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休闲体育娱乐活动与青少年网瘾的预防与戒除

2010-03-22 04:30王明建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0年5期
关键词:娱乐活动青少年社区

王明建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郑州 450002)

1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

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新的娱乐方式,将动人的故事情节、丰富的视听效果、高度的可参与性以及冒险、悬念、神秘、刺激等诸多娱乐元素融合在一起,为参与游戏者提供了一个虚拟而又近乎逼真的世界。它让同时在线的游戏者们在游戏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以虚拟的身份进行类似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在游戏中,游戏者可以不受限制地任意与人交往,甚至可以同游戏中的女性角色谈情说爱,游戏者可以尽情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勾画自己的“人生”,没有法律法制、校规校纪、父母家教、公共道德的任何约束,这些对青少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我们目前的教育中还存在着种种缺陷,这就正好被网络填上了这个空白。

1.1 青少年缺失学校关爱和基本道德观教育

学校对青少年的教育应是人文知识、道德素养同步发展的过程,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对青少年的教育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在开设课程的过程中,很多学校更侧重于统考科目,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严重不足,尤其是网络道德素养教育。青少年是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他们在遇到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时,不能自主地筛选网络有用信息,失去了对事物正确的判断和自控能力,网络世界就成了他们的一切。

1.2 青少年稚嫩的心灵缺少家庭关爱

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青少年需要被他人关心,而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家庭和孩子,很少有时间同子女坐下来进行思想上的沟通,更多的关心是通过物质和金钱来表达和传递。学校和家庭更关心的是青少年的成绩,关心的事情是结果,却忽略了达到结果的过程。青少年在遇到挫折与失败后得不到关心鼓励,孩子对成功失去信心,他们通过网络聊天,可以得到无数陌生人的关心,幼小的心灵得到了慰藉,通过网络游戏又能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可以逃避现实生活中忧郁的心情和失败感。

1.3 青少年丰富的感情世界缺乏归属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快节奏、高效率使我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在家庭、社区、社会中的生活,他们很难找到属于自己的活动的空间。总觉得自己与社会格格不入,父母无暇顾及就认为自己是多余的,从而逃离现实,而更愿意进入网络的虚拟世界,在那里总能遇到与自己有相同兴趣和爱好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和短暂的归属感。

1.4 青少年的意志力薄弱

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思维方式、判断和选择能力差,对外界的各种新奇事物又充满了好奇感。他们一旦远离父母和学校有效的监管,面对内容丰富信息量巨大的网络世界,尤其是新奇和富有挑战性的网络游戏、层出不穷的色情网络和形式多样的网聊,在没有人正确引导和干预的情况下,受不良风气的影响而追随网络潮流,导致在网络中越陷越深,形成网瘾不能自拔。

2 探索适合青少年参与的休闲体育娱乐活动模式

2.1 积极推动家庭休闲体育娱乐活动

城市生活节奏加快,休闲体育走向家庭已成为一种趋势。根据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的兴趣爱好开展休闲体育娱乐,不仅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而且还能促进家人之间的沟通,丰富和谐的家庭生活。家长应根据自身的特点购买体育产品,利用家居条件和周围环境多开展休闲体育运动。家庭要合理利用网络,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上网,了解世界各地的体育新闻、科学的体育健身知识和方法、体育赛事等。在共同上网的同时,家长可以教给孩子正确的上网方式,尤其是如何筛选有用信息,选择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避免青少年长期沉迷于网络中。

2.2 学校体育教学的正确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

学校体育教师除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外,有必要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和技术,把体育教学延伸到课外,给学生布置课后网络作业,让他们回家在家长的监督指导下,在网上搜索有关的体育信息和资料、观看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赛事,比如现场直播以及以往体育比赛的精彩录像片段,在下次上课之前交上搜到的资料或者谈谈观看体育节目后的感受和想法,使学生间接的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激发直接参与体育运动的欲望。这不但能使学生提高对体育的兴趣,也可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2]。

