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片名修辞艺术初探

2010-03-20 17:04
关键词:辞格双关标点符号

王 丽

(五邑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广东 江门 529020)

电影片名修辞艺术初探

王 丽

(五邑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广东 江门 529020)

研究20世纪电影片名中修辞格和标点符号的运用情况,可以发现,恰当地运用修辞艺术,能使电影片名的内涵更丰富、意蕴更深远,从而显示出不俗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电影;名称;修辞;标点符号

名称不仅是代表一个事物的符号,也是人类在社会交往中确定自我、表达自我、交流情感的重要手段。常言说: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在社会发展日益现代化、商业化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好的名称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有时,一个好的名称可以使得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使得滞销的商品迅速打开市场。

电影作为一门大众艺术,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在选择电影的时候,通常会青睐名称好听且有内涵的电影。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除了影片本身的制作之外,给电影起一个好的名称同样也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如何给影片起一个好的名称,修辞的作用不可小觑。前人对于影片名称的语言特点进行研究的文章寥寥可数,而且研究内容也比较粗疏,还未有人对片名中的修辞现象进行比较细致的研究。鉴于此,笔者在考察20世纪(1900~1999年)的近5000部影片名称的基础上,专门研究其中的修辞现象,进而探讨其修辞意义及艺术效果。

一、修辞格的运用

修辞格的运用是最能体现修辞艺术效果的手段之一。影片名称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格,有单用一种辞格的,也有两种辞格混合使用的。

(一)单用一种辞格

影片名称中大量使用引用、比喻、仿拟、借代、排比、比拟、互文、移就、双关等修辞方式,此外,夸张、对比、反复、反语、反问、倒置等修辞方式在影片名称中也有体现。

1.引用

2.比喻

比喻是语言中最富表现力的修辞方式。影片名称中不仅大量使用比喻的修辞方式,而且类型也呈现多样化。比喻修辞方式采用了明喻、暗喻、借喻等类型:(1)采用比喻词“如”、“似”、“样”的明喻修辞方式。如《如烟往事》、《生命如歌》、《归心似箭》、《似水流年》、《花样的年华》等。(2)采用本体喻体都出现而比喻词不出现的暗喻修辞方式。如《我是一片云》、《幸福不是毛毛雨》、《水晶心》、《骆驼祥子》、《车水马龙》等。(3)采用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的借喻修辞方式。如《净土》是指清净的土地,后借喻为纯洁的心灵和思想等;《天网》指上天布下的罗网,后借喻为朝廷的统治或法律的制裁;《枯木逢春》是指枯干的树木到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生活的颤音》是用乐曲中的颤音比喻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磨难。

3.仿拟

仿拟修辞方式在影片名称中主要体现为仿造词语。仿词是比照词语,即更换其中个别的语素或词,临时仿造新的词语,以形成讽刺或幽默的效果。影片名称中的仿词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1)仿照成语或四字格的词语。如《球迷心窍》(仿“财迷心窍”或“鬼迷心窍”)、《女儿当自强》(仿“男儿当自强”)、《与龙共舞》(仿“与狼共舞”)、《夫唱妻和》(仿“夫唱妇和”)、《望夫成龙》(仿“望子成龙”)、《一家两制》(仿“一国两制”)、《冤家路宽》(仿“冤家路窄”)、《吉屋藏娇》(仿“金屋藏娇”)、《愁眉笑脸》(仿“愁眉苦脸”)、《南国之春》(仿“北国之春”)等。(2)仿已有的片名。如《观音今年十二岁》(仿《姑娘今年二十八》)、《肥龙过江》(仿《猛龙过江》);《超级学校霸王》、《超级整蛊霸王》(仿《超级街头霸王》)等。由于仿词辞格的使用,使得电影片名产生了推陈出新的语用效果。

4.借代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人或事而“借用”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其他人或事来“代替”。具体表现为:(1)用数字来指代人。如《二百五白相城隍庙》中“二百五”借指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该影片中的“二百五”是一个农民,他第一次来上海,不清楚大上海许许多多的“规矩”,于是笑话连篇、闹剧层出,用“二百五”来指代这个初来上海什么都不懂的农民是最恰当不过的了。(2)以事物特征来指代该事物。如影片《乌鸦与麻雀》描写了1948年行将就木的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上海,及其治下种种投机倒把分子的丑态。乌鸦和麻雀都是鸟类中的弱势群体,从名称便可以了解创作者的主旨是想通过各式各样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来反映整个大时代的面貌。类似的还有《母老虎上轿》、《丑小鸭》、《摇钱树》、《桃花运》等。(3)以部分代整体。如《九纹龙的谎言》中“九纹龙”是指主人公身上九条龙的文身,影片以此来代替主人公整体。

