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分娩方式的变化与新生儿转归的关系

2010-03-08 01:07赵立红
当代医学 2010年12期
关键词:头盆指征乙组

赵立红

产妇分娩方式的变化与新生儿转归的关系

赵立红

目的探讨分娩方式变化及其与新生儿死亡率、重度窒息率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近10年来产妇的分娩方式、剖宫产指征、新生儿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阶段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新生儿死亡率和新生儿重度窒息率间的差异。结果产妇的分娩方式呈现剖宫产率逐年增高、经阴分娩率逐年降低的趋势,而新生儿死亡率及重度窒息率未出现明显下降。剖宫产指征变化以社会因素所占比例逐年增高为主。结论提高剖宫产率不能显著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重度窒息率。

分娩方式;剖宫产率;新生儿死亡率;窒息率

近年来我国产妇剖宫产率的明显上升不仅引起国内外围产医学界的忧虑,也吸引了社会关注[1]。为此,我们对提高剖宫产率是否具有改善新生儿结局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1999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在我院27708例产妇临床资料为样本进行回顾性分析。

1.2 方法 上述资料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为1999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5年间14571例病例,乙组为2004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5年间13137例病例。对上述病例的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率、新生儿死亡率、重度窒息率及各种剖宫产指征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剖宫产指征按郑怀美[2]、凌罗达[3]诊断标准为依据,以第一指征进行统计。手术指征按郑平[4]分类方法分为母亲因素、胎儿因素、头盆因素、社会因素、其他因素五大类并排列顺位。

1.3 统计学处理 全部资料由专人输入微机进行统计,统计学方法为t检验和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10年间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情况 详见表1。结果显示平产及阴道手术助产率逐年下降,中高位产钳、胎吸、臀位助产逐步被剖宫产术取代。总的阴道分娩率由1999年的70.9%降至2008年的40.3%,差异有显著性(P<0.01)。剖宫产率逐渐上升,由1999年的29.1%升至2008年的59.7%,差异有显著性(P<0.01)。

2.2 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结局 详见表2。结果显示乙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乙组新生儿死亡率及重度窒息率低于甲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乙组各年度比较剖宫产率逐年上升,而新生儿重度窒息率、死亡率波动于0.33%、0.07‰左右未再继续降低。

2.3 剖宫产手术指征及顺位变化 详见表3。资料显示社会因素比例逐年上升,由1999年的第4位升至2008年的第1位;胎儿因素比例虽下降,但仍居第2位;头盆因素由第1位降至第3位;母亲因素、其他因素比例均呈下降趋势。

3 讨论

3.1 分娩方式变化 资料显示我院近10年间产妇的平产、阴道手术助产率逐渐降低,剖宫产率逐渐升高。虽然剖宫产率升高是一种国际趋势,但发达国家的剖宫产率高峰出现在20世纪70年后期及80年代早期,由上世纪60年代的5%升高到80年代的25%左右,而我国剖宫产率的上升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呈逐年攀升趋势,从上世纪60年代的5%上升到90年代的20%左右。本世纪多家国内医院的报道显示,目前我国的剖宫产率大约在40%~60%,高者可达70%~80%[1]。我院剖宫产率由1999年的29.1%升至2008年的59.7%,与以上报道相符。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较为合适的剖宫产率应控制在15%,我国的现状距离这一目标相去甚远,令人担忧[5]。

3.2 高剖宫产率原因的初步分析

3.2.1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在我院剖宫产指征中已升至第一位。主要原因:①手术技术的提高、麻醉方法的改进、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输血的保证,大大提高了剖宫产安全性。加之腹部切口美容和术后镇痛的开展,孕妇及家属乐于接受。②高龄初产、珍贵儿增加及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促使人们选择剖宫产。③产妇惧怕产痛,或顾虑不能通过阴道试产,选择直接手术分娩。④对无指征或指征不足而强烈要求剖宫产者,医生迫于医疗纠纷压力被迫答应或放宽手术指征。

