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小儿舞蹈症29例

2010-04-03 22:19金春花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行针经穴曲池

金春花

(延吉市妇幼保健所,吉林延吉133000)

小儿舞蹈症是一种活动性风湿热的表现,初期容易神经过敏,常出现性情方面的喜怒无常,逐渐出现全身或部分肌肉快速,不规则,无意义的不自主运动形态或表现出颜面肌肉抽搐,语言障碍等现象。比较像古代中医文献中的“癔痣症”。本病容易发生在少年期儿童的身上,女性比男性多。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利用了经穴刺针疗法治疗小儿舞蹈症获得了显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9例,男12例,女17例;最少年龄8岁,最大18岁,平均12岁;病程1个月以内8例,1~3个月12例,4~6个月7例,6个月以上2例。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原则 以取督脉穴为主,配合肝、肾经穴对症取穴。主穴:百会、大椎、风府、人中。配穴:三阴交、太冲、合谷、阳陵泉、足三里等。对症取用穴:发热时取曲池,烦躁时取神门穴,摇头时取风池穴,弄舌努嘴时取颊车、廉泉,上肢动时取肩俞穴、曲池、阳溪、合谷、八邪,下肢动时取环跳、阳陵泉、悬钟、承扶、足三里、解溪、八风穴等。

2.2 方法 阳经穴多使用泻法,阴经穴多使用补法。风府穴和大椎穴刺针时要根据患者年龄严格控制进针深度,风府穴不超1.5寸,大椎穴不超2寸。得气后针感会向上肢或四周传导。每次留针15~30 min, 5 min行1次刺激针体、形成针感。太冲穴和三阴交穴两个阴经穴要取用补法行针,留针时间约60 min。百会穴和人中穴刺针得气后,使针感向远端传导的程度提插或捻转手法来提高刺激强度。同时配穴随病情轮流配用。每日行针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3 d再行下1个疗程。3个疗程多可治愈。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治愈:舞蹈动作全部消失并在一个月以内没有出现反复现象;显效:经10次以上治疗动作基本上消失或动作幅度明显减少;有效:仅出现动作幅度减少;无效:症状无改变。

3.2 治疗结果 本组29例,治愈27例,占93.1%,显效2例,占6.9%,总有效率100%。其中治疗3次痊愈者2例,5~10次15例,20次以内7例,30次以内3例,36次以内2例,平均治疗次数15.8次。

3.3 复发率 近期复发4例,其中1例因受风寒外邪复发,经再次治疗治愈,3例是因体质较差,易患外感,反复复发2~3次,经中药结合针灸治疗后获愈,3年内未再复发。

4 讨论

笔者认为,本病阴血不足是发病的基础,脾、肾、肝脏的虚弱是发病的根源,外感风寒湿邪的侵袭是本病直接的发病诱因。本病的病态表现特点是阴虚阳动(虚阳动)的一种阴阳失调的现象,故预防治疗必须增强体质,增强抗病力而阻止外邪的侵袭,同时避免精神上的刺激和损伤。本病的治疗原则在于重视调合阴阳,激发脾、肾、肝之阴经,反泄阳经的原则下导入结合补泄的针灸方法。从本病临床治疗的观察效果来看进针后行针的同时患者的舞蹈病动作开始消失,留针过程也变的安静,一旦起针就表现出原先的舞蹈动作,但出现频率比行针前减少或幅度减轻,由此证明通过阶段性的针灸过程可以治愈该病症。笔者认为,导入针灸方法的主动作用可加速恢复疾病的治疗,而且可以避免疾病迟延不愈的现象。但针灸治疗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代替全面的医学领域,今后要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更深入地研究和通过临床实践来探索针灸未知的领域,使其发挥出更大的治疗效果。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5.

猜你喜欢
行针经穴曲池
头针治疗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量效和时效参数分析
针灸学教材中行针手法来历考证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黄梅挑花服饰刺绣中的针法解析
基于《针灸大成》的曲池穴穴位本意及临床应用探微
青藤外敷散模型家兔膝关节经穴、非经穴部位皮肤渗透性比较
小穴位 大健康
相关经穴与非经非穴、非相关经穴的机体反映和效应差异
针刺任脉经穴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效果探讨