5.比拟

影片名称中的比拟主要体现在把物当作人写的拟人辞格,如《远山含笑》、《香港也疯狂》、《多情的野猫》、《欢腾的小凉河》、《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一本漫画闯天涯》等。片名由于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式,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也使观众对影片充满了期待。

6.互文

互文是古汉语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指在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并列词组或句子中,相应位置上的词语互相隐含、互相渗透、互相补充。这种修辞手法在现代汉语中依然保留和使用着,部分影片名称也采用了这种修辞方式,主要体现在四字格的固定词组中。如《天长地久》中“天”与“地”、“长”与“久”变换词面、参互成文、合而见义、错综互释,以表达“天地长久”的含意。其他如《苦儿弱女》、《你情我愿》、《谈情说爱》、《青山翠谷》、《情长谊深》等。

7.移就

移就是把用于描摹甲事物形状的词语用来修饰、描写乙事物的修辞方法。它通常把没有修饰和描写关系的词语进行搭配,造成常规的错位。如《山叮咚》中“叮咚”原是用来修饰水的声音,这里用来修饰山,使得原本没有生气的山一下子有了灵性,充满了动感。又如《爱情色香味》中“色香味”原本是用来形容食物的,此处却用来描写爱情,使得抽象的爱情变得更为具体和生活化。其他如《残酷的夏日》、《滚烫的青春》、《播种情人》、《点燃朝霞的人》等。由于修辞恰到好处的运用,这些片名产生了令人过目难忘的独特表达效果。

8.双关

双关是借助语义和语音的联系,让一个词句同时包含了双重意义。电影片名中的双关主要涉及到语义双关。例如《生活的马拉松》,“马拉松”从字面看是指距离最长的田径项目——马拉松赛跑,其内涵则是指漫长而艰辛的人生旅途。又如《中国的“小皇帝”》,“小皇帝”因为使用了引号,使得语义双关:原指封建社会中继承君位而年龄尚小的王子皇孙,实指受到父母极力宠爱、处处娇惯而颐指气使的独生子女。其他如《人生没有单行道》等也是如此。

9.夸张

如《撼天雷》、《通天河》、《豪情盖天》、《顶天立地》、《倾国倾城》、《狂吻俄罗斯》等。

10.对比

如《天才与白痴》、《恶狼与天使》、《两个女人,一个靓,一个唔靓》等。

11.反复

如《星,星,星》、《飞越,飞越》、《黄飞鸿对黄飞鸿》、《开心鬼救开心鬼》等。

12.反语

如《无情的情人》、《流氓公仆》、《聪明笨伯》等。

13.反问

如《不亦乐乎》等。

14.倒置

如《义重情深》等。

(二)两种辞格并用

两种辞格并用的情况主要有下面几种:

1.借代兼双关。如《小玩意》。所谓“小玩意”是指玩具,在这部电影中借指当时中国的兵器工业所达到的水准。

2.互文兼对比。如《新仇旧恨》。新仇旧恨实际是指新和旧的仇恨,运用了对比和互文这两种修辞手法。

3.互文兼仿词。如《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该词出自柳宗元《封建论》:“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仿“伐”而成“战”。

4.反语兼拟人。如《命运喜欢恶作剧》。“喜欢”的主语应是人,这里将命运比作人;恶作剧是人们都不喜欢的,这里同时又采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

5.倒置兼引用。如《满园春色》。是引用叶绍翁《游园不值》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然后将“春色满园”进行倒置而成。

6.对偶兼对比。如《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前后分句句式整齐,对仗工整,而且火焰和海水作对比。又如:《高中锋,矮教练》。高对矮、中锋对教练,是对偶句式,其中高矮又是对比。

二、标点符号的使用

电影片名一般是短语,不是句子,所以不需要用标点符号。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影片名称中也较少使用标点符号。到了八九十年代,随着思想文化领域的逐步开放,人们的思维也逐渐打破常规,勇于创新。这在影片名称中的表现之一便是标点符号的多样使用,如逗号、顿号、间隔号、感叹号、冒号、双引号、问号、省略号等都有运用。