3.2.2 胎儿因素 胎儿因素致剖宫产率居第2位,原因是由于产前、产时监测技术的提高,能及时了解胎儿的安危状态,早期发现异常情况而行剖宫产。但产前监护的各种方法都存在较多的假阳性率。胎儿电子监护仪是目前诊断胎儿窘迫的主要方法,但仅根据胎心监护仪诊断胎儿窘迫的假阳性率高,胎心电子监护的应用使剖宫产率增加的问题在美国已被频频报道[5]。我院2004年开始用胎心监护仪监测胎心,资料显示,2004年剖宫产率明显增加,当年以胎儿因素为指征行剖宫产占第一位,新生儿重度窒息及死亡率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着剖宫产率进一步上升,新生儿重度窒息率及死亡率波动于0.33%、0.07‰左右未再继续降低。因此临床上应综合胎儿心率改变、胎动及羊水情况、生化检验、胎儿头皮血pH值测定等全面资料分析,力求判断准确,以提高符合率、降低剖宫产率。

3.2.3 头盆不称 明显骨盆狭窄是剖宫产的合理指征,而相对头盆不称比较复杂,朱丽萍等报道国内以头盆不称手术者16%~30%,但其中不确切者占20%,甚至达30%。①巨大儿比例增多,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不尽合理,又减少活动,使胎儿体重明显增加。②部分头盆不称的诊断标准不够严谨;宫缩乏力时产妇疲劳未及时纠正,对不合作者未做好心理护理,试产时间不足均以头盆不称手术。本资料显示,头盆不称比例下降,与孕妇因社会因素行剖宫产减少试产机会有关。

3.3 分娩方式与新生儿安全 本资料显示乙组剖宫产率虽明显高于甲组(P<0.01),但两组在新生儿死亡率及重度窒息率未表现差异显著性(P0.05)。乙组产妇各年度剖宫产率逐年上升,而新生儿重度窒息率、死亡率始终波动于0.33%、0.07‰左右,未表现持续性降低。甲组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是早产,其次是臀位阴道分娩、畸形。乙组主要死因是早产、畸形,臀位阴道分娩死产已杜绝,这与臀位多数行剖宫产密切相关。剖宫产术在高危妊娠处理中确能起到很好作用,但对围生儿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分娩方式。

表1 1999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我院分娩产妇的相关临床资料

表2 甲乙两组产妇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新生儿死亡率、重度窒息率的比较

表3 1999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我院剖宫产手术指征所占比例及其顺位变化(%,顺位)

总之,居高不下的剖宫产率必须加以控制。医疗纠纷申诉机构要支持医务人员以科学态度来选择产妇分娩方式;医务人员要努力提高产时保健和阴道安全分娩水平,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有关方面要积极开展科学分娩知识教育,争取孕妇及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把剖宫产率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1]黄醒华.对剖宫产的思考[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7):385-388.

[2]郑怀美.妇产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10.

[3]凌罗达.头位难产[M].2版.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208.

[4]郑平,黄醒华,王淑珍.35年剖宫产率及适应证的变化[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31(3):142.

[5]Notzon FC,Cnattingius S,Bergsio P,et al.Cesarean section delivery in the 1980: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by indication[J].Am J Obstet Gynecol,1994,170(2):495-50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ode of deliver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neonatal mortality, the rate of severe asphyxia relevance.Methods Hospital for nearly 10 years, maternal mode of delivery, cesarean section and neonatal outcome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o comparedifferent stages of vaginal delivery rate, cesarean section rate and neonatal mortality rate among neonates with severe asphyxia differences. Results The maternal mode of delivery showed cesarean section rate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he rate of vaginal delivery decreased year by year trend, while the neonatal mortality and severe asphyxia does not appear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hanges in social factors, indications for cesarean section in order to increase year by year the proportion of the main. Conclusion The increased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 can not be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neonatal mortality and severe asphyxia.

Mode of delivery;Rate of cesarean section;rate of neonatal mortality; Asphyxia rate

10.3969/j.issn.1009-4393.2010.12.033

411228 湖南省湘潭县人民医院产科 (赵立红)

猜你喜欢
头盆指征乙组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多因素分析
晚期胃癌切除治疗的手术指征和效果分析
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
头盆不称的诊断和ICD-10编码的准确性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枕后位、枕横位与头盆不称关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