2.3 加强社区休闲体育娱乐活动的发展

要大力发展社区休闲体育娱乐活动,首先应发挥社区体育设施的优势,社区内的体育场馆,包括城市公园、露天广场和社区中学校的体育场地均应向青少年免费开放,使青少年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有地方可去;二要加大社区场地设施的投入,鼓励企事业单位,比如大型超市、工矿企业等修建小型适用的体育场地,使参与的人员有足够设施进行休闲体育活动;三是社区要有足够的体育指导员提供服务,指导青少年如何进行科学的休闲体育锻炼。社区基层还要经常举办具有吸引力的休闲体育娱乐活动,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社区休闲体育活动中来。

2.4 建立多方紧密联系的教育体制

家庭、学校、社会要加强联系,以学校为主体,建立相应的互动网络论坛,设立体育运动区、学习区、生活区、社会法制道德区等。通过生活区、学习区,家长可以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出勤率,以及生活情况等,学校可以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如学习情况、生活习惯等,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社区、老师、家长经常相互沟通,社会相关组织要及时通报黑网吧,给青少年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丰富青少年的课余文化生活[3]。

3 在休闲体育娱乐活动项目上下功夫

把青少年吸引到休闲体育娱乐活动中,就要像网络一样有吸引青少年的娱乐活动的内容。因此,要围绕休闲体育娱乐这一重心,开展一些能帮助青少年获得愉悦的运动体验和精神享乐的项目。

3.1 运用媒体传播休闲体育娱乐活动

加大对青少年休闲体育娱乐教育的宣传力度,有关部门和志愿者可以制作大量具有科普性、趣味性的资料,通过电视、海报等传播媒介进行宣传,利用光盘、手册等宣传资料,将有关趣味体育知识、休闲体育娱乐活动项目,用浅显、生动、直观的语言,图文并茂等方式介绍给青少年,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冲动,使他们时刻都想去亲身体验。

3.2 休闲体育娱乐的大众化

开展吸引青少年感兴趣的运动项目,通过自己制定规则和选用器械,加强个人的表演性和提高得分率来实现体育的娱乐性。例如,在足球体育比赛中可以采用扩大球门,缩小比赛场地,降低比赛难度或是忽视规则等措施,这样不但能够促进青少年个体运动才能的自由发挥,也可以帮助青少年通过休闲体育娱乐活动,学习如何与他人更好的合作,从而推进青少年团体合作意识的整体提高。休闲体育娱乐是让青少年自己玩自己喜爱的活动,彰显出青少年的个性,因此要从大众化的角度出发,使大部分青少年都能参与,让他们在休闲体育娱乐活动中获得愉快的运动体验[4]。

3.3 突显休闲体育娱乐活动的精彩度

开展一些具有竞技特征的休闲体育体娱乐活动。如果休闲体育娱乐活动没有了运动竞争的激烈性,没有刺激性的运动项目是不会长久的,也是不健全的。一场比分接近的比赛通常使参与者充满激情,使观看者心惊肉跳,使获胜者心理上获得满足。为了让休闲体育娱乐活动的精彩程度更能提高,开展既有竞争性又有趣味性休闲体育娱乐活动的同时,组织者应把握好危险度或比分一边倒的现象,在比赛前要合理安排,采用附加强制性的限制条款来约束某一方,以获得势均力敌的比赛,使比赛既有竞争性又有精彩度。

3.4 发挥学校、社区、单位主力军作用

学校、社区或有关单位可以举办一些对身体技能要求不高,内容有趣、成年人和青少年可以同时参与的运动会,设立如时代列车、两人三条腿跑、托乒乓球赛跑、家庭乒乓球赛、游泳接力赛、毽球混合赛等趣味性的项目,这不但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使成年人和青少年之间和睦相处。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学校、社区、单位等举办的体育娱乐型的运动会,这对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家庭的团结、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信任和理解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5 开发户外休闲体育娱乐的运动项目