逗号是标点符号中最常见的一种,用于一句话中的停顿或复句内分句与分句间的停顿。有些影片名称中,将原本中间无需停顿的句子用逗号顿开,这种情况下使用的逗号,往往在特意的停顿中予以深刻的含义或浓重的感情。例如《血,总是热的》中在“血”后加逗号,特意停顿,加强语气。又如《姑娘,望着我》、《缘,妙不可言》等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

省略号的作用之一是模拟说话的断断续续,能使读者通过它体验到说话者的神态和语气,揣摩到说话者难以言表的心态。例如《记得……香蕉成熟时》等。

影片名称大多数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于一些并列的名词或短语,影片名称的处理方式比较灵活:有的不用标点符号,如《玫瑰芍药海棠红》;有的用顿号进行隔开,如《红房间、白房间、黑房间》;有的用逗号隔开,如《我,你,他》还有的是用间隔号进行隔开,如《黄沙·青草·红太阳》。采用标点符号来表现的电影名称,其内涵会更丰富一些。

感叹号主要用在感叹句的句末,用来表示强烈的感情。为了使观众能从片名中领会到影片所要表现的深刻主题,主创人员在影片命名时常通过运用感叹号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如:《自豪吧!母亲》、《燃烧吧!火鸟》、《回来吧!微笑》、《你回来吧!》等。

此外,冒号、双引号和问号等符号在影片名称中也都有运用,如《男生女相:中国电影之性别》、《子曰:食色性也》、《“下次开船”港游记》、《爱情啊,你姓什么?》等。

总之,标点符号的恰当运用,能够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细腻、微妙的思想感情,产生纯文字难以达到的独特效果。

通过对以上影片名称中各种辞格以及标点符号运用的分析可以看出,妙用修辞能给人们留下无比绚丽的想象空间,强化影片的艺术魅力,让人们从精炼概括的名称中体会到影片所蕴含的丰富信息,以此激发观看的欲望。影片名称将语言、符号艺术和电影信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语言焕发出奇异光彩,增加了生动性和趣味性,产生明显的宣传效果。

修辞的恰当运用,使得片名包含无限的意蕴,从而显示出不俗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熟悉和掌握名称中常用的修辞技巧,懂得欣赏修辞所带来的语言的美感和魅力,有助于深刻理解电影丰富而独特的内涵。

A Study of the Rhetorical Art in Movie Titles

WANG li
(Dep 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Wuyi Univ.,Jiangmen 529020,China)

A study of the rhetorical devices and the use of punctuation marks in movie titles of the 20th century reveals that the p roper use of rhetorical art and punctuationmarks can enrich the content and deepe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itles and disp lay unusual aesthetic value and artistic charm.

movies;titles;rheto rical art;punctuation marks

H05

A

1009-1513(2010)01-0091-04

情况有下面几种:(1)引用成语、俗语或歇后语。如《一无所有》、《望穿秋水》、《豆蔻年华》、《不是冤家不聚头》、《可怜天下父母心》、《程咬金照镜子》等。(2)引用古代诗词曲的名称。如《春江花月夜》引用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名作《春江花月夜》,《浪淘沙》、《一剪梅》、《满江红》、《忆江南》等都是古代词牌名,《二泉映月》则是引中国民间二胡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二泉映月》。(3)引用古代诗词曲中的词句。如《胡不归》是引用《诗经·邺风·式微》中“式微,式微,胡不归?”的诗句;《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引用岳飞《满江红》中“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词句;《此恨绵绵无绝期》是引用白居易《长恨歌》中“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诗句。(4)引用古代或现代作家作品的名称。如《西厢记》、《西游记》、《金瓶梅》、《聊斋志异》、《龙须沟》、《阿Q正传》、《青春之歌》、《林家铺子》、《暴风骤雨》、《爬满青藤的小屋》等。(5)引用现代歌曲中的词句。如《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爱对你说》、《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村路带我回家》等。(6)引用历史故事。如《天仙配》、《花木兰从军》、《荆轲刺秦王》、《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责任编辑文 俊]

2009-10-16

王 丽(1972-),女,安徽阜阳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

猜你喜欢
辞格双关标点符号
语音隐喻视角下的韩国语谐音双关句研究
我们班的“标点符号”
感悟“双关”修辞 提高习作能力
体育新闻中的辞格运用
巧缀辞格在诗词中的应用
标点符号争吵记
如何使用拈连辞格
标点符号的争论
双关
浅议广告语言的辞格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