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法和深低温法保存的机采血小板临床应用比较

2010-03-26 02:00夏琳静唐玉清
中外医疗 2010年27期
关键词:机采冰冻常温

夏琳静 唐玉清

(河南省焦作市中心血站 河南 焦作 454000)

血小板输注是治疗血小板减少及血小板功能缺陷患者的主要方法之一。随着成分输血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成分输血的广泛开展,临床血液病及手术患者对血小板的需求量逐步增大,血小板用量迅速增长。选择新鲜液态血小板,该类血小板制剂具有良好的功能,但由于这类血小板制剂保存时间短,容易引起细菌污染,使用前需要预约,无法保障临床急诊患者的需要[1]。为了进一步探讨常温法与深低温法保存的机采血小板临床应用效果,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采集标准

符合国家规定体检标准的献血者120例,年龄20~40岁,体重50kg以上要求BPC计数≥150×109/L,血块收缩试验(血浆法)>40%,1个月内未采集过其他血液成分,机采前1周未服用过阿司匹林类药物。

1.2 仪器和制剂

仪器美国百特公司的CS3000Plus血小板分离机及分离管道;CoulterAct血细胞分析仪;奥林巴斯显微镜;智能血液凝聚仪TYXIV-91A;Coulter公司EPLCSELITE流式细胞仪。试剂二甲基亚砜(DMSO)黏附试验测定管,花生四烯酸,中国蝰蛇毒试剂盒

1.3 机采血小板的质量标准

肉眼观察机采血小板呈淡黄色雾状,无纤维蛋白析出,无严重乳糜,容量250~300mL;含量≥2.5×1011袋-1;红细胞混入量<8.0×109袋-1,白细胞混入量<5.0×108袋-1。

1.4 冰冻血小板的制备

机采血小板制作完成后,先置(22±2)℃,水平振摇60次/min,30min,然后在百级净化环境无菌操作下,缓慢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边加边轻轻摇动,使终浓度为4%~6%,然后立即水平置于-80℃冰冻保存,保存期1年。

1.5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的住院输注血小板患者348例,男性246例,女性102例;年龄10~79岁,平均年龄39.9岁。其中血液病患者148例,肿瘤患者68例,危重及手术患者132例。根据输注血小板保存方法不同分为输注深低温法保存血小板患者190例(低温组),输注常温法保存血小板患者158例(常温组);2组在年龄、性别、疾病程度上无差异,临床具有可比性。

1.6 深低温法保存血小板制剂输注方法

冰冻血小板制剂自超低温冰箱取出后,立即浸泡在42℃恒温水浴箱中,轻柔的不断的摇动快速解冻,冻融后90min内以患者可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完

1.7 观察内容

血小板输注完毕后l、24h血小板计数,进行CCI比较[2]:CCI计算公式:

计算结果以输注后1hCCI>7.5或24hCCI>4.5为输注有效;反之则为输注无效。

2 结果

2组血小板输注完毕后l、24h血小板计数,进行CCI计算并进行输注有效、输注无效判断并进行比较有效率、无效率。

3 讨论

临床上输注血小板制剂多是因为原发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以及其它恶性肿瘤(放疗、化疗期)、药物、DIC及脾功能亢进;以及创伤性疾病等。

临床上使用的血小板制剂多为浓缩血小板或机采血小板[3]。浓缩血小板由于是全血采用白膜法等方法分离制备而成,临床应用需多人份,易产生因输人白细胞等引起的同种异体免疫,导致输s血反应和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机采血小板具有浓度高、纯度好、质量优等特点。

通过对本组病例进行输注深低温法保存血小板、输注常温法保存血小板,输注完毕后lh、24h血小板计数,进行CCI计算并进行输注有效、输注无效判断并进行比较有效率、无效率。两组输注有效率、输注无效率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性。充分说明了在临床上应用深低温法保存血小板和输注常温法保存血小板临床效果无明显的差异性,在功能上深低温法保存血小板少次于常温法保存血小板但无较大的差异。但深低温法保存血小板具有可以长时间保存以及能够解决临床急危病例的优点。

[1]温秀明,詹卓玲.机采冰冻血小板的临床应用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l(2):4.

[2]纪红星,邹文,周建华.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疗效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5,12(6):25~27.

[3]杨成民,李家增,季阳.基础输血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72.

猜你喜欢
机采冰冻常温
渗透固结型环氧树脂基油气井常温固泥材料
常温发黑工艺在轴承工装上的应用
冰冻的情感
冰冻兽
冰冻的梦
常温磷化工艺技术漫谈
组合式籽棉清理机在机采棉清理工艺中的应用
新型组合式机采棉清理机简介
新型捕收剂DTX-1常温分步浮选东鞍山铁矿混磁精
机采棉优质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