不同层次青少年有不同的需求,回归自然、返朴归真成为人类情真意切的呼唤。利用天然的森林、山地、湖泊、水库、海浪等自然资源,可以开展滑雪、野营、攀登、定向运动、划船、游泳、冲浪等个性化、生活化的体育活动。这些具有独特的休闲性、娱乐性、冒险性的户外运动,已经成为青少年身心娱乐的追求和向往。户外体育运动能够满足青少年喜爱冒险、追求刺激、渴望标新立异的心理特征,有利于释放他们学习上的压力。诸如滑板、轮滑、街舞、攀岩等极限运动是青少年非常喜爱的体育运动,在这里他们可以找到属于自己身心放松、富有创意和表现力的休闲娱乐活动[5]。在充分考虑青少年参加户外体育运动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我们要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户外休闲体育娱乐活动。

4 增加公共休闲体育场地,提高服务质量

吸引青少年参与休闲体育娱乐活动,就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体育设施。政府要加大休闲体育的设施的投入,使青少年有休闲体育娱乐活动的地方可去,可去地方有他们喜欢的活动项目。

4.1 加强公共休闲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与规划

我们必须对现有公共休闲体育设施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协调好学校、社区、单位之间的关系,对有限的场地设施进行合理安排。在体育设施发挥较大作用的同时,各级政府在进行城市规划时,首先应考虑周围群众、青少年对休闲体育设施的需要,把休闲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去。

4.2 对社区公共休闲体育服务政策上的支持

在公共休闲体育服务发展上政府要给予社区大力扶持,积极引导、扶持一些小型的社区性体育团体。各级政府、部门、单位、集团应从政策、财力、物力、人力等各方面积极引导、扶持一些以街道、居委会为单位的小型的体育团体。由于这些小团体具有规模小、独立性强、宜于形成的特点,可使少量的资金投入,方便更多的群众体育健身。

4.3 提高自然运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建立可行的管理体系和制度,提高自然运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率。我国地大物博,蕴藏着丰富的体育运动资源,高山峻岭、森林、草原、海岸、岛屿、湖泊、水库等等,是我国公共休闲体育活动的“天然运动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回归自然成为一种时尚,休闲体育活动对这些天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我们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为休闲体育活动提供良好的运动场地。

4. 4 培养和壮大公共休闲体育志愿者队伍

公共休闲体育服务具有鲜明的大众性特征,这项公共事业在我国的发展还刚起步,但靠少数人是难以运行的。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公共服务意识的培养,建立骨干性组织和队伍,成立公共休闲体育服务志愿者协会,鼓励更多体育志愿者加入到休闲体育服务志愿者队伍中来,从而推动公共休闲体育服务的发展。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体育指导员和志愿者的培训,培养更多的志愿者为青少年休闲体育服务,使他们更好地指导和组织青少年开展休闲体育娱乐活动。

4.5 完善公共休闲体育服务形式的多样化

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由于公共休闲体育服务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公共休闲体育服务方面,我们要引进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服务形式。一方面公共休闲体育服务具有明显的福利性质,决定了它在某些情况下必须实行无偿服务。另一方面,开展公共休闲体育服务需要花费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我国现阶段单靠政府的无偿投入也是不现实的,一些投入比较大的项目有偿服务是必要的。有偿服务获得的资金可以用来维持自身的运转、发展新的公共休闲体育服务项目,不断扩大公共休闲体育服务的规模[6],提高休闲体育服务档次,能更好地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供休闲体育场所。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7-05-25.

[2] 梁利民,叶祥财.公共休闲体育服务的发展前景及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6):37~38.

[3] 杨玲,赵国军.网络成瘾对青少年自我发展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003(11):57.

[4] 吴晓涓,张文军,高月宏.大学生群众体育运动竞赛对参与者行为影响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5):119~120,130.

[5] 朱玉芳,徐奕宏.我国青少年体育休闲娱乐活动的开展刍论[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1):216~217.

[6] 田慧,周虹.休闲、休闲体育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2006,26(4):67~70.

猜你喜欢
娱乐活动青少年社区
青少年发明家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老照片:苏联儿童的冬季娱乐活动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鼓声三下红旗开 两龙跃出浮水来端午节的娱乐活动
蹦蹦床上的物理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