个月 ~5年,平均 17个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依据

1.2.1 纳入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 2001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制定的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且近 1周内未用其它药物或其它疗法者。

1.2.2 排除标准 ①急慢性化脓性膝关节炎、膝关节结核及肿瘤患者。②近 2周内未用过糖皮质激素者。③合并其它风湿病,如系统性红斑性狼疮、干燥综合征。④孕妇、哺乳妇女或过敏体质者。

1.3 治疗方法

1.3.1 一般护理 肿痛明显者要卧床休息严格制动;缓解期适度进行膝关节锻炼,如屈伸运动;选择合适的鞋、鞋垫及护膝;肥胖者需控制饮食,从而减轻膝关节受累;注意膝关节保暖,避免加重。

1.3.2 治疗组 右归丸加减。药物组成:熟地黄 30 g,山药 20 g,山茱萸 20 g,枸杞子 20 g,菟丝子 15 g,鹿角胶15 g,杜仲 20 g,肉桂 10 g,蜈蚣 2条,制附子 6 g,怀牛膝30 g。疼痛明显加制川乌头、制草乌头;遇阴雨天加重者加独活、细辛;骨质变形者加自然铜、狗脊;晨僵明显者加三七、姜黄。2日 1剂,每日水煎取汁 400mL,分早、中、晚口服。

1.3.3 对照组 仙灵骨葆胶囊(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Z20025337)1.5 g,每日 2次口服。

1.3.4 疗程 2组均 8周为 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临床疗效分为优、良、可、差 4个等级。优:治疗后患膝疼痛、肿胀消失,步行能力不受限,弯曲和下蹲活动不受限;良:治疗后患膝疼痛、肿胀基本消失,步行能力不受限,弯曲和下蹲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可:治疗后患膝疼痛肿胀减轻,步行能力弯曲和下蹲活动未能恢复正常;差:关节疼痛及肿胀无明显变化,功能无改变[3]。以优、良、可计算总有效率。

2 结 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 组起效时间比较 治疗组起效时间 2~12 d,平均(6.0±2.1)d;对照组起效时间 5~18 d,平均(12.2±3.6)d。2组平均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 讨 论

退行性膝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素问°痹论》中有“筋痹”、“骨痹 ”、“脉痹”、“皮痹”之论,并指出 “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涩而不流,在于筋则屈而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塞”。清初名医张璐在《张氏医通》中云:“膝为筋之府……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虚则风寒湿气袭之。”中老年人肾精亏虚,肾主骨生髓,肾气不充,则髓生成不足,骨不得养,而肝肾同源,肝肾亏虚,筋脉失养。不荣则痛为本病基本病机。右归丸方中附子、肉桂、鹿角胶补肾中元阳,而鹿角胶更能填精益髓;熟地黄、山药、枸杞子滋阴补肾,取“阴中求阳”之意;菟丝子、怀牛膝、杜仲补肝肾,强腰膝,蜈蚣通络止痛。现代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右归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 H2O2诱导干细胞凋亡并可以促进干细胞 Notch基因表达,抑制 P 16 INK 4a基因表达[4]。鹿角胶含有氨基己糖的胶原蛋白,与酸性黏多糖硫酸软骨素 A相似,能抗凝血,促进新陈代谢,扩张小血管,并对早期骨赘有吸收作用[5]。

研究结果表明,右归丸加减用于膝部肿胀疼痛反复发作,遇劳则甚,遇寒加剧,辨证属肝肾不足,精血亏虚的退行性膝关节炎有良好疗效。

[1] 陈百成,张静.骨关节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86.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9-353.

[4] 胡兵,安红梅,沈克平.中医肾理论与干细胞研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3):598-600.

[5] 王浴生,邓文龙,薛春生.中药药理与应用[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91

猜你喜欢
鹿角胶右归丸退行性
鹿角胶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鹿角胶、龟甲胶、黄明胶的药性变迁及现代研究
左归丸、右归丸对自然衰老大鼠海马组织及齿状回NGF、FGF-2蛋白水平的影响
左、右归丸对去卵巢大鼠BMSCs成骨、成脂分化后Caspase-3/Bcl-2的影响
衰老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退行性肩袖撕裂修补特点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鹿角胶-脱蛋白骨制备工艺
HPLC-DAD法同时测定右归丸中6种成分
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30例临床报道
针刺、艾灸联合右归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0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